清明節慎終追遠,來看看陶淵明,豁達的生氣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複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陶淵明《拟挽歌辭》
法國,巴黎,佩雷拉克萊斯公墓,一束菊花在墳墓上
生死是人生大事,因為人類的繁榮和文明都是鮮活的人所創造并延續,而死亡則是生命的終結。古人對于生死神秘而敬畏,故而崇拜永恒的神仙,又視死如生,認為人死後和生前一樣,不過是在另一個地方生活,當然沒有返程的人。這種念想是基于死者在活人中的記憶的延續。
“慎終追遠”是一個非常哲理的詞,有多種意蘊。最直接的當然是,慎重處理好父母死亡的大事,追懷他們的生平。但延伸的意思就很深遠,很哲理,慎重一切結束,緬懷一切淵源,叫人不要忘記過去,謹慎而鄭重的生活。
很少有詩人直面談到生死,因為生雖然是一種喜悅,而死亡明顯是一種消亡和頹敗。不得不說,從心理層面回避死亡帶來的恐懼,是一種防禦機制,在古代生産力落後的情況下,人的一生更為勞碌和倉促,過分考慮這些形而上的東西隻會增加人的焦慮,将生死交給神祗,大抵是種最安全的做法。所以魏晉以及魏晉之前,神仙之風流行,生活中也回避生死這個問題,很少有人站在人的感知做生死的探讨。因為生活是這樣要人努力面對,哪裡顧得上死的研究?
但是陶淵明不一樣,他有知識分子的智慧,又有農民的切身在山林勞作的體驗。他是最早站在人的角度看待生死的。
黑色石闆上的雛菊
“有生即有死,早終非命促。”
已經無從得知陶淵明到底活了50多歲還是60多歲,在古代的生活和醫療條件下,這已經是高壽,而且他歸隐田園之後,是要親自下地幹活,才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在山林田園之間,看着萬物的榮替,領略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一種客觀現實,因為他沒有錦繡仕途鮮衣怒馬去缭繞他的生活,和貴族一樣醉生夢死,求賢訪藥。所以他有非常樸素的生死觀。
有生就會有死亡,就算是提前終結生命,也不能說生命短暫,命運不公。這後面一句非常奇妙,或者他是看多了自然界的生死交替,那初生的生命也不免夭亡。
昨天晚上還同在一起,一起說笑,今天早上就踏上了另一天道路,成為鬼。
陶淵明到底相信有鬼嗎?這裡的鬼是相對生來講,是一種幽冥的狀态,卻不能實指。
因為他說,生人的靈魂已經從身體消散,而形體如同枯槁的空木。失去生機的人和枯木是一樣的,留下的是遺骸。
陶淵明大約是病重,所以他能用彌留那種将睡昏睡的狀态來看待死亡。他已經預想了孩子們圍繞他呼喚他,朋友看到他死後的遺體難過。
這就是逼近死亡的體驗。意識漸漸喪失,得失遠去,榮辱都無力計較,聽任死亡帶走他。
如果還有什麼遺憾,就是生前酒喝得不夠。這是什麼原因,有人說這是他的豪放曠達,但不如說,他是不想看到知道孩子和朋友那種悲傷。隻當自己酒喝多了,永遠睡了過去。
陶淵明為什麼會寫這樣的詩呢,這可能是一場大病造成的磨難,又可能是晚年感覺生命的脆弱,而特地記錄的關于生死的感想。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陶淵明《拟挽歌辭》
古代的生死是一件禮儀大事,活着的人甯可節儉,也要預備給上天祖先祭祀的食品,以及浩大的禮儀。這樣做的目的是感恩自然與先祖,以求得庇護。這種精神上的慎終追遠,雖然造成很多浪費,但是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有着正面穩定社會凝固精神的作用。
但陶淵明卻發現了其中的破綻。因為對于死去的人來講,活着可能節約,死後卻祭酒滿杯,然而卻再也喝不到。那些美酒就擺在墳頭,親人就在身邊,但是對于躺在泥土中的人,除了黑暗還是黑暗,如果有靈魂,有那麼一點願望,也看不見,也說不了話。
昨天還在樓房裡睡覺,今天就睡在荒涼裡。一旦踏上了死亡,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實際這也直面了生死這個浩大的命題和難題。死亡對于活人和逝去的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那些祭祀和悲哀有那麼重要嗎?
對于活着的人,隆重的祭祀是寄托哀思的一個重要表達,但是聯系到古代物質有限,就可以看到這個中間的浪費。陶淵明是清醒知道這種浪費的。對于中下層人民,物質的寒苦,更寄托虛無缥缈的祭祀和庇護,反而讓生存更加艱難和刻薄。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複朝。
千年不複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拟挽歌辭》
死亡就是死亡了。在九月裡送行下葬,靈柩會路過荒草和瑟瑟白楊,到處是墳墓,荒無人煙。當墓穴被封住的時候,落去永恒的黑暗。就算是達官貴人也不免這一天。而送葬的人還會離開,開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親人或者會悲痛,但是不相關的人已經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死去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就是将最後的遺骸化作了山崗土壤,和自然同在。
陶淵明這組詩悲觀嗎?自然蓬勃的人生看到了這中間無限的悲涼,永遠和荒草作伴,甚至連靈魂也沒有獨自一體,成為仙鬼,陶淵明解構着至少當時許多人對靈魂的理想,對死亡以後生活的憧憬,有黃泉,有靈魂,有輪回。非常樸素的現實主義看待生死。
這反而是一種樸素的樂觀。所謂達人知命。
他以喪葬前後來看待死亡,死亡就是身體的生機不再,如同自然的花草樹木生靈一樣有自然的周期,雖然人間有無數的祭祀和悲哀,而最終肉體化作了泥土,靈魂飛散。
但是他并不特别的悲哀。隻是覺得人生前要努力過好活人的日子,反對過分的祭祀。而最終的甯靜是身體和靈魂都化作了自然的一份子。這就是他的生死觀。
這組詩曆經接近兩千年的歲月,仍舊有特殊的魅力,它讓人思索死亡以及後事,思索人面對生死的态度,思索人應該如何慎終追遠。陶淵明雖然沒有直接點出厚養薄葬這個問題,但是對于當時盛行的已經深入民間的神仙鬼神之說,厚葬的風俗傳統,予以了深邃冷靜的體驗與反駁。
而且“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有一種特殊的無懼生死的大氣和豁達,反而激勵許多人,執着生命的創造與華彩,不辜負生命本身。
清明節是國人祭祀先祖,掃墓的好時節,不妨來看下陶淵明的詩,裡面有醇厚的山水自然之氣和曠達的生死感懷。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