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園子搞不好了,把樹拔了吧!”
“這是紫色頁岩土,堿性土壤怎麼能種好柑橘的呢!”
2018年,對曾祥晴老師來說,無疑是一段黑暗絕望的時光。投資了200萬的果園,正面臨着血本無歸的境地!
泰和四中教授生物20餘年,曾老師對生物有一種天然的好感,心中一直藏着一段“種果情緣”。
2018年春節剛過,曾老師就和家人商議好之後,押上全部家當,投資200多萬,在老家拿下了300畝荒山。開荒、開帶、種樹,一鼓作氣,當年3月份就把樹種了下去,品種有美國糖桔和沃柑。和大多數初涉果業的果農一樣,滿心歡喜,信心滿滿!
這一切卻沒有像預期般美好。
小樹種下3個月後,果園就開始黃化,6月底,果園已經出現大面積黃化,果樹也停止了生長……
這個情況顯然脫離了曾老師的判斷。
在此之前,生物專業出身的曾老師一度認為:搞果園很簡單,不就是種果樹嘛,種下去隻要會施肥,它就會長,隻要種下去會打藥,要這個樹自然而然就會變好。
“我單純地以為搞果園,就是買到好的肥料,買到好的藥,就可以搞好果園。”曾老師後來這樣反省道。因為市場上從來不缺好肥,也不缺好藥。
問題爆發之後,曾老師的信心備受打擊,同時也開始馬不停蹄地四處尋找拯救果園的“良方”。
首先請了一些周邊果園有經驗的老師傅,來園子幫忙查看,有人說缺肥,有人說肥害,有人說是病,大家說法不一,也有人給出“中肯”的建議:拔了再種吧,或者換個地方再種……
“我也用了好多農資商們推薦的肥料,但是最終這個樹就是這個樣子,再不挽救過來,這個果園就廢掉了,我當初是非常非常無助的。”
想到建園之處的意氣風發,和當下束手無措的無助,曾老師隻能反複地用“無助”二字形容自己的心情。
一番求索之後,終于有個老師傅給出了症結所在:這一片山地,都是紫色頁岩土,屬于偏堿性土壤,不适合柑橘生長。後來送果園土樣到檢測部門去檢測,結果也顯示,ph值達到8點多,屬于偏堿性。
“我果園的土壤,從來沒有長過樹,用鈎機挖下去就是石頭樣的土壤,它要經過幾年才會風化成顆粒狀,再慢慢變成泥巴狀。”曾老師後來說道。
雖然找到了問題症結,但老師傅并沒有“破解之道”。土壤是果樹栽培生長的基礎,解決不了土壤問題,這個果園已經面臨“死亡境地”!
曾老師陷入深深的絕望,了無生機的果園,打破的不僅是曾老師的“種果夢”,還有一家人的種柑緻富夢。
或許是上天垂憐每一位勤懇的種柑人吧!萬般無助之下,出現了一線希望。
在四處拜訪專家的過程中,曾老師偶遇到了江西理工大學餘水靜教授。
兩人就果園的問題進行了數次交流,可能是相似的專業使然,餘教授對果園問題做出的分析,曾老師認為一語中的,都說到關鍵點上了。
缺素導緻果樹不生長,不發梢,黃化,歸根結底,偏堿性土壤是“元兇”。這就是曾老師果園的根源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
餘教授向曾老師推薦了不動土栽培技術。
雖然是一名生物老師,曾老師也和很多果農一樣,首次聽說果園管理還有這樣一套技術。
不動土栽培技術是餘水靜教授及研究團隊,潛心實驗室研究多年,推出的一項覆蓋果園土壤改良、水肥營養等綜合性管理的方案。
它的核心技術原理,主要是通過自制生物有機肥,培養強大的微生物菌群,如通過堆肥進行固體養菌,通過水肥發酵實現液體養菌,然後再将這些含有功能菌的肥料通過不動土技術用到果園土壤裡,來實現土壤的改良。
點擊下方【去看看】解鎖後即可獲取關于不動土的12個知識點
那麼,這些微生物菌是如何實現土壤改良的呢?
利用不動土技術進行自制水肥,以此培養百億級的有益菌,這些優勢功能菌用到土壤後因為基數大,所以能達到優勢菌快速占領,有害菌就沒有生存空間,它們在土壤中可以發揮很多功能,比如說解蛋白,解纖維,解磷,解鉀,這些功能菌可以有效地分解出土壤中的有機質、氮磷鉀,以此盤活土壤中的養分,供根系吸收,這樣土壤健康了,肥料的吸收利用好了,那麼肥料的用量就算減半也能發揮非常好的效果。
曾老師的果園呈現出來的兩大“緻命”問題,一個是土壤偏堿化、一個是缺素的問題,正好對應上了不動土栽培技術的優勢上。
在餘教授的指導下,曾老師首次使用了不動土枯餅水肥發酵技術。
枯餅水肥發酵過程中,通過分解枯餅,培養了大量功能菌,同時還産生有機酸,通過自然分解的有機酸,可以很好的調節果園土壤中的堿性,這個是曾老師果園“獲救”的第一步。
此外,不動土技術系統中還有一項碳氮比的綜合調控技術,餘老師強調曾老師還要根據果園樹勢情況,對土壤進行了碳氮比調配,比如樹體弱小的用低碳氮比的肥,保證地上不多長枝條,樹體快速擴大,多長枝條多增粗;樹勢強的,不容易開花坐果的,用高碳氮比的肥,保證地下部根系快速生長,降低樹勢,多開花,多坐果。通過有機+無機+微生物的平衡施肥技術,以此才能解決了果樹缺素的問題,還能保證柑橘能盡快達到投産條件,這樣的話既能解決疑難雜症還能保證明年的産量後和收益不受太大的影響,這樣種果掙大錢才有希望。
點擊下方【去看看】解鎖,餘水靜教授親自回答不動土的15個問題
經過指導,在2019年3月份,曾老師建好了枯餅發酵池、兌水池,開始自制枯餅水肥,在功能菌的作用下,原本要半年至一年才能發酵好的水肥,7-15天就發酵好了,4月份澆下去,5月份夏梢就出來了,效果非常明顯。
短短幾個月,曾老師的果園就起死回生了,曾老師的“種果情緣”可以繼續延續下去,這一切得益于不動土栽培技術。
自2019年之後,曾老師就始終沿用不動土栽培技術中的枯餅水肥發酵、綠肥種植等全套技術,目前果園生機勃勃、芳草青青、綠意盎然,再也不是那個裸露着土地的鹽堿地了。2020年第一年挂果,果品就供不應求,因為大量自制有機肥的使用,果品品質好,口感佳,售價不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