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車長老爺大家好啊!今天咱們來“支持國産”,聊一輛中系的“杠把子”,那就是121。中系其實現在好車不少,從121B到59,再到王五棍,都是很不錯的車。不過121的出場率和它們比起來要低得多。那麼121到底強度如何呢?這條線又值不值得大家練呢?
3D風格“破冰者”
大家可能會覺得121就是後來的WZ121,也就是69式。其實不然,121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後中國開展的一個中型坦克項目,不過後來項目被終止,直到69式立項沿用了這個代号。它的原型車毀于核試驗,并沒有存世,還是挺可惜的。在121工程之後還有“三液”、“三機”這兩個項目,它們被WG做成了122TM帶進了遊戲,總之又是一筆糊塗賬......
火力:精确而有力
121的火力可以說是它最大的亮點。440的均傷和430工程U型、UDES15/16并列十級中坦第一,2750的DPM也不低。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它262/340的穿深,這個金币彈面對硬車完全不虛,哪怕是279E都能直接錘胸口。不過它的俯角隻有5度,火力靈活性大打折扣。
金币彈的霸道
它的炮控也還不錯,雖然弱于UDES15/16,但是還是要好于430工程U型。0.35的精度足夠它打一打黑槍了,雖然和豹1還是比不了,但至少有一定的支援能力。2.5秒的瞄準時間稍微有點長,不過問題并不是很大。這也給它了一定的戰術靈活性:如果肉搏不好打,也可以試試打支援或者黑槍,雖然不是最好,但不至于像430工程U型一樣離譜。
遠距離精确點頭皮
121的火力其實是非常綜合的。有均傷,有穿深,炮控也不弱,各方面都不差。它的火控總體表現是要比430工程U型好的,和UDES15/16持平,不過和豹1比還是差一些,畢竟人家是狙神啊。
半吊子防禦
硬,但是不夠硬
如果說430工程U型是個“突擊重坦”,那麼121隻能算一個“突擊中坦”。它臉頰最弱的地方隻有248厚,也就是不少十級車的銀币彈都扛不住;車體首上厚度隻有220左右,八級重坦水準,放在十級完全不夠看,首下更不用說了。别說430工程U了,就連140它都怕是比不過,它在前線有點像59,靠着履帶和頭騙一騙銀币彈,遇到金币彈那真的就沒啥用了。
履帶立大功
普通機動
121的機動不算好也不算差。56/20的極速絕對是夠用了,但是16.67的功重比有一些低,這方面有點拖後腿。52.15的旋轉速度是夠用的,也就是說它的機動除了功重比之外并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功重比還是差點
視野&隐蔽
121的視野是很标準的400,不像121B那樣有420的巨大視野,但也是夠用了。14.99的隐蔽倒是比較一般,當眼車相當勉強。在十級中坦裡它的視野和隐蔽都隻是普通水平,不突出也不拖後腿。
配置
我給121裝了輸彈機 垂穩 旋轉的配置。旋轉和渦輪這兩個都可以,我的打法偏向于肉搏,對于速度要求沒那麼高,旋轉對于炮控的加強更有用。瞄具和高光也是可選項,其他的意義就不大了。啊對了,如果想要防止爆彈藥架,那結構調整也不是不行。
總結
也不是不能打肉搏
121的定位比較尴尬。它并非坑車,畢竟這一門穿深、炮控都尚可的122炮絕對是加分項,防禦也不差,機動和偵察方面也都不拖後腿,怎麼看都是一輛合格的十級車。可是如果以打法分析,它能幹什麼呢?肉搏絕對是不如430工程U型,畢竟它的裝甲不太靠譜;黑槍和一票西方車也沒法比,再加上它的俯角也不好,它與其說是全能,不如說是全都差了點,在戰場上找不到最适合定位的尴尬産物。
小心翼翼賣側偷炮
121線如今我也并不是很推薦大家練。七級的T-34-1還不錯,但是八級的T-34-2和九級的WZ120都飽受俯角之苦,三度俯角的WZ120更是重量級。十級121的性能也一般,如果說一定要玩一輛十級鍋蓋頭中坦,那我還是推薦121B,它才是真正的全能戰士,真正的紅色尖刀。
這裡是坦克空間站,永遠為玩家着想的坦克公衆号。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我們文章,還請轉發分享宣傳,讓更多的車長們回到屬于咱們自己的陣地上。也歡迎各位車長在下方評論與小編讨論。最後祝各位車長炮炮擊穿,炮炮高傷!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