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臘八,喝一碗驅寒暖胃的臘八粥,養脾胃,又都是種子,補腎益精。再泡一份溫通開胃的臘八蒜,傳統中國年的儀式感,拉開帷幕。
現在還有人知道這首兒歌嗎?是不是暴露年齡了?
臘八是臘月第一個節,無論你會不會做飯,都可以搜搜附近的寺廟,今天去讨碗粥喝,寺廟都施粥呢,福氣滿滿!
臘八粥:暖脾胃
相傳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參悟,終在臘月初八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臘八當天,大部分寺院都有舍粥的活動,被稱作七寶五味粥,七寶取自佛家七寶,五味則是辛甘苦鹹酸,以前粥裡放很多東西。
《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各種食物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一鍋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正是中國人敬天地、奉神明、祭祖先、迎新年的序曲。
北宋東京(河南開封)寺廟和平常人家用核桃、松子、小蘑菇、栗子之類的煮粥,被稱為臘八粥。各大寺廟做臘八粥,将其饋贈給施主,用以表示廣施福佑。
現在北京雍和宮也有施粥,之前我去喝過一次,材料非常豐富。
我還留了當時科普的小冊子:
傳統的臘八粥裡必有糯米、紅豆。臘八時天寒地凍,糯米補虛固腎,紅豆補心養血還祛濕,剛好貼合時氣需求。了解自己體質的話,還可以做些加減:
比較通用的參考配方是:紅豆、黑豆、黃豆、綠豆、白豆、黑芝麻、紅棗、桂圓、蓮子、核桃肉、大米。五色豆本身就應五行、補五髒,再加上養血益氣的紅棗桂圓,又煮得暖暖的糯糯的,真是寒冬裡最好的補品了。
有錢有閑有時間,就自己用砂鍋明火煮,把所有材料洗淨,溫水浸泡2小時,放進砂鍋内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1小時成粥。
有這幾點需要注意的:
同事做的臘八粥
如果怕炸廚房,可以用電飯鍋來煮。要是不會做飯,也可以買,或者直接去寺廟讨一碗。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臘八的不同,就是昨天和今天的不同,簡簡單單一碗粥,給自己一個理由慶祝一下,放松心情,關愛自己。
臘八蒜:開胃行氣,消食化積大蒜能行滞氣、暖脾胃、化肉食、消滞積食。通諸竅除風邪,辟穢濁。醋泡過,更能開胃行氣,而且好吃啊!
有的人泡臘八蒜不變色,是溫度不夠低。如果想快速擁有色澤碧綠的臘八蒜,可以加大溫差,白天拿出來曬太陽,晚上放冰箱。醋的酸香和大蒜的辣味融合在一起,除夕吃餃子時蘸着吃,絕佳!涼拌菜、炒菜直接用以提香。
材料:大蒜(紫皮為佳)、密封罐(玻璃罐能看到顔色變化)、釀造米醋。
做法:
1、剝蒜,洗幹淨晾幹。(最好帶公司一起剝,一個人得剝很久)
2、洗淨密封的瓶子,用開水燙一遍。(殺菌消毒)
3、放入蒜,倒米醋,沒過蒜。喜歡吃糖醋的可以放點糖。
4、密封保存,放冰箱裡冷藏,7天可食用,等到除夕更好。(左邊是醋泡生姜片,做法一樣,把蒜換成姜片即可,能開胃暖胃)
臘八節:歲寒會供奉今天臘八了,時至歲寒,舊的一年将要過去,新的一年就要到來,傳統上歲寒會供奉時令之物,寄托了人們對新生活的祝願。花卉多是水仙、山茶、菖蒲、石榴、梅花等。
黃君璧《歲朝圖》
食物出場最多的當屬柿子。今天的最後分享張大千的一幅《利事三倍》,畫上有三個柿子,寓意好事三倍發生,也指錢會三倍地來到你身邊。
畫的反面寫了“朱柿”和“7”,“朱柿”即是“諸事”,而“7”在傳統文化中是複生之數,這是寓意所有的事情都如意,好事反反複複的發生。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利事三倍,諸事如意,好事反反複複的發生。
關注你的健康困擾,關心你的飲食起居,關注活法兒,每天一篇新鮮養生幹貨送給你,我們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養生。感謝閱讀,明天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