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也稱楹貼,俗稱對聯,對子,聯語等。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學藝術形式和書法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曆史文化遺産中一顆璀璨明珠。
楹聯是由兩個工整的對偶語句構成的獨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數相等,字調相對;詞性相近,句法相似;語義相關,語勢相當。楹聯是一個文學品牌,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最具有中國特色,不能翻譯,也不能改寫,更不能移植。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千餘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緻。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中堂是國畫裝裱中直幅的一種體式,以懸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因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别,相應生輝。落款切忌暄賓奪主。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闆。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于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蓋在款字的下方,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中堂的字數可多可少,少則一兩字,榜書大字,氣勢雄強,給人震撼。多則數字以至上百字,洋洋灑灑,清新飄逸,使人愉悅。
橫幅大家比較好理解,也是書法的一種形式,不僅适合用于室内軒閣,一些大殿,廟宇,亭台,樓閣,商鋪門頭上懸挂的匾額之類的都屬于橫幅,用途十分廣泛,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山海關上懸挂的《天下第一關》,故宮大殿裡懸挂的《正大光明》,平時看古裝戲裡官老爺衙門裡挂的《明鏡高懸》,平常大街上的店鋪匾額等等,用處十分廣泛,還有字數較多的豎寫分幾行的一些形式,也是橫幅的一種。
條幅是豎行書寫的長條作品。也稱豎幅,條屏。中國書畫形式的一種,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或四分之三寬度。安排章法時,應能根據書體的特點,精心構思,立意要新。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落款要錯落有緻,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闆。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于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也可蓋在款字左側。條幅的形式樣式也比較豐富,也可根據内容字數的多少和牆壁的大小寫成四條屏,六條屏,八條屏等等。
扇面包括圓光和剪制成橢圓形的紙張上,形式比較多樣化,過去都是在折扇和團扇上直接寫書作畫,現在發展到剪切成扇面形式的紙張上。扇面雖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制,再加上紙的質地非常厚實,是由多層薄宣粘合而成的,并且有折痕。有的材料,它們的落墨設色性都很難掌握,一般的書畫家不敢随意渲染。明代書法家祝允明,曾經把在扇面上作畫比做美女在瓦礫上跳舞。所以書畫家扇面的潤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計算,而是單獨計價。價格遠高于同尺寸的冊頁。扇面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延伸感,特别是山水畫,往往咫尺千裡、小中見大。畫家在構圖布局時必須成竹在胸。所以是一種獨具一格的書畫形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