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個人在面對一些比較嚴肅的事情時,通常内心都會産生緊張的情緒,心理學家認為,緊張時人的内心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是人為了應付外界的刺激和困難而做出了某種準備。并且有了這種準備之後,人往往會根據即将發生的事情做出合理的解決辦法,由此可見,緊張的情緒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壞事。
案例
一次在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閨蜜和我分享了她帶寶寶去打預防針的經曆。閨蜜稱,每次帶寶寶去醫院打預防針,簡直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一到醫院,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高度緊張,從而開始又哭又鬧,無論自己怎麼哄,孩子就是不聽勸。
為了讓孩子順利地打預防針,閨蜜隻好對着孩子“威逼利誘”,答應給孩子買好吃的冰淇淋,甚至還威脅孩子“再哭就讓醫生給你多打幾針”。相比于前一個方法,閨蜜的“威脅”明顯管用得多,聽到媽媽的一番話,孩子頓時吓得停止了哭聲,這才順利打完了預防針。
對于閨蜜的遭遇,相信很多媽媽都深有體會,當孩子處于一個極度緊張或害怕的狀态下,大腦往往會不受控制地做出一些指令,這時候,無論父母怎麼哄,孩子仍然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其實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緊張的情緒,當孩子處在緊張的氛圍中時,父母不妨給孩子一些正确的引導。
孩子為什麼比成人更容易緊張?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相比于成年人,孩子似乎更容易,也更多地會出現緊張的情緒,這是因為,成人在各方面的發育都較為完善,即使出現緊張的情緒,成年人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使自己快速保持冷靜。但孩子的年紀尚小,大腦也并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碰到類似的情況時,孩子隻能通過退縮的方式來逃避這種緊張感。
孩子的情緒長期處于緊張感中,可能會造成哪些危害?
1、長大後缺乏情緒調節能力
當孩子在受到一些驚吓,處于極度緊張或害怕的情緒時,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很好的指導,長期如此,孩子隻會過多地壓制自己的情緒,并沒有學會如何處理這種情緒。當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時,孩子還是隻能采取同樣的方式對待,長期以往,孩子就有可能缺乏調節自身情緒的能力。
2、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保持緊張感的時間過長,不僅容易破壞大腦中的神經系統,很可能還會形成惡性循環。當孩子經曆的緊張感過多,額葉前部皮層的發育就會滞後,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變得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會越來越緊張,最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一緊張大腦就宕機,父母學會這3招,孩子輕松消除緊張感
1、不要随意恐吓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采用“恐吓”的方式,去令孩子感到擔心和害怕,從而乖乖地聽父母的話,比如“再不聽話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或者是“你再哭我們就不要你了”諸如此類的話。當孩子在聽到這些話時,内心自然而然就會産生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也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2、多陪在孩子身邊,幫助其消除緊張感
當孩子處于比較緊張或者害怕的情緒時,父母可以多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要想幫助孩子學會調節内心的緊張的情緒和壓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父母陪在孩子的身邊,并且及時地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内心緊張害怕的情緒。
3、幫助孩子找回内心的安全感
“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當孩子處于極度緊張和害怕的情緒中時,父母除了要及時地安撫孩子以外,還要幫助孩子找回内心丢失的安全感。孩子的不安全感往往來自于對一件未知事物的不了解,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試着讓孩子去了解未知的事物,從而打消孩子内心的不安全。
總結
人的一生中,在很多場合都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比如高考、登台表演、犯錯誤,甚至是婚禮現場,都有可能産生緊張的情緒,由于怕出錯、怕被責罰,或者是内心過于激動,都很容易使人處于一種極度緊張亢奮的狀态,這種狀态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特别是對于一些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當孩子出現緊張的情緒時,父母不要對其置之不理,更不要對孩子進行恐吓,而是應該通過合适的方式,幫助孩子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讓孩子學會更自如地面對情緒挑戰。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