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5-16 07:17:03

在古代,“足下”是一個敬辭,下對上或者同輩之間都可以稱對方為“足下”,說白了,就和現在的“您”差不多。

《戰國策·燕策》中收錄有投奔趙國的燕國大将樂毅回複燕惠王的一封信,開篇就寫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義,故遁逃

奔趙。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1

“斧質”是古代一種酷刑,将人放到砧闆上,用斧頭砍死。樂毅這段話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國先王的教誨,來順應大王您左右官員之心,恐怕犯下斧質之罪,這樣既傷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義,因此遁逃投奔了趙國。

樂毅是臣,燕惠王是君,這是“足下”之稱用于下對上。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2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稱呼,怎麼能把對方稱為腳下呢?原來,這個稱謂的由來還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西漢東方朔在《瑣語》中的記事:“木履起于晉文公時。介之推逃祿自隐,抱樹而死。公撫木哀歎,遂以為履。每懷從亡之功,辄俯視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劉敬叔所著《異苑》卷十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介子推逃祿隐迹,抱樹燒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将起于此。”

綜上所述,這個故事源自晉文公和介子推(也寫作“介之推”)的曆史故事。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3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國外十九年,颠沛流離,有時候在流亡路上實在沒有食物可吃,隻好吃野菜。重耳是位貴公子,哪裡吃得下野菜?

随從的侍從介子推看到這種情形,就不聲不響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炖成一鍋肉湯,端給重耳吃。重耳把肉吃完,把湯喝光,吧嗒吧嗒嘴巴,意猶未盡地說:“哎呀,還是肉湯好喝啊!老介你

真有本事,你是從什麼地方弄來這塊肉的?”介子推說:“我看公子吃不下野菜,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塊。怎麼樣,俺的手藝還不錯吧?”

重耳一聽,非常感動。回到晉國之後,重耳當上了國君,即著名的晉文公。剛剛即位,晉文公就開始大行封賞,把逃難時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這些人也毫無愧色地接受,有的人甚至還嫌官職太小,向晉文公求更大的官。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4

介子推實在看不下去了,對母親說:“公子當上國君,那是天意使然,如今這些人居然恬不知恥地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向國君伸手要官,這簡直是貪天之功以為己有。我怎能跟這些人相處?”

母親回答道:“你為什麼不學學他們,也求一個官職?光在這裡抱怨有什麼用?”

介子推說:“我明明知道這是錯的還要去效仿他們,那罪過就更大了!”

母親于是對兒子說:“那咱們不與他們為伍,幹脆去隐居吧。”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5

母子二人便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綿山裡面。

晉文公準備封賞介子推,可是找來找去找不到他。有人告訴國君介子推躲進了綿山,晉文公就派人勸說介子推出山當官。

介子推脾氣很倔,死活不肯出山。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以為如此一來介子推非得被燒出來不可。沒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強,竟然抱着一棵樹活活給燒死了。

這個結果大大出乎晉文公的預料,晉文公非常悲傷,撫摸着這棵樹痛哭不止。哭完了,晉文公令人伐下這棵樹,讓鞋匠做成一雙木屐,天天穿到腳上,以此紀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還常常看着腳下

的木屐說:“悲乎,足下!”

後人因此就用“足下”表示對對方的尊稱。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6

不過,在《史記·秦始皇本紀》還有另外的說法,“群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意味着不敢直視對方,隻敢盯着您的腳下說話。

不管哪種才是正确答案,“足下”的稱謂卻就此流傳了下來,一直沿用到今天,介子推的“割股之功”竟然敷衍出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兩大事件——“足下”的敬辭和寒食節的民間習俗。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古代足下是指什麼(足下是什麼意思)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