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記載,武夷山方圓千裡之内,存在着多達數千座懸棺,這些臨水而高懸的墓葬對于考古人員來說,一直是一個難以解釋的謎題。這些懸棺起源于何時?是如何放進懸崖中的?又有着怎樣的喪葬習俗呢?
在一九七八年,考古隊第一次來到武夷山,對這些懸棺進行考古檢測。他們首先選定的是一個名為白岩洞的地方,這座陡峭的懸崖與谷底有五十米的落差,崖壁上分布着十幾處天然洞穴,考古人員們的目标——武夷山二号船棺就藏匿在其中。
縱使考古人員們準備充分,進入白岩洞的過程依然充滿驚險。白岩洞的岩壁本身是向外傾斜的,底下便是深谷,目标則夾在兩側山壁之間。在當時,考古人員們并沒有太多先進的工具,是通過手搖絞車提升籃子的方式才成功把專家送進了洞窟。
洞窟内部極為狹小,僅有五米的深度,高度更是不到一點五米,再加上洞穴底部向外傾斜和濕滑的地面,幾乎讓人無法立足。而考古人員們的目标,一座長達四米的船棺,就穩穩當當地停放在洞窟靠左的位置。
按照原本的計劃,專家是準備在洞窟中直接打開棺材的,但過于低矮的岩壁讓他打消了這個想法,最後隻好想辦法将棺材取出洞穴。
棺材的外形類似于烏篷船,隻有中間挖空用來盛放墓主人的屍骨和陪葬品。棺蓋中間有一條七厘米的缺口,前後又各有五厘米與十厘米的兩個孔。考古人員認為,這些痕迹應該是象征着船桅杆的插孔,整具棺材除了保護屍體以外,還承載着某種文化信念。
除了獨特的外形,船棺所用的木材也十分特别,閩楠是武夷山的特有品種,其特點就是質地堅硬不易腐爛,還有一股幽香缭繞。而從工藝角度來看,這具船棺造型規整,輪廓流暢,四周呈現清晰的直角,棺蓋與棺體嵌合的十分緊密,棺材闆壁加工平整。這種工藝水平,顯然不是用粗糙的石器就能完成的。
經碳14測定,這具棺材距今三千五百年左右,前後相差不會超過一百年,按照曆史推斷,應該是相當于商代,很顯然,商周時期的人們已經成功進入了青銅文明。可惜的是,由于船棺棺體場面傾斜,考古隊員在打開船棺棺蓋後看見的是一片狼藉,棺木主人的屍骨與陪葬品形成了一個堆積層,上面覆蓋着一個龜型木盤,下面則墊着竹席。經過研究發現,這些竹席雖然編制粗糙,卻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這再次證實了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使用金屬工具。
在堆積層中,考古人員們發現了大量的果核以及魚骨鳥骨以及部分發黑的紡織炭塊,據推測應該是陪葬的動物和墓主的衣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塊手指甲大小的紡織品摸上去格外柔軟,編織的經緯也很緻密,經過鑒定,這應該是一塊棉紡織品,其原料則接近于今天海南島生産的木棉。在史書記載中,中國植棉史僅有兩千多年,是漢代才從印度引進的,而這塊棉布卻是三千五百年前的古物,這也許意味着中國的植棉史可以再提前一千年,并且不是從外國引進的。
除了陪葬品帶來的信息以外,這具船棺最讓人好奇的地方就在于它到底是如何被放入懸崖絕壁之中的。要知道,這一具船棺的自重,再加上屍體和陪葬品,總重量至少在五百公斤至八百公斤之間,如此沉重的棺木即使在如今想要放入懸崖峭壁中也不是什麼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何況是沒有機械輔助的數千年前?
有一位明代的文人提出了一種猜想,他認為懸棺最開始并不是懸空的,遠古之時水位高漲,溪流浩蕩,放置懸棺的洞窟十分接近水面。古人隻用乘船靠近,再将船棺放入洞窟就行。後來水退了,就成為了如今的懸棺景象。
這種說法倒是有理有據,可惜在科學上不太成立,地質學家表示,如此巨大的水位落差至少需要千百萬年的演化,不太可能是在兩三千年就迅速改變的。
在一九八九年,曾有一隊考古學家在貴溪嘗試用機械提升的方法吊裝船棺,并獲得了成功。這項技術的關鍵在于鑄鐵齒輪的運用,而考慮到船棺所處的年代早已脫離石器時代,這種方式顯然是有可能成立的。
而在對船棺本身進行更仔細的檢查後,考古人員提出了一個更有可能的推測。在船棺兩側靠近隔闆的位置,分别鑿有一個長七厘米寬三厘米的長方形孔,兩個孔相對的棺蓋上,則留有繩子的勒痕。由此看來,這兩個孔很可能是用來紮繩子的。
考古人員推測,可能是有人先從山頂把繩子抛下來,再由山下的人栓緊船棺,待船棺與崖洞水平時,再由提前等在崖洞中的人用鐵鈎把船棺勾進去放到合适的位置。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推測,放置懸棺的過程無疑都是十分困難且危險的,考古學家推測,懸棺儀式在武夷先民心中一定蘊含着某種神聖的意味,更有可能是一整個部族中最盛大的儀式。
作為一種神秘的習俗,懸棺葬還有着更多的秘密是現在的我們所不得而知的,這就隻能期待着之後進一步的發掘探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