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一句名言:“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教育學首先是關系學。”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怎麼把這句話落實到日常教學當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十一學校的闫存林老師說,他們在新生入學前半個月,就要提前熟悉每個學生。但學生還沒有入學,老師怎麼提前熟悉呢?
第應該讀哪個音,開學第一天老師不能夠叫錯名字。
一,所有學生的名字,如果有生僻字,老師一定要提前查一遍;如果有多音字,要和學生确認
第二,要提前給學生發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興趣愛好。調查問卷上會有十來個問題,和老師教授的學科相關。比如語文老師的調查問卷,可能包括這些問題:
聽到這兒,我們有一個好奇,為啥這件事一定要放在開學之前做?等開學之後,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慢慢熟悉學生,不是更好嗎?
闫存林老師說,不行。教育的開始,一定是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如果學生在新學期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就感覺到,這個老師是我熟悉的,那麼接下來的教學效果會比冷啟動的師生關系要好得多。
還有一點需要特别強調,就是老師不是和一群學生建立關系,而是要和每個學生建立一對一的關系。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全班學生的1/40。事實上,隻有在一對一的關系中,真正的教育才會發生。很多學生都是先喜歡上某個學科的老師,然後才會對這個學科感興趣,而不是反過來。
學期結束後,學校會給學生發課程反饋評價表。這個評價表不是問學生,覺得老師講得怎麼樣;而是問學生,你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的位置是什麼?這樣,就能判斷學生對目前的師生關系是否認可,以及老師需要做怎樣的調整。
還有,促進師生關系,預期管理也很重要。比如,老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分,如果分數不高,甚至沒及格,這個評分結果就有可能給師生關系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讓學生對老師産生負面情緒。十一學校會把像作文這樣的主觀題的評分标準規定得特别細,提前公布出來。學生根據這個标準自己一量,就能知道自己的大緻水平,客觀接受自己的分數。
你看,學校在促進師生關系這一點上,有巨大的優化空間。
最後還是引用的的一句話:“教育不是知識和人之間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間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事。”
文章來源:得到APP《得到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