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雲龍
馬上就到農曆二月初二了,也許大家都知道“二月二龍擡頭”,但是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樣的傳說故事呢?
農曆二月初二為“龍頭節”,又名“春龍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二月二,龍頭節,相傳在宋朝時為“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擡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
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采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傳說“龍頭節”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禦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農曆二月二龍擡頭寓意:生發之象、吉祥如意。傳說此日安眠了一冬的龍擡起頭來,象征着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呼風喚雨、倒海翻江、威風凜凜的神聖動物。它源于遠古對蛇等圖騰的崇拜,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就有龍魚陶紋。一般認為,龍的形象,除蛇之外還綜合了魚、鳥、鹿等等。龍神主要是主宰雨水,如《山海經》中所說的應龍,民間的“龍擡頭”節,其源頭應追溯至遠古。
“二月二”也是一個企盼事業有成的日子。許多生意人在這一天出行,取“龍擡頭”之意。在過去,學校也多在這一天收學生,希望考試能得第一。學生們也會念叨:“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我擡頭。”不論以上“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民間傳說故事,還是各種傳承千年的有趣民俗都是古代廣大人民智慧的結晶,都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願望。正如農諺所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
關于龍擡頭的來曆傳說
“春龍節”的起源,我國北方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據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谕四海龍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龍王聽到民間人民的哭聲,看到許多人餓死的情景,十分悲痛。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龍王便違抗旨意,私自降雨。玉帝得知後,把龍王打下凡來,壓在一座大山下,除非金豆開花,不得重登靈霄寶殿。人們為了報答龍王的救命之恩,到處尋找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時,猛然醒悟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金豆花。玉帝看到金豆開花,隻好傳谕,诏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民興雲布雨。從此以後,每到二月二這天,民間便形成了吃爆玉米花的習俗了。
故事版本二
相傳民間還有一個故事:說是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武則天當權,先立其子李哲、李旦為中宗、睿宗,又先後廢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廢唐改周,自立為帝,稱周武皇帝。
這事惹惱了玉皇大帝,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間,以示懲戒。當年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緻大地幹涸,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非常困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種種人間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裡十分不忍,他冒着違犯天條的危險,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将玉龍打入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應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上淩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經過這裡,看了碑上的這些字,才知道玉龍為救百姓行雨,卻被壓在這裡受苦。為了救出玉龍重上雲天,再掌天河,人們決心找到開花的金豆,但卻苦苦尋找不到。
找啊、找啊,一直找到第二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恰好遇上街上趕集,有一個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趕集,因布袋口沒紮結實,走着走着布袋開了,金黃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們看了,高興極了,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鍋裡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嗎?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齊行動,大家都爆苞米花。
這情景正好被玉龍看見了,心中好不歡喜,大聲喊道:“太白老頭兒,金豆開花了,還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開花,便将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玉龍順勢一躍騰空,再降甘霖。這才解了民間旱情之疾!
其實,“二月二,龍擡頭”與古代天文學有關。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以此來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西方人稱之為“天蠍座”),角宿為龍的角。每當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就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故稱為“龍擡頭”。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擡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态,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着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着蠟燭,照着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馄饨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民間便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追求時尚,一年都有精氣神。
堂主雲龍也希望這次疫情能夠盡快結束,祈願随着“二月二龍擡頭”的好日子來臨,借助華夏龍的祥瑞趕走瘟疫,迎來福運!因為我們都是華夏神州龍的傳人。這場戰疫中國必勝定赢!
【華夏國學堂】編輯整理
2020年2月21日于成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