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遙遠而古老的唐朝,除了一張張絕美的容顔外,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詩句和一個個滿腹經綸的名人同樣在腦海中飛速掠過。
詩仙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人們将廬山瀑布的壯麗盡收眼底,詩聖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了秋的蕭索和凄涼。
然而在這兩位詩詞界的大佬之前,還有一個傑出的人物被淹沒在了風沙中,他就是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且排在首位的王勃。
論起王勃的經曆,一定是比任何一位名人都要傳奇和精彩的,他來人間這一趟,不為名,不為利,而是為了身上肩負着的使命。
當他揮灑筆墨将一篇篇精妙絕倫的文章獻給人間後,他的使命也已經達成,于是他就告别世界,告别喧嚣,回到屬于他的聖地。
他的出現就像是一場夢,短暫而绮麗,又像是徐志摩筆下的雲彩,回首間,就已經消失不見。
神童是王勃的代名詞說到作詩作文哪家強,若是王勃說他隻能排第二,那這世間應該不會有人敢叫嚣自己能稱得上是第一。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熟知的唐朝風雲人物李白、杜甫等人在王勃面前隻有仰望的份兒。
誇張點兒的話,他們甚至還會叫王勃一聲祖師爺,在文學界,王勃就是傳奇,他的才華是連唐朝皇帝和宰相都贊不絕口的。
要不是王勃英年早逝,恐怕那些流傳千古的詩作都會因他的存在而黯然失色,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要把一個出場率并不高的人說成是王者級别的boss。
其實隻要好好看看王勃的履曆和人生就知道為什麼他能在詩詞界這般“橫行霸道”了。
初唐時期,王勃生于一儒學世家,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王勃五六歲時就開始着手寫文章了,雖然字迹有些潦草,但是依稀能夠辨認出他所作的都是對所見所聞的看法。
就好比還沒學會走就直接飛速奔跑一樣,王勃的跨越式進步令周圍人震驚,但是當事人卻覺得“這算什麼!厲害的還在後面。”
試想一下,一個本應該在淘氣和闖禍間反複試探的小兒竟能寫出很多秀才都寫不出的文章,誰又能不佩服呢?
王勃對普通人的智商碾壓令人又愛又恨,回想曆史上天資聰慧的人不少,但是若是這人出現在了你的身邊,你肯定不會保持淡定,絕大多數人仍然會驚呼一聲:“天才!”
所以,王勃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家長嘴裡的“别人家的孩子”,街坊鄰居看到王勃的第一反應除了誇贊之外,什麼都說不出來,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哪句話說的不對反倒被王勃教訓一番。
而衆人擔心的也絕非毫無道理,王勃還真的做過一件震驚整個文學界的大事,這件事情發生後,王勃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那時王勃剛滿九歲,用現代人的視角來看的話,他才剛讀二年級,但是他所接觸的早就已經不是加減法的運算了,他讀的書都是晦澀難懂的古董。
當王勃讀到顔師古為《漢書》作的注時,他不淡定了,顔師古老前輩竟然将《漢書》中的很多段落都解釋錯了。
王勃一想到這些瑕疵就睡不着,這些古書典籍是要流傳千古的,如果後人因為顔師古的“大意”産生了誤解,那還了得?
于是王勃就開始了《漢書指瑕》的創作,整整十卷耗費了王勃不少心血,當成品擺在衆人眼前時,人們除了歎服之外,還有少部分人在背地裡無盡的指責。
在那些俗人看來,王勃是晚輩,雖然顔師古的作品中有錯誤,但是王勃也不應當直接指出來,讓老人家沒面子。
但是王勃是誰啊?他是神童的代名詞,在王勃看來,這些人情世故遠沒有文學的嚴謹性重要,所以他根不在乎外界的點評,他的任性就好像在告訴世人:“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
而王勃的開挂人生絕不會就此停擺,在他作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後,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仍然令很多人都望塵莫及。
飛黃騰達不是夢我們常說:“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但是這句話用在王勃的身上根本不合适,上帝對王勃是非常偏愛的,不僅讓王勃有了過人的智慧,還讓他早早地就有了成熟的心智。
當别的孩子在戲耍玩鬧時,王勃在研究文學,當别的孩子還在思考闖了禍怎麼逃過懲罰時,王勃已經在思考未來的人生目标了。
王勃的人生目标一共有兩個,一是寫出很多好作品,二是做一個好官,雖然普通人能做好其中一項就已經是大有作為了,但是對王勃來說這些都沒有什麼挑戰性,隻要他稍加努力就全都能得到。
這也不禁再次令人羨慕,王勃有着百分之百的天賦。
可是令人眼紅的還遠遠沒有結束,在王勃發表了《漢書指瑕》後,文學界掀起了一場波瀾,一個毛還沒長齊的孩子竟然挑戰了學究的權威。
而王勃也認識到了自己鋒芒畢露會為他帶來口舌之災,于是本該繼續在文化領域深造的才子一轉頭,踏上了學醫之路。
估計王勃心裡也在想:我轉行了,這下你們可以放心了吧!可是令所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潛心詩詞歌賦的文人去搗鼓中草藥竟然也能弄出一些名堂。
王勃再次用實際證明了什麼叫做“老天爺賞飯吃,他也沒辦法”。
别人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才能參透的藥學知識,王勃隻花幾年時間就已經完全掌握,在他十三歲那年,他就已經成了一個合格的大夫。
不僅如此,在學醫期間,王勃還研究了《周易》和《黃帝内經》,并且深谙“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數”。
雖然王勃慚愧地說“略懂,略懂”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王勃還是太低調了。
王勃的人生就像是在遊戲中打怪升級一般,他從出生就已經把裝備升級到終極形态,然後便開始了見神殺神,佛擋殺佛的模式。
先是獲得了最佳文學玩家的稱号,但是王勃似乎并不滿意,在副本中,他又得到了醫學大佬的頭銜。
轉眼間,王勃就已經步入了十四歲,此時,小小年紀的王勃似乎已經無欲無求,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是低級模式,他不想和蝼蟻争高下,但是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别?
王勃也深知其道理,于是就打算去官場走一遭,他借助家庭關系獲得了與當朝宰相劉道祥和皇甫常伯等人打交道的機會,但是搞好關系還不是關鍵,他還要有真本事。
于是王勃就寫了《上绛州上官司馬書》和一些政治看法遞交給劉道祥等人,劉道祥他們都是在政界混迹多年的老玩家,縱然如此也沒有見過像王勃一樣有才氣的人。
劉道祥二話不說就同意舉薦王勃,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王勃有才華還不夠,他必須有科舉考試的成績才最能讓人信服。
這對王勃來說不過是灑灑水,第二年王勃就參加了科舉,并一舉及第,成了唐朝曆史上年紀最小的官。
鬥雞引争端,家父遭株連自從王勃做了官之後,家裡人的腰杆更硬了,王勃的名氣也通過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大,他的粉絲漸漸遍布了唐朝的大地,其中就包括當朝皇帝的兒子,沛王李賢。
李賢将王勃帶到了府上,讓王勃做編撰工作,這本是一個很穩妥悠閑的職位,但是卻因為王勃的一字之差釀成了大禍。
王勃不僅在事業上遭遇了滑鐵盧,生命之光也逐漸黯淡了下去,而讓王勃一蹶不振的起因竟然是一隻雞!
世人皆知沛王李賢最愛鬥雞,而且素來喜歡與英王李哲一較高下,在王勃入沛王府不久後,沛王就再一次和英王組織了一場鬥雞大賽。
沛王對鬥雞是最有研究的,在鬥雞的過程中沛王的雞毫無疑問地占了上風。
正在興頭上的沛王笑逐顔開,他打算把這光榮的一刻記錄下來,于是看了看身邊的王勃,讓王勃為他寫一篇關于鬥雞的文章。
寫文章這事兒王勃熟啊!于是王勃提筆就把整個鬥雞過程描述了下來,并且他還不忘拍一波沛王的馬屁,但是王勃的算盤打錯了,他不但沒得賞,反而還差點兒引來殺身之禍。
原來,王勃寫的這篇文章叫做《檄英王雞文》,雖然通篇都在說沛王的雞有多麼威風,但是這一個“檄”字就觸碰到了李治的逆鱗。
檄是什麼意思啊?那可是動刀動槍誓要分出你死我活的節奏。
英王和沛王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王勃用了這個檄字難道不是在教唆兩兄弟反目成仇嗎?好歹你王勃也是學者,怎麼能幹出這樣的事情呢?
再者,另一個讓李治憤怒的地方在于李治回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能登基稱帝不全都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殺了親兄弟嗎?難不成王勃還要讓英王沛王重蹈祖輩的覆轍嗎?
一想到這兒,李治怒不可遏,削了王勃的職,連帶着同樣在朝廷做官的王父也受到了牽連,雖然沒有被免職,但是外派到了一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一個本應該大有作為的才子因為一隻雞丢了飯碗,還差點丢命,說出去大家都覺得李治小題大做,但是誰又敢反抗呢?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本來就在經曆人生的低迷時期的王勃又一次成了倒黴蛋,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那是王勃二十六歲那年,他已經被朝廷抛棄多時,因實在想念遠在他鄉的父親,于是王勃就踏上了探親的旅程。
路途遙遠,為了加快腳步,王勃選擇了乘船前進,前幾日還很順利,但是突然有一天水上狂風大作,不通水性的王勃不慎跌入了水中。
幸好船夫及時地把王勃救了上來,可是在水中的瀕死感覺還是讓王勃心有餘悸,久久不能平複,甚至已經到了讓王勃坐立不安的程度。
不出幾日,王勃就因驚悸而一命嗚呼了,他去世時,身邊沒有一個親人陪伴,客死他鄉無法魂歸故裡,王勃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就此結束了。
回顧他不同尋常的經曆,前半段的風光無限與後半段的悲怆孤獨相交織,雖然人人都羨慕他才高八鬥聰慧至極,但是他的天資是用短暫的生命作為籌碼的。
他的死是詩詞界的痛,也是唐朝的殇,後來唐高宗還曾想召王勃進宮重新任用他,但是身邊的人卻告訴唐高宗王勃已經不在了。
看着面前的“檻外長江空自流”,唐高宗隻能遺憾地說着“可惜可惜”。
可惜一個“一字值千金”的奇才就這樣隕落,可惜當初沒有好好的讓王勃施展才華,為大唐創造更多經典。
王勃的死是他的命運,因為當時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陸路雖然車馬慢,但是勝在安全,可是王勃選擇了水路,也正如他做什麼事情都要比别人快一拍的習慣一樣,這條路也成了他的亡命路。
但是王勃的離開也是給後人一次機會,如果不是因為王勃的早亡,又哪裡有後代的光芒呢?世間有幾人能寫出“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唱呢?
王勃隻是上帝派來人間曆練的天使,他的存在感并不強,雖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常常挂在嘴上。
好像他的出現就是為了避免他離開時人們過度的感傷,他輕輕地來,留下了用文字織成的畫卷,功德圓滿後他又悄然的走。
他這一次隻是為了告訴人們,這個世界他來過,他創造過屬于他的輝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