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8:38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瑾 報道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在濟南市曆城區明睿小學語文教師丁惠臻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夠流利背誦《道德經》,小初高古詩詞、2000多條成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信手拈來,小學畢業的學生能背誦古詩文達10萬字。

這一成果的展示來自濟南市曆城區明睿小學“接龍教學法”。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文化立校之道引領學校内涵發展,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各個層面,并開設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班本課程,“接龍教學法”僅是其中一種。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1

“學校班本課程的開發已經形成科學化體系,所有課程涉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個課程領域。”教務處主任韓會芳介紹到,學校緻力于培養尚德而聰慧的明睿學子,充分體現以德為先、五育并舉的育人理念。

獨創“接龍教學法”

撬動經典文化學習新途徑

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是明睿小學的一大特色,在開發和進行經典學習誦讀中,學校将丁惠臻老師“接龍教學法”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開辟了一條經典文化學習的新途徑。

用簡單的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是“接龍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将大語文理念與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化難為易,統整知識,寓教于樂。從“字、詞、句、段、篇”内容的學習,到“聽、說、讀、寫、思”素養的生成,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興奮度,調動了學生躍動、流暢的思維,積極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來。

不僅如此,學校還将古詩文與韻律操相結合,接龍誦讀古詩文。把傳統文化的養分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并逐漸内化為學生品質。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2

據悉,丁惠臻的“接龍教學法”先後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濟南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明睿小學也在2021年獲評山東省中華經典誦吟特色學校。自2015年以來,學校的成果被多家出版社以“說話接龍”叢書的形式出版,“接龍教學法”從當初的丁惠臻一個班級實踐發展到現在全國數百所學校實踐,受益師生約30萬人,效果顯著。

“一主多翼”甲骨文教學模式

彰顯各類學科特色

明睿小學的傳統文化甲骨文教學同樣收獲頗豐,被評為2021年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作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明睿小學依托甲骨文課程體系,打造以語文教學為主渠道,以美術課、書法課、甲骨學堂、創客為輔助的“一主多翼”甲骨文教學模式。必修和選修相結合,相輔相成,不同學科彰顯特色,讓甲骨文融入課堂教學。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3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4

此外,學校成立“甲骨學堂”,利用每周校本課程的時間開展專題講座、漢字知識、書寫篆刻、觀摩優秀課例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舉手投足之間,都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甲骨文文化的熏陶,激發起學生對祖國最古老文字、最美甲骨文的熱愛和敬仰。

傳承葉雕技藝

精雕細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我很喜歡葉雕,一片普通的樹葉在我手中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圖形,做完之後我特别有成就感”曆城區明睿小學四年級三班虢珈開心地說道。

每到這節手工課,明睿小學的葉雕教室别有一番景象,平時寬敞的教室座無虛席,人頭攢動,整個教室裡彌漫着樹葉的氣息,同學們埋頭選葉、描摹、雕刻、沉浸在精雕細琢的創作之中。在感受葉雕巧借天然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能夠讓孩子們進一步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将大自然的美與傳統文化剪紙圖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對身邊傳統文化的熱愛。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5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6

明睿小學校長孫長文告訴記者,學校在2019年11月引進葉雕非遺項目,成為曆城區首個開啟葉雕課程的學校,陸續培養了一批葉雕愛好者,作品多次參加市、區比賽并獲獎。

用指尖感受非遺魅力

學生争當“守”藝人

堅韌如絲的蒲草,帶着黃河水的氣息,在藝人靈巧的手指上下翻飛,交互穿插經緯交錯……走進草柳編教室,就看到劉永豐老師現場展示技藝的一幕,細細的蒲草在一次次折折彎彎地巧編後,不到十分鐘時間就變成了一個迷你版的小葫蘆、一把别緻的小傘,孩子們瞪大一雙雙崇拜又渴求的眼睛,按捺不住的紛紛動手參與實踐。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7

草柳編作為明睿小學又一大特色班本課程,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草柳編藝術的起源和發展,在動手實踐中更加深刻地感受祖國幾千年所蘊含的豐厚文化底蘊,激發學生對身邊傳統文化的熱愛。

更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開設的面塑班本課程,其素材廣泛,囊括了傳統題材、人物時事花卉等多種内容,蘊含着傳統藝術在當代民衆生活中的創新發展。該課程的設置旨在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傳統技藝,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

學校深度教學改革報道(深耕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8

捏、搓、揉、壓,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孩子們感受着面塑制作過程帶來的愉悅,也感受着面塑藝術的獨特魅力。

基于明睿小學“弘德明志 睿思笃行”的辦學理念,學校構建了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班本課程體系。“通過這類課程的開設,對于小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特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進行授課。”明睿小學副校長劉希花表示,“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促進學科融合,做到年級之間的貫通、螺旋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

一直以來,明睿小學以中國傳統底色為背景,融合現代元素,營造了濃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育人氛圍,緻力于打造“明睿文化”教育品牌。從傳統文化校本化實施的解析,到班本課程體系的構建,學校立足國家課程改革方向,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五育并舉,努力建設一所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育人、學校和諧發展的新優質學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