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營市生态農業大棚建設

東營市生态農業大棚建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3:13:13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見習記者 王慧傑 郭軍曉 東營報道

發展特色産業,樹立品牌優勢,是提升鄉村振興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民的種植不再局限于傳統作物,而是緊随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産業。一座座各色各樣的新型農産品大棚在廣饒大地上建起,探索出了一條條産業振興、品牌帶動的發展之路。

在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金聚園苗木種植合作社不遠處廣闊的土地上,一棟兩千多平方米“身披”黑色防曬網的大棚矗立田間,走進棚裡,一塊塊排列整齊的沙土地上,一根根約二十厘米高的木段整齊鋪展開來,其上黑褐色狀如靈芝般向四周伸展的“神秘植物”便是名為桑黃的名貴中藥材。

東營市生态農業大棚建設(廣饒縣森林黃金)1

“桑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這種藥用真菌過去隻能在潮濕的深山密林中找到,因此市場潛力巨大,每斤的售價也相當可觀,一茬采摘就能回本,回報率極高。”梨園村金聚園合作社負責人陳寶秋告訴記者。随着技術水平的提升,将桑黃這類從前隻能野外采摘得來的中藥材由室外移到了室内,使得人工培育種植桑黃成為了新趨勢,進一步拓寬了特色農業的發展道路。

一株桑黃,從種植、生長到采摘,周期長達3年。為了保證年年都有可以采摘售賣的桑黃,陳寶秋購買了處于不同生長期的桑黃,保證了初期桑黃的産出量,避免了由于成長周期長導緻的無菌可采的尴尬局面。目前,經過了近幾年的精心培育,陳寶秋的桑黃種植基地已經擁有了2萬餘株桑黃菌棒,大棚内使用了自動化的溫度、濕度檢測設備,通過這類技術,對棚内各項指标進行監控,自動開啟和關閉淋噴裝置、遮陽布和排風扇,對大棚内的空氣溫度、濕度等數值進行控制,不僅方便了大棚管理,還使得棚内桑黃始終處于最佳生長環境中,保證了桑黃的産量,還讓人工培育的桑黃比起野生桑黃的藥用價值高出不少。

東營市生态農業大棚建設(廣饒縣森林黃金)2

現在,合作社内第一批桑黃已經采收完成,初期加工後,一斤能賣到100多塊錢。待到10月份左右,第二茬菌棒也将達到采摘條件。“我們的銷路不用愁,現在已經與吉林一家公司達成協議,形成訂單銷售,還有不少周邊地區的人前來尋求購買。”陳寶秋說道。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依托桑黃種植,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進一步夯實産業根基,讓鄉村具有“造血”功能,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望着一座座排列整齊的桑黃大棚,一排排長勢喜人的桑黃菌棒,陳寶秋再一次發自肺腑地說:“桑黃不僅是我的創業夢,更是帶領鄉親們共同緻富的夢,要與周邊更多的農戶共同種植桑黃,一起緻富、一起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