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陌生的;很多人想入門,卻找不到門口;入了門的又很難養到強群;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今天小夥就跟大家唠唠養蜂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針對新手,大師級别的請繞路)
1:蜜蜂品種的選擇
在我國普遍的蜜蜂品種就有兩種,意大利蜂和中華蜂,我們該如何去選擇這兩種蜜蜂的品種呢?首先要看你是怎樣去養蜂,如果在家裡養幾箱玩玩的,就建議養中蜂,如果以養蜂為主業的建議養意蜂;我們來說一下,這兩個品種的蜜蜂的區别,中鋒比較好養,不用轉場,平時有零星花源都可以維持過冬,而且中蜂蜜營養價值高;意蜂産量高,人工也大,要追花哪裡有花源就要搬到哪裡去。所以要養什麼品種的蜜蜂就根據個人的需求來養就好了。(下文主要是介紹中蜂,因為小編養的是中蜂)
2:養殖蜜蜂該選怎樣的位置
我們養殖蜜蜂一般選擇蜜源充足,背風向陽的地方放置蜜蜂箱;例如大樹底下;舊房子旁邊舊房子内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位置,如果是露天的,我們還要再封箱上面鋪一些東西來遮陰,如果當地的蜜源不充足的話,我們還可以人工種植一些帶蜜源的植物。
3:蜂群養強不養弱
很多新手養蜂就覺得數量越多越好,不管他強群還是弱群;其實這樣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弱群是很難發展起來的,首先弱群他不能很好的保溫,保溫不好就護不了子脾;弱群也不夠蜂力去抵禦外敵,所以遇到弱群,盡量合群,隻有強群才能健康發展,迅速發展。
4,不能貪脾,一定要蜂多于脾
剛開始接觸蜜蜂的時候,都是覺得放多點脾讓他慢慢造蜂房,這樣以後就少很多麻煩了,這都是新手的一些想法;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為什麼不能貪脾呢?因為脾太多,蜜蜂就分散了,就不能保證那個溫度,子脾得不到一定的溫度,就不能健康成長;蜜蜂太分散護不了脾就很容易長巢蟲;所以我們要做到蜂多于脾。
5:勤換蜂王
雖然說蜂王的壽命有五年,但是太老的蜂王會導緻生産力下降,管理能力下降,信息素下降,所以想養強群,必須要勤換蜂王,那麼我們該多久換一次蜂王呢?一般是1到2年,如果好一點的蜂王就用三年,超過三年的再好也不能再用了。
6:什麼時候割蜜,割多少?
我們養蜜蜂的,最終目的就是割蜂蜜!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割蜜?割多少才合适呢?正常的話,一般是一年割兩次,一次是年中割,稱為水蜜;一次是年底割,稱為冬蜜;冬蜜比水蜜好,價錢也比水蜜貴;一般大流蜜過後,蜂蜜封蓋後就可以割蜜了;那我們割多少留多少呢?水蜜,我們留三分一;冬蜜我們留一半,如果是當地的冬天,特别冷的,我們要留再多一點;我們要留足蜂蜜給蜜蜂吃,才能保持冬天不會退蜂。
總結:養蜂其實也不難,隻要你認真學習,也能把蜂養成強群,我們還要多檢查蜂箱,多觀察,多對比,遇到問題要及時處理;我建議新手剛開始就養3到5箱,先學好技術,再繼續發展;最後祝各位蜂友早日成為養蜂大師,一繁蜂順!(感謝大家閱讀,喜歡本文的請點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