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根據授課經驗來看,學生往往對這部分的知識點存在“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特點,為了避免錯誤,現在把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區分。
一、相關知識點
二、審題點及易錯點
1.順序性:内涵為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從量變到質變,強調發展的方向,不可逆,不超前。
做題技巧:
(1)各位考生在做題的時候,如果看到“由......到.......”或“從.......到.......”這種一般就是順序性;
(2)如果遇到古文類的題目,各位考生看到“孫”這個字,一般就可以大膽選擇順序性了,如“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就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階段性:每個階段特點不同,所以老師教學的方法,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也就不同。
做題技巧:
(1)如果考試的時候考察階段性,題幹中往往會對某一階段特點進行表述,并且老師會針對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如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采用形象教具。
(2)不搞一刀切,這裡涉及到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階段。不搞一刀切,是指對不同階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标準來對待。
3.不平衡性:内涵為不同方面不同同步,同一方面不同速。
做題技巧:
(1)不平衡性強調的是速度的快慢和時間的早晚;
(2)抓關鍵期,也被稱為抓敏感期、抓最佳期、及時施教。
4.互補性:内涵為生生互補和生心互補。
做題技巧:揚長避短也被稱為長善救失。
5.個别差異性:内涵為群體間存在差異,個體間存在差異。
做題技巧:
(1)個别差異性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的差異,可以用一個語文句式來表達,“有的人......有的人......”;
(2)不平衡性,強調的是個體内部的差異,也可以用一個語文句式來表達,“有的方面.......有的方面.......”。
【練習題】
高一一班的王老師,對自己班的同學搞“一刀切”,王老師的做法違背了(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别差異性
答案:D
解析:違背“一刀切”是指針對不同階段采取相同标準,如果是一刀切,那必然會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階段。本題題幹中,隻涉及高一一班這一個階段,所以不能選擇B,老師的這一做法是針對同一階段的孩子采用相同的标準,其實是沒有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違背了個别差異性規律。選擇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