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明玉珍 塑像)
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湖廣随州平林村,一個叫做明玉珍的小朋友出生了。
這位小朋友,很不一般。
雖然出身農家,但他自小胸懷大志,長相更是非同尋常。
或許每個人生來都有大志向,但有沒有大志向是一回事兒, 能不能現實,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明史》:身長八尺餘,目重瞳子,素有大志。
史書說他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氣質面貌倍精神,目光炯炯也就算了,每隻眼睛生來還比别人多一顆瞳孔,謂之“重瞳”。
當代醫學表明,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這屬于一種變異,而且還是畸形變異,在變異的過程中,O型瞳變成了∞型瞳,雖然本質上對視覺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從眼科的角度來講,一般被視為早期白内障的表現。
那麼很顯然,明玉珍生活的元末明初時代,醫學技術是遠遠沒有這麼發達的,所有明玉珍的重瞳,被大家認為,是聖人再世的表現。
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是重瞳,楚漢争霸時期的項羽是重瞳,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梁皇帝呂光是重瞳,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也是重瞳。
(元末亂世)
從這種角度來說,在人們的心裡,誰是重瞳,誰以後就是了不起大人物,以後就能幹大事兒。
《元紀》:以信義為鄉黨所服。
有“重瞳傳說”加持,再加上明玉珍本人性情豪爽,喜好周濟鄉裡,為人打抱不平,所以名氣很快就在十裡八鄉傳開了。
至正十一年,湖北地區的徐壽輝同志舉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統治的大旗,而素懷韬略的明玉珍并沒有一起入夥,他募集了數千的鄉勇,自占山頭,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老實說,明玉珍對呆頭呆腦的徐壽輝所統領的紅巾軍并不看好,但沒成想,徐壽輝雖然能力平平,可号召力還是很強的,幾年時間,紅巾軍發展到了百萬之衆,占據了大元朝廷的半壁江山,到至正十三年,徐壽輝更是在漢陽(湖北武漢)稱帝,當上了天完政權的開國皇帝。
當了皇帝的徐壽輝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勢力範圍内還存在明玉珍這樣一股獨立勢力,所以他立刻給明玉珍書信一封,并寫下了這樣的話:
《明史》: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
小明同志,你要是來投奔我,咱們可以一起共襄大業,共享富貴,但如果你不來,那你就等着兵臨城下,把你們屠個雞犬不留吧。
(徐壽輝 塑像)
明玉珍有心抗拒,但幾千人對抗幾百萬人實在是無稽之談,所以他隻好率衆投誠,加入了徐壽輝的陣營中。
加入到徐壽輝的麾下之後,明玉珍隸屬于将領倪文俊的軍隊中。
巧的是,此時倪文俊還有一位部下,這位部下的名字,叫做陳友諒。
和陳友諒在軍營裡混日子,整天想着如何上位不同,明玉珍屬于是幹一行愛一行,跟了徐壽輝之後,肯為他賣命,作戰非常勇猛,一次和元軍交戰,被箭矢射中眼睛,流血不止,仍然奮勇沖鋒,足可見是個狠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明玉珍永遠地失去了他的右眼。所以時人也管他叫做“明眼子”。
右眼失明之後,明玉珍的戰鬥力,可就不如從前了,跟一線戰場也就基本無緣了。
由此,他被上司倪文俊調去了後方,主要工作是負責征收軍糧。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固然是要拼兵力,拼勇敢,拼勇氣,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要拼經濟的。
而古代的戰争經濟,說白了,就是糧草。
所以盡管明玉珍幹的是後勤工作,幹的是看似普普通通的籌糧的活計,但實則這是一份相當重要的工作。
(運糧)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他餓得慌。
吃飽了打仗是一個效果,餓着肚子上戰場又是一個效果。
茲事體大,明玉珍不敢耽擱,他帶着萬餘士卒,戰船五十艘,順江而上,立刻開拔四川。
朋友們,對徐壽輝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危險的舉動。
明玉珍的眼睛雖然瞎了一隻,但心仍然火熱,腦子也是好使的。
原本明玉珍這個人就素有野心,你還讓他帶着士兵帶着船單獨行動,還讓他去四川那旮沓,你不是誠心想要讓他脫離隊伍麼?
我們要知道,四川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塊寶地,因為但凡天下大亂的時刻,這裡總是會誕生出一個政權。
兩漢時期,公孫述在四川當過皇帝,三國的時候,劉豫州定鼎荊益,這才有了後來的三分天下。
東晉十六國時期,四川有成漢政權,五代十國時期,又依次出現了前蜀和後蜀。
四川是出王者,也是成王者的地方,把明玉珍派到四川,無異于是放虎歸山。
果不其然,明玉珍前腳到了四川,後腳可就不想回來了。
當年我就不誠心跟你徐壽輝幹,現在我得了自由身,你想要讓我再回去,沒門!
不想回去,想要自己發展,那麼他就必須面臨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身份。
(紅巾軍)
徐壽輝的紅巾軍不是散兵遊勇,也不是亂匪流賊,他比中國曆史上很多時期的農民起義軍素質都要高得多,紅巾軍重禮儀,重信譽,講文明,是一支充滿文化氛圍的軍隊。
自己是紅巾軍中的一員,自己如果脫離了徐壽輝的管理,那麼就會被視為一種對主上的背叛,背叛主上,那麼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亂臣賊子,而如果自己是亂臣賊子,那麼自己以後建立的任何政權,在法理意義上就都是不合法的。
惡名一旦被人們所悉知,在人群中傳播,被史官記載進了史書,那麼自己就是跳進大渡河也洗不清了。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
但好在,正在明玉珍兩難之際,徐壽輝集團已經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内亂。
自己的領導倪文俊想要殺掉徐壽輝自立,結果被當年和自己一個級别的同僚陳友諒襲殺,陳友諒殺掉倪文俊後一不做二不休,很快又把徐壽輝給弄死了,并且自立為帝,在天完的基礎上,建立了陳漢。
天完這個政權聽起來十分晦氣,但其實是為了用“一”和“宀”來壓“大元”一頭。
陳漢政權聽起來還算正常,但這個薄情寡恩,反複無常,靠着弑君上位的陳友諒,新王朝的國号,居然叫做“大義”。
(陳友諒 塑像)
不過,這對明玉珍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
天助我也,實在是天助我也。
以前徐壽輝活着,自己賴在四川不回去是叛逃,現在徐壽輝被陳友諒殺了,那麼自己賴在四川不回去,就是忠于主上,不與弑君者陳友諒同流合污。
不是我要自立,是陳友諒把我逼到了現在的境地,這口黑鍋,就勞駕你陳友諒來幫我背吧。
很快,明玉珍切斷了和陳友諒所率紅巾軍的聯系,徹底盤踞在巴蜀不走了。
明玉珍這個人,雖然是個武夫糙漢,沒啥文化,但是對百姓還是很好的,他在四川默默耕耘,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又深得民心,很快于至正二十二年登基稱帝,建國大夏。
當了皇帝之後,那麼下一步,就是野望中原,一統天下。
但問題在于,四川地區能成王者,但卻很難成就那種可以統一全國的政權。
公孫述當了短短十二年的皇帝,然後滿族被誅,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沒能興漢滅魏,複興漢室大業。
成漢末帝李勢被東晉将領桓溫擊敗,最終隻好投降,而前蜀和後蜀也不過是昙花一現,水月鏡花。
明玉珍明白,自己選擇了在這片土地成就王侯霸業的同時,就代表了自己選擇了偏安一隅,永遠地困在這裡。
他在巴蜀當了短短五年的皇帝,不過三十六歲就領了便當,臨死之前,他對子孫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明史》:西蜀險固,若協力同心,左右嗣子,則可以自守。不然,後事非所知也。
蜀地有天險,易守難攻,如果固守,還可以支撐幾年,所以你們接我的班,就别想着窺伺中原,老老實實地在家待着就行了。
(大夏政權)
語帶心酸,又足見這位枭雄臨死前的惆怅。
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兵征大夏,大夏末帝明升(明玉珍之子)出降,大夏國由此滅亡。
時也,命也。
也許明玉珍的命運,早就已經注定,也許大夏政權從建立之初,就必然會迎來這樣的結局。
有些東西已然注定,不過注定不注定已經沒有什麼所謂的了,因為這一切,已然結束了。
作者在大概三年前,曾經到重慶旅遊,曾到訪彈子石大佛寺,寺廟中有一尊斜坐卧象,獨缺右眼的石像,造型十分獨特,一度讓作者為之側目。
後來一查資料,才發現這果然不是一尊普通的雕像,而是一尊建于永樂年間的明玉珍真容像。
能在曆史舞台上留下一尊雕像,想來也是一件幸事了。
百年之前的風煙已經散盡,獨留一尊石像,在這裡默默地訴說着過去的往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