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
其中包括,人體的美,食物的美、物質的美、藝術的美等等...
毫無疑問,我們都喜歡美的事物。
房子的簡約“美”
但是,大多數人對“美”這個字并沒有一個精準的解讀。最籠統和直接的感想會是:美嘛,美就是很美的意思啊,就是形容東西很美或者很美味....
但是,我們是否有了解到,是什麼内在的東西讓你感受到某件事物很“美”?
跑車的“美”
舞蹈的“美”
音樂的“美”
其實,要解讀何為“美”很簡單,所謂的“美”指得是「有結構的律動」就是美。
那什麼是:「有結構的律動」呢?仿佛聽起來有些抽象和摸不清頭腦...
這裡的“結構”指的是:合理的搭配與安排;而這裡的“律動”指的是:有規律、有節奏的運作。
對于美食我們不妨從“美味”這個詞開始吧。
“美”味的食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美味”一詞來形容食物很可口,但是否想過“美”味的食物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呢?
“美”味的食物
試想一下:美味可口的食物是“一堆食材和配料不按比例的亂炖”還是“有分量的食材和配料合理搭配”出來的呢?
很明顯,是後者。
在這裡就體現了「有結構的律動」的含義。
正正因為食材和配料“有結構”的搭配,讓配料根據食材的分量合理搭配才能使制作出來的食物酸甜适中、飄香十裡。
而如果沒有遵循結構的制作食物,譬如随便抓一大把鹽、糖或蒜蓉往鍋裡亂扔肯定做不出美味的食物。
沒有遵循結構的制作食物
對于人的“美”我們再根據這樣的解讀繼續往下看待“美女”一詞。
何為美女我相信不用多說了,出于各種原因我就不舉明星樣貌的對比作為例子了。
我們先來看看十八世紀中葉,法國藝術大師布南坦認為的标準的美女必須具備的“八個三”:
1、三長:身材長、四肢長、秀發長。2、三短:耳朵短、牙齒短、腳闆短。3、三白:皮膚白、牙齒白、手面白。4、三黑:眸子黑、眉毛黑、睫毛黑。5、三寬:胸前寬、眉間寬、額頭寬。6、三窄:嘴巴窄、腰圍窄、腳跟窄。7、三細:鼻子細、頸項細、指頭細。8、三小:後腦小、鼻孔小、乳頭小。
随後我們再來看看英國一家著名權威女性時尚網站宣稱“美”的定義:
1、骨骼發育正常,身體各部分均勻相稱。2、膚色紅潤晶瑩,充滿陽光般的健康色彩與光澤,肌膚有彈性、體态豐滿而不肥胖臃腫。3、眼睛大而有神,五官端正并與臉型配合協調。4、雙肩對稱、渾圓,微顯瘦削,無縮脖或垂肩之感。5、脊柱從背視成直線,側視有正常的體形曲線,肩胛骨無翼狀隆起和上翻的感覺。6、胸廓寬厚,胸肌圓隆,乳房豐滿而不下垂。7、腰細而有力,微呈圓柱形,腹部呈扁平狀。标準的腰圍應比胸圍細1/3左右。
這兩個标準都透露出了同樣的信息:“比例勻稱”。
而這四個字體現在:臉蛋五官的比例勻稱、身材比例的勻稱。
五官比例的勻稱
身體結構的勻稱
這非常好理解,大家可以在腦海裡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的上半身和下班身的比例為7:3,那麼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一定不會和“美”這個字搭邊....
而我們日常之所以那麼迷戀“大長腿”的身材,費勁心思的用各種P圖軟件不管人物後邊的樓梯變形得對麼厲害也要将腿拉的長長的原因,就是因為好的比例結構會産生“美”。
好的比例結構會産生“美”
所以“九頭身美女”、“逆天大長腿”才會那麼受人喜愛。
同樣的,臉蛋五官的比例勻稱也是這樣的道理(畢加索名畫除外)。
除了一部分遮瑕效果之外,化妝的行為能讓面部看起來更加勻稱,譬如眼線、眼睫毛的塗抹過後,視覺效果上感覺眼部會變大。
這時“眼部變大”對于臉頰的比例會有所改變,所以妝容的搭配能讓面部的結構比例達到合理的效果,所以化妝能讓臉蛋看起來舒适、美麗。
而畢加索大師的作品,需要用藝術的視角去看待,我在這就不過多的談論了。
關于聲音的“美”首先什麼樣的聲音讓人覺得“美”?
一個很明顯可以區分的例子:
一個從未彈過鋼琴的人在你面前彈奏,你會覺得非常的難受。因為此時從鋼琴中傳來的聲音沒有規律、沒有節奏,僅僅純粹的在發聲。
并且如果聲音的無序性越大,你的心情甚至會收到影響...
而如果播放莫紮特或貝多芬的鋼琴曲,你的腦袋會開始不由的晃動起來。因為這時,有節奏、有規律的聲音進入了你的耳朵。
「有結構的律動」的聲音就是“美”。
因此,一種聲音,隻要是有規律、有節奏的發出,便是“美”的呈現。一切的樂器、口技(B-box)、敲擊隻要是遵循「有結構的律動」便可以呈現美的品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或許世間萬物的一切都有自身的規律,都需要我們追求「有結構的律動」,才能發現事物最真實、最好的一面。
現在,你對美有了新的看法了嗎?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