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外傷出血應該怎麼處理?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小心将手弄破流血情況,但并未在意,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傷口,結果導緻傷口遲遲不愈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皮外傷出血應該怎麼處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小心将手弄破流血情況,但并未在意,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傷口,結果導緻傷口遲遲不愈合。
長春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孫文科稱,受傷後傷口裂開,容易存在有異物的風險,會造成異物感染,再者當傷口長期暴露于空氣之中,易造成傷口局部感染,如果不進行消毒包紮,傷口周圍皮膚的細菌也會進入傷口并感染,嚴重時會引起局部傷口化膿、從而導緻全身發熱反應等。
出現此類情況需将傷口清創,将傷口存在的異物取出後,用碘伏消毒,再進行傷口包紮,包紮的目的一是避免傷口接觸性感染。二是防止傷口二次創傷,長時間不愈合導緻感染,嚴重的患者做好以上急救措施後到醫院就診。
孫文科介紹,人體創傷是各種緻傷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體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創傷的因素大緻分為4種,機械因素如:車禍、塌方、刀刺、槍傷等;物理因素如:燒傷、凍傷、電擊、射線等;化學因素如:酸堿、毒氣等;生物因素如:毒蛇、昆蟲等。
先學學外傷現場救護四項基本技能!
止血術
“外傷出血”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外傷,小到割傷、劃傷,大到創傷後的大面積出血。一般成年人的血量為體重的7%一8%,當超過40%時,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壓包紮法和指壓動脈法。如懷疑内出血,應減少患者活動,盡快送醫院診治。加壓包紮法是外傷出血時最先考慮的方法,操作方法分為三步:1.擡高受傷部位;2.用敷料覆蓋傷口,施壓5一10分鐘;3.止血後,用繃帶卷、三角巾或布條、手帕等緊緊纏繞、包紮傷口。緊急情況下,可直接用手按壓住傷口止血。指壓動脈法就是用手指壓住傷口近心端的動脈血管從而阻斷血流。指壓動脈法适用于手部、足部等四肢組織,不宜超過10分鐘。
包紮
包紮的主要目的在于壓迫止血,保護傷口。常用材料是繃帶和三角巾,可用布塊或衣物代替。無論使用什麼材料進行包紮,必須注意松緊度。每隔10分鐘就應檢查循環情況。包紮傷口的常用方法是螺旋形包紮法和人字形包紮法。
固定
骨折是常見的外傷,一般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骨折兩種。
處理骨折的原則是固定并防止錯位。四肢骨折最為常見,處理方法是:用雙手穩定及承托受傷部位,限制活動;包紮後需要立刻檢查傷肢末端的感覺、活動能力和血液循環。對于開放性骨折時已裸露在外的骨折斷端不要試圖複位,應在傷口上覆蓋紗布,适度包紮,等急救人員到場後處理。顱骨骨折時,最重要的是保持頭部穩定,可将頭部稍微墊高,讓傷者安靜平躺。如果傷者一側耳朵有液體流出,應把頭側向那一方,切勿塞住耳孔。頸椎骨折急救時應用頸托固定頸部,也可就地取材,将衣物等揉成兩個團,填塞在傷者頭頸兩側,使頭頸部不能随意轉動。頸椎骨折處理不慎會有緻命危險,要等醫生前來施救。肋骨骨折可能是單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單根骨折時症狀較輕,傷者僅感覺胸痛,随呼吸而加重;多根肋骨折時,呼吸困難,常見反常呼吸。
搬運
搬運是創傷急救的最後一個環節,目的在于帶傷員脫離危險地帶,減少痛苦和二次傷害。特别提醒的是,要根據傷情選擇适當的搬運方法和工具,情況不明時,切忌輕舉妄動。搬運傷員有五大注意事項。1.先急救,後搬動;2.保持身體平穩;3.随時觀察生命體征;4.人員、器材未準備完善時;5.運送途中不能颠簸。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吳雪金
微信掃一掃:分享微信裡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