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繁昌方言大全

繁昌方言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1:07:19
文/樊玑箴

繁昌方言大全(繁峙方言中的字)1

1987年,著名語言學家李榮先生将晉語列入《中國方言地圖集》後,晉語才從所謂的北方官話區脫胎成為獨立方言,世界也從此對晉語有了重新定義。晉語之所以獨特,不僅在音韻上保留了“入聲”,而且保留了大量上古、中古漢族語言、少數民族語言的文字及其發音,同時表現了山西人對世界萬物的認知感。

繁峙方言,屬于晉語的一部分,同樣具備晉語的三大獨特性。也可以說,繁峙方言是繁峙人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能否将此内容進行深入剖析、挖掘、整理、發行,目前還無人真正做到。至今,我僅看過米城先生所著《繁峙方言俗語彙編》一書。該書對繁峙方言、俗語,在理論與應用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非常有意義,但該書部分信息存在錯誤、遺漏,隻是揭開了繁峙方言的冰山一角。

探究繁峙方言正字,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釋義,二是發音。我們不能簡單的把不會寫得字,按當代發音,套個常見得同音字進來。例如,有一個用來形容男士以輕挑的方式追女士的詞,即“du liao”,如果寫成文字,大家可能統統會寫成“都聊”。這樣的話,不僅不雅觀,而且毫無文化底蘊。“du liao”的本字應該為“厾嫽”,“厾”意為用手或者手持東西觸碰事物,“嫽”有戲弄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輕挑戲弄。“厾嫽”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漢字的美,更認識到繁峙方言背後曆史的厚重感。

李榮先生是一道藥引,米城先生是半鍋子水,這付藥該如何煎、如何吃,還需廣大同志一起探讨方劑。

繁峙人,能說一口流利的繁峙方言并不稀奇,但若把口裡的話寫在紙上,怕是很多人都拔不得筆。會說不會寫,不僅是思想與文化的倒退,更是人類與社會的悲哀。本人并不通曉音韻學,隻對方言用字做過淺薄探究。因此,本文隻講述方言文字類内容,關于音韻内容,懇請業内先生多多指教。

以下繁峙方言正字(含詞組),是這幾年來探究所得,配以釋義、标準拼音、本地讀音、出處、示例等内容,以不規範的形式進行闡述。

注①:因篇幅有限,在所搜集的數百繁峙方言正字(含詞組)中,先闡述23個。

注②:拼音條目後數字為聲調。

注③:土音條目為個人标注,非正确音韻,歡迎批證。

注④:釋義條目為現代當地語言意思。注⑤:出處條目源自古籍文獻等。

注⑥:理解條目為個人探究想法,該字的本意并未是現在繁峙話裡的意思。


23個方言正字

[拼音]cong四

[土音]cuen

[釋義]嗆人

[出處]《康熙字典》言急

[示例]他那人說話太謥。

[拼音]ji一

[土音]ji

〔示例〕因切、割等動作導緻身體斷損

[出處]《說文》劃傷也,一曰斷也

[示例]我的手指被門刏了一下。

[拼音]die二

[土音]die

[釋義]邁大步快速跑

[示例]肇事司機早就趃得沒影了。

繁昌方言大全(繁峙方言中的字)2

[拼音]jue一

[土音]jua

[釋義]拗折、折斷

[出處]《康熙字典》通“絕”,斷

[示例]牛驚了,把缰繩撧斷跑了!

[拼音]yan三

[土音]ye

[釋義]太陽行動的軌迹

[出處]《類篇》日躔謂之曮

[示例]前曮,上午;後曮,下午。

[拼音]liu四

[土音]liu

[釋義]把冷卻的食物蒸熱

[出處]《爾雅·釋言》飯餾稔也

[示例]餾上幾個冷饅頭吃。

[拼音]chao一

[土音]ce

[釋義]抓取

[出處]《水浒傳》綽槍上馬

[示例]他綽起彈弓,對住樹上打鳥。

[拼音]chou一

[土音]cou

[釋義]束緊

[出處]《康熙字典》

[示例]你褲子要脫掉了,快搊起來。

[拼音]zhu四

[土音]cu

[釋義]長時間靜止不動

[出處]《爾雅·釋诂》佇,久也

[示例]你伫哪裡做啥了,不好好聽課

[拼音]cu四

[土音]cu

[釋義]褶皺、皺痕

[出處]《孟子》舉疾首蹙額而相告

[示例]你的衣服多久沒洗了,看起來蹙巴巴的。

繁昌方言大全(繁峙方言中的字)3

[拼音]chan一

[土音]dan

[釋義]擡頭看

[出處]《說文》觇,窺也

〔示例〕同學們,上課的時候請集中精神,把頭觇起來。

[拼音]dun一

[土音]den

[釋義]撐開

[出處]《康熙字典》重力下放

[理解]繁峙話裡“den繩子”的“den”,我認為本字應該為“撴”。撴本意為重力下放,為動詞,老百姓從中延伸出了用下肢撐開的新意思。

[示例]把繩子撴緊了,我要跳了。

[拼音]deng三

[土音]den

[釋義]一種小秤,用來稱貴重物品

[理解]我認為繁峙話裡“戥當”的本字,應該也是這個“戥”字,應該是老百姓把“戥”從原來僅作為秤的意思,又延伸出丈量、比劃的新意思。

[示例]戥當戥當這塊地有多大。

[拼音]er四

[土音]er

[釋義]扔、丢

[出處]《漢書·惠帝紀》顔師古注:“耳因仍……仍、耳聲相近”

[理解]按顔師古注所解釋,“佴”字古時候俗寫成“耳”字,而“耳”字與“扔”字古音相同,如比推斷,繁峙方言裡的“er”本字應為佴。

[示例]氣死了,今上街佴了一百塊錢。

[拼音]long二

[土音]lun

[釋義]點燃

[出處]《寶劍記》用劍劈些柴薪,爖火烘烘身上

[示例]天氣真冷,咱們爖堆火烤烤吧。

[拼音]die二

[土音]dia

[釋義]日落

[出處]《疏》昊亦名昳,言日蹉跌而下

[示例]太陽昳山了

[拼音]lan二

[土音]lan

[釋義]抵賴、誣陷、欺騙

[出處]《文心雕龍》瀾言兼存,瑣語必錄

[理解]我認為繁峙話裡的“讕興”,有從中把“讕”字欺騙的意思有所升華,從來延伸出無味無趣的新意思。

[示例]咱們今玩得真讕興,沒意思。

[拼音]mao三

[土音]me

[釋義]沒有、無

[示例]我一分錢也冇了。

繁昌方言大全(繁峙方言中的字)4

冹饪

[拼音]fa一 ren四

[土音]ba ren

[釋義]冷、涼

[出處]①《玉篇》冹,寒冰貌;②《廣雅》饪,熟也

[理解]“冹”本意為寒冰、寒風,“饪”本意為熟食或做飯。我認為繁峙話裡的“ba ren”一詞,應該是“冹”、“饪”二字的組合,老百姓從兩字的本意,延伸出了寒冷、涼的新意思。

[示例]飯冹饪了,熱熱再吃吧。

谝答

[拼音]pian三 da二

[土音]pia da

[釋義]充滿吹噓炫耀味道的對話

[出處]《周書》巧言也

[示例]閑得不行,咱兩谝答上會。

倒衩

[拼音]dao四 cha四

[土音]dao ca

[釋義]口袋

[出處]《玉篇》衣衩也

[理解]“衩”本意是衣服開口的地方,漢服的口袋位于袖口上方,呈倒裝,古裝電視裡經常看到古人把東西放在袖子裡。明朝滅亡後,滿清禁止漢人穿漢服,老百姓們就逐漸把口袋稱呼為“倒衩”。

[示例]我給你倒衩裡裝滿了糖果。

侹等

[拼音]ting三 deng三

[土音]tin den

[釋義]悠閑的等待

[出處]《答張徹詩》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理解]我認為繁峙話裡的“ting 等”的本字應該為“侹”,“侹”的原義為挺直的躺着,“侹等”的意思就是悠閑的等待,老百姓應該從“侹”的原義延伸出了等待的新意思。

[示例]老王還沒過來了,咱們侹等上會,他來了咱再一起走。

惡圿

[拼音]e四 jia二

[土音]na sa

[釋義]身體上的穢物

[出處]①惡:《素問·脈要精微論》衣被不斂,言語善惡;②圿:《正韻》積垢也

[理解]“惡”的意思是惡心的東西,“圿”的意思是污垢。繁峙話裡洗澡的時候常會說“搓na sa”,本字應該為“惡圿”二字。繁峙人發“e”音,有時候會發成“ne”音和“a”音,例如把“砂河”說成“砂哈”。而“惡圿e jia”二字的山西古音可能為“na sa”。

[示例]你身上髒死了,洗澡能搓下二斤惡圿。


作者:樊玑箴,繁峙人,縣作協會員。

圖片:網絡 編輯:胡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