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從icu出來?“你們醫院真是太不負責任了,娃娃出院的時候也不說清楚藥量,今天你們必須給我個說法”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法庭上,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聲淚俱下,對某醫院院方負責人發問……,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2歲女童從icu出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們醫院真是太不負責任了,娃娃出院的時候也不說清楚藥量,今天你們必須給我個說法!”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法庭上,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聲淚俱下,對某醫院院方負責人發問……
2歲女孩出院4天後緊急入住ICU
意外發生在3年前,2019年9月20日,剛滿2歲的女孩因出現“發熱、皮疹”的症狀前往該醫院就診,并被确診為“川崎病”入住該院,醫生每天給予大劑量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5天後,孩子的燒退了,肝功能也基本恢複正常,醫院安排孩子出院。
然而在出院後第4天,孩子的病情惡化,出現了頻繁嘔吐、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症狀,并緊急入住該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經過了13天的住院治療,孩子的各項指标終于平穩。這一場驚險的經曆,讓孩子的母親彭女士心力交瘁,她想不明白,為什麼已經治愈出院的孩子,竟然會病情反複并且還惡化了?此時,主治醫生的一番話如同晴天霹靂,讓她頭昏目眩。
醫生告訴彭女士:藥物性肝損傷不能排外,建議立即停用阿司匹林或按指南減為最小維持劑量每天50mg。彭女士恍然大悟,原來孩子自從出院後一直還按照每天500mg阿司匹林的最大劑量在服藥,而按照川崎病相關診治指南,病愈後就須将阿司匹林減為最小維持劑量,所以孩子才會在病愈出院後出現了急性肝功能衰竭。
彭女士一家仔細回想,發現醫院在孩子出院時,存在“三未”的情況:未及時将阿司匹林減為最小維持劑量,也未給家屬簽署用藥知情同意說明書及告知風險,且未給予相應預防保肝措施。
彭女士認為,現在孩子可能面臨着嚴重的肝損傷以及其他傷害,可醫院相關部門仍在相互推诿,且不願意協調處理,因此,她憤而一紙訴狀将醫院訴至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要求院方賠償住院費、人身損害費、精神損害費等共計3萬元;院方還必須對孩子的長期身體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并對今後産生的後果給予書面承諾;最後要求責任科室及相關責任人對患者及家屬賠禮道歉。
法官抓住最後機會促成和解
這是一起典型的醫患糾紛,醫患糾紛涉及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具有事發突然、社會影響大、對抗性強的特點,是上升速度快,調處難度大的糾紛之一。在本案中,雖未造成當事人死亡或嚴重身體損傷,但原告系未成年人,家屬的憤怒和訴求情有可原,且一旦對簿公堂,雙方之間的關系就再無回旋的餘地。
西山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楊潔法官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事實,楊潔法官多次與原、被告進行溝通,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認可原告提交的起訴狀的事實,也願意向原告支付該筆訴請款項,并承諾一次性支付原告3萬元。
通過調解處置醫療糾紛,充分體現了公平性與及時性,對實質性化解醫療糾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凸顯了“便利、有效、成本低、群衆容易接受”的優勢,真正做到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西山法院表示,下一步将始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放在前面,不斷深化訴源治理,對于适宜調解的案件,通過訴前調解定分止争,切實解決事關群衆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衆的多元司法需求。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費丹藝 通訊員 楊揚
責編 袁熙
校對 易科彥
審核 何曉宇
終審 劉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