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自服役以來出于保密的原因很少公開展示,因此一直蒙着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就在近日,央視《軍迷之眼》節目首次走近殲-20 ,為廣大軍迷奉上了一場豐盛的饕餮盛宴。
細節之獨特的雷達安裝方式
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自然安裝了目前我國水平最高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不過鮮有人知道的是,殲-20機載雷達的安裝方式非常獨特,采用了與殲-10C和尚未服役的殲-11D相同的傾斜式安裝,這一點我們從殲-20采用的斜切式雷達罩能夠看出來。采用這種安裝方式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在相同的機鼻尺寸下能夠裝下更大直徑的雷達天線,這也意味着殲-20安裝的可能是我軍目前尺寸最大的戰鬥機雷達,其探測距離也是最遠的。其次這種雷達天線的角度非常适合殲20在超低空突防時的對空警戒。
值得一提的是,我軍裝備的殲-16雖然也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但雷達依然是傳統的垂直方向安裝,這意味着殲-16的設計定位是偏向對地/海的多用途,而非制空作戰。
細節之殲20是有側視雷達
當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公開之後,雖然其在隐身性能和航電系統上與殲-20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其采用的N036型側視雷達卻讓很多網友羨慕不已,也感歎啥時候我們的殲-20也能裝上側視雷達。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的殲-20其實早就安裝有側視雷達。早在數年前,網上放出了殲-20火控雷達測試平台試飛的照片(用圖-204客機改裝)。照片清晰地顯示該機的機首被改裝成了殲-20機首的模樣,而除了安裝有前向的相控陣雷達罩外,其側面還有兩個較小的天線陣面,其中一個為水平方向布局,另一個為垂直方向(Z軸)布局。很顯然,這兩個平面天線陣其實就是側視相控陣雷達天線,其中水平方向布局的雷達天線主要負責水平方向的掃描,垂直方向布局的負責垂直方向的掃描。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殲-20幾乎相同的位置也安裝有相同布局的天線陣列,當然外觀上也做了隐身處理。很顯然,殲-20是安裝了側視雷達的。側視雷達的安裝讓殲-20的雷達掃描範圍大幅增加,涵蓋了幾乎整個前半球空域。裝備側視雷達不僅能夠讓殲-20在超視距空戰中更快更準地抓住對手,也讓殲-20在近距格鬥中同樣能夠更快鎖定對手。所以網上那些什麼四代/四代半戰鬥機在近距格鬥中能夠戰勝五代機的言論可以休矣。
細節之能顯示紅外圖像的衍射平顯
這次央視還首次清晰展示了殲-20的平顯。與殲-10C和殲-16一樣,殲-20也采用了先進的“全息衍射平顯”。衍射平顯采用了全息投影原理,并使用曲面玻璃代替了平面玻璃。相比折射平顯,其最大的優點有兩個,一個是支持的顯示内容類型更多,除了支持數據顯示和實時瞄準外,還能夠直接将吊艙拍攝的畫面直接傳輸到衍射平顯上,甚至還支持紅外圖像的顯示。第二個優點就是光線是衍射到飛行員的眼睛裡,因此圖象更明亮,瞬時視場也更大。此外衍射平顯還具有重量小、對振動不敏感的優點,衍射平顯目前已經成為了五代機和四代半戰機的标配。
雖然同為衍射平顯,但是與殲-10C和殲-16平顯衍射不同,殲-20的衍射平顯除了支持綠色光源投射,還支持紅色光源投射,性能上要更加先進。為什麼多一種顔色的光源就更加先進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我們平時看到的衍射平顯之所以顯示綠色,是由于陰極射線管發出的是綠色激光。但是綠色雖然醒目,但是某些使用場景并不好用。科研人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在戰鬥機起降以及近距格鬥時,紅色光源比綠色光源的衍射效果更佳。因此殲-20的衍射屏顯采用了雙光源設計,在正常駕駛的時候,和大部分衍射屏顯一樣采用綠色光源,在起降或者近距格鬥時切換換為衍射效果更為清晰的紅色光源。
值得一提的,美國的F-35戰鬥機直接取消了衍射屏顯,将圖像投射到頭盔上的衍射目鏡顯示,結果頭盔過重,不僅對飛行員的頸椎造成了嚴重影響,也限制了F-35的大過載機動能力。反觀我國的殲-20,明智地保留了衍射屏顯,就沒有上述的風險。
注意此時殲20紅色的平顯
這張更明顯,并且排除了外界光線的幹擾
細節之多個可動翼面,猶如變形金剛
下面這張堪稱是經典的圖片展示了殲-20強大機動性的來源,那就是多達12個靈活的氣動控制面。殲-20的氣動布局在五代機裡堪稱是特立獨行,大膽采用了我國獨創的中距耦合鴨翼氣動布局,這種氣動布局,鴨翼和主翼的距離介于近距耦合與遠距耦合之間,兼顧了亞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機動性。
為了最大程度提升機動性,殲-20采用了鴨式布局 邊條 多個升力體組成的複雜氣動布局,擁有多達12個的氣動控制面(包括鴨翼、可動邊條,全動尾翼、腹鳍等),通過飛火推一體化數字控制系統,使殲-20擁有了更強的大迎角飛行能力和過失速控制能力,以及更準更快的機頭指向能力。
這次央視堪稱大尺度公開殲-20,不僅意味着殲-20的服役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同時也是我國軍事自信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