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

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0:52:44

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上一篇文章《自媒體底層邏輯(二)》分析了流量生意的演化過程,即從過去傳統媒體的流量壟斷,到現在自媒體的流量争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自媒體底層邏輯)1

自媒體在抖音上屬于哪一個領域

上一篇文章《自媒體底層邏輯(二)》分析了流量生意的演化過程,即從過去傳統媒體的流量壟斷,到現在自媒體的流量争奪。

移動互聯網,将信息發送和接收門檻降到了零,那麼問題來了,當人人都能成為信息的發出者時,憑什麼你的内容能被看到?這套運作機制是怎麼運行的呢?

今天,我将繼續分析,在現在流量争奪環境下,有兩種不同的内容傳播途徑。

1.

第一種,是以公衆号為代表的社交關系鍊傳播。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微信的朋友圈網絡進行傳播。比如一篇好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你的微信好友覺得不錯,也進行轉發或在看,又帶進一步傳播,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帶來可觀的流量。

但這種傳播路徑現在其實沒那麼好使了。

在公衆号還在比較早期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媒體的價值,因此參與遊戲競争的人還很少,那時候随便一篇民科,或者“不轉不是中國人”之類的内容,都很容易出爆款。

随着大量競争者的湧入,自媒體行業也卷了起來,大量優質的内容開始湧現。

(注意這裡的“優質”,是以傳播力為标準,不隻是一般意義上的好文章,也包括提供強情緒價值、高傳播力的内容。)

随着行業的内卷,人們對于好内容的“阈值”,也越來越高了。

在競争沒那麼激烈的時候,可能80分的文章,就會有很多的轉發。但現在滿大街都是80分的文章,甚至85、90分的内容都到處都是。

那你可能要寫出95分以上的内容,才有可能有比較好的傳播效果。

随着人們阈值的提高,大家也不再輕易地進行轉發了,因此靠社交關系鍊傳播的效果,在現在也大打折扣。

目前做得比較好的自媒體大号,基本上都還是在吃行業增長時期存留下了的流量。

而你如果在自媒體平台打過工,就應該知道,現在公衆号的拉新已經變得很難了。

2.

那麼現在做自媒體還有哪些機會呢?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第二種流量獲取路徑,就是以抖音、視頻号為代表的算法推送模式。

什麼意思呢?

在微信上,你能看到一篇新的未曾訂閱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你的親朋好友的轉發、點贊、在看。

而在抖音、視頻号上,你能看到的陌生内容,是平台通過算法特征識别,為你推送的内容。

什麼意思呢?

平台會有一套算法,對于你發出的視頻進行特征識别,比如你的語音語調、遣詞用字、光線環境、背景音樂等等,然後根據這些特征,推送給可能會想看到這條内容的人。

而觀看者的數據,比如對于一條視頻的停留時長、點贊、收藏及留言互動情況,也會被算法收集,并且反饋到内容的推送上。

一句話說,在短視頻平台裡,算法是最大的分發渠道。

對于自媒體創業者來說,

好處是,你不需要社交關系鍊的累積,隻要你的内容足夠好,即便現在從0開始做,也可能會做出爆款。

而且算法往往比你更清楚你的喜好,通過算法匹配獲得的流量,往往也會更加精準。

但也有幾個壞處:

第一,你永遠無法掌握完全算法的推送邏輯。短視頻平台的推送算法,是基于AI神經網絡的自我學習,也就是說,随着反饋回來的數據不同,算法其實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即便你是平台的算法工程師,也無法準确掌握當下算法的運行模式,這意味着你無法通過迎合算法來準備内容。

第二,算法的特征識别匹配模式,對于每一條内容都是重新計算的。也就是說,你在抖音上積累的粉絲量,對于你新發的内容的流量影響,權重比例并不會太高。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抖音大号,平時流量都不錯,但是一旦接了廣告,說了一些迎合甲方但又不利于傳播的内容,流量就會慘的吓人。最後不得不通過買抖 ,把數據刷上去。

3.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公衆号的訂閱模式,方便用戶的留存,但其基于社交關系鍊的傳播模式,在現階段已經不利于拉新。

而抖音的算法特征匹配模式,可以幫助你拓展新的流量,但卻難以留存跟變現。

因此,我的建議是,公衆号跟短視頻兩邊都得做。把短視頻當成是流量的狩獵場,把公衆号作為流量的承載池。

什麼意思?

就是把短視頻當作是拉新的渠道,然後盡可能把流量引到公衆号來,方便日後的變現和商業化運作。

那麼你可能又會問了,既然前面說了,短視頻的算法是無法掌控的,那又如何做出高流量的内容,進行拉新呢?

算法的模式你無法完全掌握,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先了解算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算法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不斷地、盡可能精準地,推送你想看的内容,抓住你的注意力,讓你停不下來。

那為了這個目的,算法的進化就必須無限接近于對人性的理解。

所以我們不必去迎合當下的算法,而是可以直接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創作出我們人類可能會喜歡看的内容。

對于人性的分析和理解,我會繼續更新在《自媒體底層邏輯系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