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m,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它是速度和耐力的碰撞!很多剛開始跑步的人,會把它設成一個目标;資深的跑者,把它當成馬拉松的踏闆!當你能夠完美的跑下10km,那麼進階到半程和全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美國的“跑步教父”傑夫·蓋洛威就曾經說過,“如果你想嘗試馬拉松,就先學會怎麼跑出一個完美的10公裡吧。”
10km,能夠很好映射出你馬拉松的成績!所以,想要跑好全馬,就必須要練好10km!
10km,是一個初級跑者和高級跑者的分界點,你隻有完成了10km,才能夠往更遠的距離跑去。它是一個速度和耐力碰撞的距離,是跑馬的基礎!有些人用10km來練速度,有些人用10km來練耐力,當你能夠根據體能和配速完美地完成一個10公裡時,你才能成功的跑出一個完美的馬拉松!
10km要怎麼跑?10km是鍛煉你有氧能力的基礎!
很多人跑10km都是亂跑,要麼就是一梭子使勁沖,結果落得自己一身傷病;有些人則是一直慢悠悠的跑,始終無法讓自己的成績再進一步!
10km是一個鍛煉你有氧能力最好的距離!我們為什麼要練好自己的有氧能力呢?
有氧能力指長時間進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你的有氧能力,你才能跑得更快更遠!
要鍛煉好有氧能力,就可以采用MAF180訓練法!
MAF180訓練法是一種能提升心髒泵血能力、單位血液的攜氧能力以及運動中代謝脂肪供能的效率,可以顯著提升長跑成績的訓練方法!
這個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隻看心率,不看速度!訓練方法就是用180-我們的年齡,得出最大有氧心率的上限,然後再減掉10就是其下限!如果你傷病的話,可以再下調5個點!
就在這樣的心率下跑10km,或許剛開始跑,你的速度會很慢,但是時間長了,在同樣的心率下,你的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
這也是為啥同樣是10km,同樣的配速,老鳥跑得比你輕松!因為老鳥他們在同樣配速下,心率比你低很多,他們也就能夠用這樣的心率跑得更遠!
試想一下,你用5分配速跑個10km,心率達到了160,那麼整個馬拉松下來,你的心率必然會飙到170左右,想不崩都難!而通過MAF180訓練法,你現在用5分配速跑10km,心率隻有150,也就是說你還有很多餘力去跑完後面的路程!這也就能夠讓你創造出更好的成績!
10km是你提高速度,增大攝氧量的佳徑!
在提升了有氧基礎之後,速度訓練就要加上去了!速度訓練能夠有效的提高你的最大攝氧能力,讓你馬拉松PB變成現實!
以前看到個故事,在一次考試上,我通過努力終于考了98分,而學霸考了100分,我以為我和學霸的差距隻有2分,卻不知道學霸考100分是因為試卷隻有100分!
對于馬拉松也是一樣!
最大攝氧量反映了個體的心肺适應度,是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關于跑步成績的重要因素!
這時候間歇跑就發揮上作用了!間歇跑就是在你強力奔跑一段距離之後,休息固定時間,在機體尚未完全恢複就繼續下一輪訓練!
例如,今天你要跑10組90秒400米間歇!在熱身完之後來一段輕松跑,之後進入間歇正餐!在第一組的時候,90秒完成400米後,休息1分半,接着開始第二輪間歇!
間歇跑的強度非常的大,一周隻要一次就足夠了!
隻有熬得過間歇的苦,才能迎來馬拉松pb時的甜!
10km是鍛煉你速度耐力的良藥!
有了有氧基礎,最大攝氧量也提高了,接下去就是速度耐力了!練速度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配速跑,也就是傳說中的乳酸菌門檻跑!它表示你在有氧運動下能夠達到的最快速度,也就是最大有氧速度!
一般來說,每公裡速度比5km比賽速度慢歌15-20秒,比10km比賽速度慢個9-13秒,心率一般是達到最大有氧心率的80%-90%區間!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乳酸菌門檻跑速度,可以借鑒下一下表格:
10km不長也不短,如果你想要在馬拉松跑進400,或者330,又或者300,那麼必須要重視10km的鍛煉!10km雖短,卻能折射出你全馬的水準!
所以,先練好10km,再好好去享受馬拉松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