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在景區兜售紀念品的柬埔寨小男孩在網上火了。
這個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的14歲男孩,為了将紀念品成功推銷給各國遊客,在中文、日語、法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間自如切換……有遊客發現并拍攝視頻上傳社交媒體後,網友們稱贊男孩"語言天才",但争議聲也随之而來。
視頻中向遊客兜售紀念品的小男孩
對于未來,薩利克說:"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導遊,這也是我為何專注于提高我的中文、英文和泰語水平的原因。"
會說16種語言,還會唱改編的中國歌曲
小男孩名叫薩利克(Thuch Salik),家鄉在暹粒。身穿牛仔褲和一件印着星星圖案的白色襯衫,薩利克坐在金邊一處小公園的遊泳池旁。有路人不時将他認出,并請求合影。連遊泳池的救生員也試圖用多種外語和他交談,并告訴别人說,"這就是那個會說15種語言的男孩"。
會多種語言的14歲柬埔寨男孩薩利克 圖據新加坡亞洲新聞台
事實上,包括母語柬埔寨語在内,薩利克一共會說16種語言。
平常,薩利克在上午早課結束後他就會挎着籃子,在吳哥窟景點附近以多國語言向外來遊客兜售紀念品。來自馬來西亞的一位女遊客将他的一段視頻上傳社交媒體後,他娴熟的語言技巧,令衆多網友歎服。
視頻中,薩利克不斷推銷其紀念品,哪怕這位女遊客說已在别家買過,他也不放棄,仍對着她說,"五個兩美元,買一個啦,我唱歌給你聽。"說罷便唱起了中國歌曲《我們不一樣》,甚至還将歌詞做了改編:"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們在這裡,賣東西給你……"
上傳視頻的馬來西亞女遊客與薩利克 圖據《南華早報》
上周,薩利克第一次去了首都金邊,受邀在國家電視台的一檔節目中表演其語言才能。和媽媽及弟弟一起,這是一場忙碌但收獲頗多的旅程。他們拿到了護照,未來很有可能将首先前往中國,開啟第一趟出國之旅。
薩利克表示,這次走紅對他而言,實屬大大的意外,他當時并不知道那位女遊客在拍他。"我見她走進塔布隆寺,然後就跟着她。起初她用泰語和我說,她不想從小孩手裡買東西。我也用泰語回她,但她接着用中文說話,然後又用西班牙語、德語和英語。我還跟着她走,用了多種不同語言和她聊天。"
" 直到一名嘟嘟車司機告訴我,說我紅了,視頻在Facebook上瘋傳,我才知道她當時拍下了視頻。"薩利克說。
自學成才,願望是去北京上大學
事實上,在景區周邊兜售紀念品的小孩,能說幾種外語的大有人在,但薩利克無疑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而薩利克有此能力,據其稱是自學成才。平日裡,在學校可以學英語,放學後在景點周邊和遊客交談,他學會了漢語、俄語、越南語、韓語、日語、德語、泰語和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
因為中國遊客更多,所以薩利克更樂于學中文,并且常常在中國遊客面前唱中文歌曲。薩利克在接受新加坡亞洲新聞台采訪時說,對待說英語的遊客,策略也是一樣的,他喜歡唱上幾句Shape of You裡的歌詞。
走紅後,面對采訪提及未來時,這個小男孩腼腆地說,他的願望是長大後去中國的北京上大學。
此外,柬埔寨一位匿名商人已經提出,願出資供薩利克和弟弟在首都金邊上學,并助其家人搬至首都。這對飽受貧困之苦的一家人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薩利克(右)和媽媽及弟弟在首都金邊
薩利克的弟弟狄思亞,11歲的年紀,也有樣學樣,跟着哥哥學會了12種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我會問他們從哪來,以及其他簡單的問答。然後記住那些詞,有時我也會問哥哥某個詞的意思,或者問導遊。" 狄思亞說道。
走紅背後:家庭深陷财務黑洞,賣東西是不得已
薩利克的媽媽,今年35歲的瓦娜說,"我為他感到驕傲。在看到視頻前,我甚至不知道他會15種語言。他七八歲時,我送他去上私立的英語課,持續了不過一兩年,後來我再也負擔不起。"
雖然這樣的走紅可能轉瞬即逝,但這份幸運讓一家人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瓦娜說,他們一直在為兒子們努力奮鬥--希望他們能接受好的教育,未來能有良好的就業機會。
瓦娜和41歲的丈夫烏西以賣畫為生。10年前,一家人為了依靠旅遊業謀生搬到了暹粒。他們過去每天能掙到10美元,但現在,再也掙不到這麼多了。和許多以賣紀念品為生的柬埔寨人一樣,瓦娜說她的家庭負債累累,"我們買了塊地,蓋了棟房子,但現在越來越難掙到足夠的錢,有時連續幾周都掙不到一美元。"
瓦娜稱,他們累積欠下5萬美元的債務,因此不能再供兒子們去私立學校學語言。"有時我們不得不借高利貸。"為了給母親看病,以及将她送到泰國接受治療,一家人在财務的黑洞裡越陷越深。
" 到現在,我還欠3萬美元的高利貸,2萬美元的銀行貸款。銀行想讓我每月還款700美元,如果我不按時還款,他們就會提高利息……"
瓦娜稱,她其實并不想讓薩利克和狄思亞在放學後去幫她賣紀念品,她甯願孩子專注于學習,但她别無選擇。"我的孩子都很聰明,他們也有寬闊的胸懷。薩利克想幫忙,所以他上完早課下午就來賣紀念品,從10歲開始就這樣做了。"
薩利克、弟弟和媽媽每天都在景點附近售賣紀念品
" 薩利克的哥哥申亞很有繪畫天賦。他今年16歲,想成為一名建築師。但我們很窮,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實現他的夢想。"瓦娜說。
争議:遊客不該從這些孩子手中買東西
薩利克的故事也飽受争議。
上午參加早課,下午還要工作數個小時……連薩利克的媽媽也承認,家裡缺錢時,不得不讓他缺席學校的活動。事實上,和薩利克有着相似命運和背景的孩子,在柬埔寨十分常見。許多孩子,甚至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
兜售紀念品,幫家人賺錢在柬埔寨很常見
2014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一份研究發現,柬埔寨有接近400萬名年齡在5歲至17歲之間的兒童,其中19%的兒童"經濟活躍"(指的是從事相關的經濟活動)。幾年過去了,這一現象從統計數據上看沒有多大改變。此外據UNICEF估計,柬埔寨大約有8萬兒童失學。此外,還有不少童工出現在危險行業中,比如磚窯中制磚或在鹽井中采礦。
UNICEF柬埔寨分部保護兒童項目主任布魯斯·格朗特稱,在景點或大街上給孩子們錢會讓這樣的狀況變得更糟糕。
UNICEF的布魯斯呼籲遊客到柬埔寨時不要從小孩手裡買東西
" 我們的建議是不要給錢,不要從孩子那裡買東西。我知道這很難,但這才是正确的做法。"布魯斯稱,遊客應當隻從成人那買東西,給孩子鋼筆或書籍,或尋求社會組織為這些孩子提供适當的幫助。
" 柬埔寨的街頭有成千上萬的孩子,其中有許多是被迫乞讨。他們的工作就是開心地對着遊客微笑。他們的目标就是遊客,遊客感覺他們可憐就會給他們錢,但這些錢都不會到孩子手裡,而是落入背後指使者的腰包。"布魯斯稱,一個孩子掙得越多,他就越可能被強迫繼續工作,"你們做的事情,其實是讓那個孩子成為奴隸。"
柬埔寨獨立教師協會主席Rong Chhun也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說,像薩利克和狄思亞這樣年齡的孩子應當專注于學習。"但他們的家庭太過貧困,他們需要幫助還清債務。在部分國家,像薩利克這樣有天賦的孩子會被州政府選中,然後提供特殊教育經費,以進一步發展其才能。"
薩利克無疑是少有的幸運兒,他的人生前景也會更加光明--如果供他在好學校全職讀書的機會能夠開花結果的話。
"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導遊,這也是我為何專注于提高我的中文、英文和泰語水平的原因。"薩利克說。同時,這個被幸運眷顧的"語言天才"也希望,他的好運能降臨在其他同樣售賣紀念品的孩子身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