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艾滋病疾病常識

艾滋病疾病常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3 14:50:32

  艾滋病疾病常識(三)

  一、病因

  艾 滋 病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緻。 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分離出淋巴結病相關 病毒,LAV 1984年美國腫瘤研究所分離出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 Ⅲ型、HTLV-Ⅲ 現肯定LAV與HTLV-Ⅲ為HIV。

  HIV為RNA病毒,直徑100~140nm,包膜 蛋白gp120及gp41組成,HIV有結構基因 及 調 控 基 因 ,gag核心 蛋白, pol逆轉錄酶,env包膜蛋白, tat,rev等與複制有關。 1986年發現HIV-Ⅱ型 與HIV-Ⅰ有80% 血清交叉,20%陰性。

  艾滋病疾病常識

  二、傳染源及傳播途徑

  傳染源:患者,HIV攜帶者,其中血清 陽性的無症狀者傳染性最強。

  推薦閱讀:艾滋病治療流程圖

  傳播途徑有三個: 性傳播:同性、異性、雙性。 血及血制品:直接輸入、器官移植、人 工授精、共用針頭、共用器械。 母嬰傳播:宮内、分娩、哺乳。

  三、發病機制

  HIV選擇有CD4受體的細胞結合,主要為CD4T細胞 Gp120包膜蛋白結合CD4受體,在gp41透膜蛋白協 助下,HIV進入細胞,脫殼,在病毒逆轉錄酶作用 下,逆轉為DNA,在DNA酶作用下,在胞漿内低水 平複制,部分與宿主胞核整合成為前病毒,進入 潛伏期,經2~10年激活後, 複制RNA病毒及蛋 白,破壞CD4T細胞,引起CD4T細胞結構及功能損 害而緻病。

  HIV病毒還能破壞:

  單核巨噬細胞,與神經系統損害相關 CD8T細胞,喪失對HIV特異的細胞溶解作用 B淋巴細胞,體液免疫受損

  四、臨床表現

  急性感染期: 感染後3~4周出現。發熱、

  淋巴結腫大、咽炎、皮疹、肌關節痛、白 細胞及血小闆下降、腹瀉、頭痛、惡心、 肝脾腫大、鵝口瘡、神經症狀等,持續 2~3周,進入潛伏期。窗口期:從感染 HIV到形成抗體的時間平均為65天,95% 在感染後6個月轉陽。

  無症狀HIV感染: 僅少數患者淋巴結腫大, CD4及CD4/CD8比值正常, 但 HIV抗體陽性。此期多在7~ 10年,平均8個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