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44:55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議論文提綱寫作及分論點設置2)1

【接上回】四、分論點升格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王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每逢節假日,長輩們都會召集家族成員聚會,而小王對此不感興趣,經常借故缺席。長輩們很不高興,小王也很苦惱。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臨類似的情況,當地晚報《百姓家事》欄目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寫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欄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若寫信,統一以“一平”為寫信人,不得洩露個人信息。若投稿,請自拟标題。

如果作文時選取的角度是贊成小王參加家族成員會,可列出三條支撐理由:

(1)消除家族人口發展快、人口多而形成的陌生感,以增進情感;

(2)凝聚家族情懷與家族力量;

(3)集中解決家族間的重大問題。

這樣看似有三個維度,但細細推敲,這三個維度實際上是一個維度,即都是從家族會議本身所具備的功能上進行的分析,實屬同一個平面的同一維度,這樣說理就缺乏深度。事實上,我們應該知道,既然是大家族,就必須有大家族子民的義務與素養,需要傳承“大”的傳統性與獨特性。

于是,我們可以按如下方式改進支撐己方的三條理由:

1.從大家族本身的性質上看,大家族之所以大,大在包容、團結、友愛等優良家風,年輕人需要親身接受家風的熏陶。  

2.從家族會議本身的功能上看,因為大,家族人口發展快,人口多,參加會議可增進情感,凝聚家族情懷與家族力量。  

3.從客觀事實的複雜性上看,有一些重大複雜的家族問題必須當面協商解決。

這樣,支撐己方觀點的維度就由單一的“家族會議本身的功能”拓展到“大家族本身的性質”與“客觀事實的複雜性”等多維度的層面上了,這樣的說理相對飽滿。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議論文提綱寫作及分論點設置2)2

分析問題或比較說理的常見辨析角度

1.從曆史角度分析——從現實角度分析——從未來角度分析;

2.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3.從理論層面分析——從實踐層面分析;

4.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從文化的角度分析——從體制的角度分析;

5.從自身喜好上看——從社會實效性方面看——從美學導引上看;

6.從代表面比較—從稀缺度比較—從影響面比較。

考生面對一個作文試題時,可針對具體的人與事從上面列出的六個系列角度去展開思考,這樣就拓寬了說理思路,隻要這樣不斷訓練,就能提升多維度說理的水平。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議論文提綱寫作及分論點設置2)3

五、寫作訓練。

(一)以“中國精神”為話題,從不同的角度拟寫中心論點和分論點。1.并列式分解法

中心論點:中國精神是寶貴的财富

分論點1:中國精神是一種樂于奉獻的精神。

分論點2:中國精神是--種愛崗敬業的精神。

分論點3:中國精神是-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淩雲壯志。

注意要點:各分論點處于同等地位,不能重複,不能包含,也不能交叉。

2.對照式分解法:

中心論點: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

分論點1: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中華民族才能更具凝聚力,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分論點2:沒有中國精神,中華民族将會是一盤散沙,我們又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意要點:兩種看法為一正一反的關系,通過正反襯比突出其中一個方面的正确性。

3、層進式分解法

中心論點: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

分論點1:中國精神是一種樂于奉獻的愛國精神。

分論點2: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中華民族才能更具凝聚力,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分論點3:新時代我們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練就過硬的本領。

注意要點:文章各層次之間的是層層深入,前後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動。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拟寫提綱。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陳獨秀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曆史。 ——李大钊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魯迅

要求:綜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提綱示例1:

标題:舞動青春

中心論點:……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青春。青年者,當抖擻精神,舞動青春。

分論點①:青年者,當以敏銳活潑的生命,無畏挑戰,實現自我的人生的價值。(怎麼辦)

分論點②:青年者,當借“猶新鮮活潑之在身”的美好比喻,誠于奉獻,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怎麼辦)

分論點③:然而,……青年一代們,有些不僅不珍惜寶貴的青春,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反而是惰性散漫,玩物喪志。……(反面)

提綱示例2:

标題:時代青年當自強

中心論點:國之昌盛,在青年也。青年應……主動承擔起振興國家的大任。天行健,時代青年當自強。

分論點:①(時代青年,如日出之驕陽,朝氣勃發;如初春嫩枝,蓄勢待發;如将綻之花苞,一展即醉。……)時代青年,便是祖國明日之未來,是繪國家宏圖的能手,更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是什麼)

②時代青年,擁有過人的膽識,活躍的思維,為時代發展注入新活力。(為什麼)

③為此,時代青年應自強不息,擔起重任,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青年應努力汲取書籍的營養……青年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青年人要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怎麼辦)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議論文提綱寫作及分論點設置2)4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先拟寫提綱,然後完成整篇作文。

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今年9月“統編本”普通高中語文教材将在北京、上海等6個省(市)率先使用,到2022年前,全國各省市将陸續開始使用新教材。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介紹,教材精選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從諸子散文到曆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一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占全部選文總數(136篇/首)的49.3%。古詩文數量明顯增加。

對此,部分學生産生了疑惑:在現代化和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加大古詩文的學習比重真的有必要嗎?

請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曆或體會,給即将使用語文新教材的高一師弟師妹們寫一封公開信,解答此類疑惑。要求:自拟标題,自選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務分析】

本則作文題是典型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任務指令包括五個方面:

任務①:“自拟标題,自選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屬于常規任務,在此不贅述。

任務②:“請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曆或體會”,這個任務屬于情境設置,在書信交流中,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曆或體會,會有更強的代入感和交流意識。

任務③:寫給“即将使用語文新教材的高一師弟師妹們”,這是寫作對象方面的任務要求,閱讀對象為即将使用新教材的高一新生,作為師兄師姐說話語氣宜平等親切,不宜過分居高臨下、冷峻嚴苛。即提示考生在表達交流時,需要顧及對象是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年輕人,需要體貼學弟學妹的感受,要想激發學弟學妹更強的同理心,則需要在措辭及内容的選擇上尋找更多共鳴點。

任務④:“寫一封公開信”,這是體式上的任務,要求考生必須選擇書信,則必須符合書信的格式,諸如标題居中,稱呼頂格,落款居于右下角,時間居于署名的下一行,署名和時間的位置不能颠倒等等。

任務⑤:“解答此類疑惑”,這是本則材料的目标任務,即最核心的任務。要落實這個任務則必須結合材料中部分學生的疑惑“在現代化和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加大古詩文的學習比重真的有必要嗎”,而不是自說自話地泛談古詩文價值。

寫議論文開頭和分論點(議論文提綱寫作及分論點設置2)5

立論角度參考】

1.民族文化層面

(1)古詩文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古詩文的增加實質上是傳統文化含量的增加,這裡的傳統文化包括律法、信仰、道德、價值、禮儀、習俗等等。其中蘊藏着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脈,加大古詩文的學習比重有利于更好的弘揚傳統文化,認知本民族文化和優秀品質,吸取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能很好地增加我們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2)更多地接觸和了解古詩文可以修正我們對部分傳統文化以及它所承載的價值觀的誤解,破除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刻闆印象。如對“仁義道德”的污名和刻闆印象;“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并不否定追求物質,進行物質建設,他是正常的,有人味的。但也有超越性追求;禮教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的。孟子:從道不從君。

(3)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覺知文化無意識背後的文化根源(深層文化心理),才能審視,才能進行批判性思考,才能發現我們文化的合理性或局限性,才能判斷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意義價值,也即生命力。

(4)有利于增強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全球化時代,不同的文化之間呈交流和互通的态勢。對傳統文化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增加民族的文化自信。才不會輕易地否定自己,才不會自卑,才不會盲目擁抱他人的文化。才知道“我要到哪裡去?”越先進的國家,越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傳統;傳統保護得越好,對自己越有信心。

(5)年青一代多接觸古詩文才能更好地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才能去呈現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典章禮樂,才能告訴别人我不一樣。才能更好地彰顯中國氣度。

2.個人素養層面

(1)有利于語言的建構,“精選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本身就是語言學習的最佳範本,這些古詩文的語言居于文字金字塔的頂端,相較于其他文字表達形式更精粹,更有模仿品味學習借鑒的價值。

(2)有利于思維的提升,古詩文中有大量針砭時弊雄辯恣肆的文章,對于當下人人手持麥克風卻人雲亦雲泛濫的時代,能引導更多年輕人獨立思考慎思審辨。

(3)有利于審美的鑒賞,古詩文中大量怡情養性的篇章,能喚醒十六七歲的青年心中對美的萌動,對湖光山色日月星辰更細膩的賞鑒。現代化帶來生活節奏的加快、物質的無限豐裕和欲望的不斷膨脹,人們常常生活在倉促和繁雜之間。而包含着豐富情感和智慧的古詩文能讓我們獲得多樣的情感體驗和生命體悟,“它使你仍舊樸實地面對生老病死,它使你仍舊與春花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腳仍舊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樹幹,你的眼睛可以為一首古詩流淚”,它使你仍然保有對美對自然對生命的敏感。

(4)有利于體認自我,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才能認識我們自己。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從而從文化上産生身份認同感。才不會像一個孤兒,才不會像一片無根的浮萍。才能“決定什麼是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價值。”

(5)有利于人格的塑造,教材所選的古詩文不僅是曆代經典作品,更蘊含着作者的家國情懷、高尚情操等,有利于我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3.現實針對性層面

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年青一代親近外來的文化而對我們自己的文化卻不甚了了。

“亞洲的人民過西洋情人節但不知道Valentine是什麼;化妝遊行又不清楚Carnival的意義何在;吃火雞大餐不明白要對誰感恩;耶誕狂歡又沒有任何宗教的反思。”“節慶變成空洞的消費,而自己傳統中随着季節流轉或感恩或驅鬼或内省或祈福的充滿意義的節慶則又棄之不顧。”我們熟知“同理心”這樣新鮮的外來名詞,卻不知道“仁”的概念裡正蘊含着相同的精神内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仁”的核心就是要以己之心體貼他人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