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Nokia 諾基亞( NYSE : NOK )成立于 1865 年,是一家主要從事移動通信設備生産和相關服務的跨國公司,全職雇員超 10 萬人,總部位于芬蘭埃斯波。早期以伐木、造紙為主業,逐步向膠鞋、輪胎、電纜等領域擴展,後發展成為一家手機制造商,以通信基礎業務和先進技術研發及授權為主,未來将發展 Here 地圖服務、解決方案與網絡( NSN )和領先科技三大支柱業務。曾經是手機市場龍頭,于 2000 年輝煌時期市值近 2500 億美元,市值僅次于麥當勞及可口可樂, 2012 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被三星超越,結束了長達 14 年的市場霸主地位。截止 2019 年 7 月,股價為 5 美元,總市值 300 多億美元,世界 500 強排名第 466 位。
二、發展曆程
■ 1865年,采礦工程師弗雷德裡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蘭坦佩雷鎮的一條河邊建立了一家木漿工廠,工廠位于芬蘭和俄羅斯帝國的交界處,并以當地的樹木作為原材料生産木漿和紙闆。
■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鎮西邊15公裡處的諾基亞河(Nokianvirta River)邊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廠:橡膠加工廠,該工廠除了生産皮靴和輪胎外,還生産工業用橡膠制品。
■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奧·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幫助下,将兩家工廠合并為一家工廠,并且将其轉變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為首任諾基亞管理者,随後兩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為“諾基亞”。該公司此後一直保留“諾基亞” 這一名稱。
■ 1902年,增加了一個電纜部門,最終發展成為了後來的諾基亞公司。
■ 1960年,建立電子部,并專注于電信系統方面的工作。電子部當時已在研究無線電傳輸問題,從而奠定了後來諾基亞集團電信的基礎。
■ 1967年,成為一家芬蘭國内跨産業的大型公司,其産業涉及造紙、化工、橡膠、電纜、制藥、天然氣、石油、軍事等多個領域。
■ 1982年,生産了第一台北歐移動電話網移動電話Senator,随後開發Talkman。
■ 1985年,為了生産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級移動電話系統)模拟機,與該公司在韓國建立了一個聯合生産工廠。
■ 20世紀90年代中期,因涉及産業過多而瀕臨破産,而當時的諾基亞總裁以及高層果斷地将其他所有産業舍棄,并拆分了傳統産業,隻保留下諾基亞電子部門,将其他所有傳統産業出售,諾基亞集團開始兩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諾基亞作出了自己曆史上最重要的戰略抉擇。
■ 1995年,整體手機銷量和訂單劇增,公司利潤大增。
■ 2003年,諾基亞1100在全球已累計銷售2億台。
■ 2009年,手機發貨量約4.318億部。
■ 2010年第二季度,在移動終端市場的份額約為35.0%,領先當時其他手機市場占有率20.6%。
■ 2011年2月,放棄經營多年的Symbian系統,轉而投入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
■ 2013年9月3日,微軟宣布将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制造、設備和服務業務、Lumia、Asha品牌以及10年期的非獨占專利許可證。諾基亞仍保有網絡與服務業務諾基亞通信、Here地圖團隊、諾基亞品牌、專利(負責技術開發與授權的諾基亞高端技術)。
■ 2014年4月25日,宣布完成向微軟出售設備和服務業務。
■ 2014年10月22日,微軟正式宣布将諾基亞手機品牌改為“Microsoft Lumia”,諾基亞手機品牌正式走入曆史。
■ 2014年11月,執行長拉吉夫·蘇瑞(英語:Rajeev Suri)表示,諾基亞不會再制造手機。
■ 2014年11月18日,發布使用安卓的諾基亞N1平闆電腦。這是諾基亞在出售面向消費市場的手機業務後的第一款消費級智能設備。
■ 2015年7月21日,德國三大汽車廠商:寶馬(BMW)、奧迪(Audi)、戴姆勒(Daimler)聯合以28億歐元(31億美元)收購諾基亞 Here 地圖,諾基亞将從這樁交易獲得略高于25億歐元的資金,這些買主也将承接近3億歐元的Here債務。這三家德國車商表示,預期2016年第1季完成交易,将各自持有Here業務的相同股份,Here部門将維持獨立,不會幹涉其營運。當地時間2015年12月4日,諾基亞已撤資Here,Here成為三家汽車廠商獨立運營的地圖品牌。此前百度、Uber 都曾參與 Here 地圖的競争。
■ 2015年8月28日,與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有意成立新合資公司,将諾基亞中國的電信設備業務與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并入新合資公司,諾基亞将持有新合資公司50% 1的股權。
■ 2016年1月4日,宣布成功實施156億歐元公開換股交易,取得對法國對手阿爾卡特朗訊79%的控股權,兩家公司将于2016年1月14日合并。對阿朗的收購,将強化諾基亞在電信設備市場的地位,使其更好地與愛立信、華為競争。
■ 2016年4月27日,以1.7億歐元(約合 1.91 億美元)收購法國健康和可穿戴設備廠商Withings,并更名Nokia Health,于2018年6月,出售Nokia Health部門。
■ 2016年5月18日,微軟确認以3.5億美元的交易價格将諾基亞功能機業務出售給HMD公司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富智康将接管擁有諾基亞功能機品牌授權,包括諾基亞功能機軟件,相關客戶服務和供應鍊協議合同;諾基亞則宣布将向芬蘭公司HMD Global Oy授予全球獨家專利使用權,允許後者在10年内生産諾基亞品牌Android手機和平闆電腦。
■ 2018年7月,與中國移動簽署了價值10億歐元(約合人民币77.74億元)的框架協議。此舉也被看作是雙方在AI和5G方面有更深入合作,此外,Nokia也會在中國移動5G網絡的部署過程中給予硬件及管理方面的建議。
■ 2018年09月,公布了5G标準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率:每部設備3歐元。
三、主要創始人介紹
弗雷德裡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
弗雷德裡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1838年10月28日-1916年4月8日,享年77歲)出生在芬蘭大公國哈圖拉的一個普通的家庭,是芬蘭一名采礦工程師,也是著名的諾基亞創始人。其父是芬蘭的礦業委員會的一名公務員,受其父的影響,一直到上大學的時候,仍然認為自己的目标是成為礦業委員會的公務員,在大學期間他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與采礦相關的專業,并且繼續深造,讀了研究生,在讀研期間,取得了芬蘭參議院政府的獎學金,承擔了進一步研究基本的金屬采礦的項目,主要的研究地區是德國的弗萊貝格,也正是這個德國城市,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從弗萊貝格歸來的途中,穿過哈茨山脈時,他參觀了一個木漿的磨坊,向他展示了一種新的技術,從木材中生産造紙原材料,該工藝和設備開發的紙張使用的植物已經達到了可以進行商業化的程度,這家磨坊的主人Heinrich Voelter與他一見如故,兩人暢談許久。
艾德斯坦意識到,芬蘭擁有森林資源,可以提供原料的供應,同時芬蘭的樹林中存在着很多的急流和瀑布,可以為磨坊提供動力和支持,他意識到這對芬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創新,當他一回到芬蘭,就着手開始做這件事情,他邀請Voelter作為機器的設計師,并且在1865年5月12日得到了參議院的經營許可證,諾基亞的前身正式的成立了。
四、圖片/視頻資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