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她性早熟,例假來了
見過性早熟兒童,可是你見過6歲女孩來月經嗎?
昨天,在兒童醫院,就有這樣的一個病例。
該院醫生陳瑞敏透露,像小女孩這樣因為疾病導緻的性早熟,人數不少,門診上甚至遇到過三四歲就來月經的個案。
聽過拼車的,沒聽過拼針的
昨天早上7點,許女士帶着8歲女兒到兒童醫院挂号治療性早熟,打完針已近中午1點鐘。許女士女兒打的這種針,是一部分真性性早熟孩子唯一的治療方式,每個月注射一次,至少堅持兩年。
因為孩子們體重不同,針劑的注射量也常常不是一整支。而一支藥一千九百多的價格,讓不少家長選擇“拼針”。“比如我要用掉一支半,你也需要一支半,我們就可以合用三支藥。”
該院生長發育中心主任說,雖然需要注射治療的孩子比例很低,但也一直維持在一百多名左右,所以才有條件“拼針”。
見過性早熟的,沒見過早熟成這樣的
在生長發育中心,許女士還見到了一個比她女兒病情更嚴重的小女孩:剛上幼兒園的6歲孩子,已經來月經三個月了!
通過聊天才知道,這小女孩來自外地農村,半年前胸部就開始發育,家長還以為是長胖了。3個月前,小女孩下身少量出血,媽媽以為孩子貪玩磕破了。一連三個月都如此,這才感覺不正常,帶女兒來醫院。
“最遲也應該第一次來月經前就要就診。”主治醫生表示,現在,孩子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未來身高很可能無法超過一米四。
主任說,這孩子是因為一種McCune-Albright綜合症的疾病導緻的性早熟。因為疾病導緻性早熟的孩子,三四歲來月經的也遇到過。雖然這類孩子人數也不少,但在因為發育問題前來就診的患者中隻占到一小部分。
“我們生長發育中心至少五分之二的門診量都是關于發育提前的問題。”中心的資料顯示,兒童醫院從1998年開始性早熟方面的治療,但直到2002年成立生長發育中心之前,就診人數都很零散。從2002年開始比較規範統計病例之後算起,大概接診三千五百例患者,而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醫生支招:
如何判斷孩子性早熟
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男孩9歲前出現睾丸發育就是性早熟
怎麼分辨孩子是正常發育還是性早熟帶來的提早發育,這讓不少家長覺得難以掌握。
“家長自己不用費勁分辨真性性早熟還是假性性早熟。”陳瑞敏主任很簡單明了地告訴家長一個準則——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男孩9歲前出現睾丸發育,或者是這兩個年齡之前個頭猛竄,就叫做性早熟。
至于女孩月經初潮、男孩出現喉結,都是在其後才會出現的性征。家長應該在發現孩子乳房或者睾丸發育的時候,及時就診,剩下的事交給醫生。
陳瑞敏主任還提醒家長,到生長發育專科就診非常重要。像許女士那樣,向平時給孩子看病的醫生咨詢,或者到兒童保健類科室就診,就無法保證檢查的準确性。
如何避免性早熟
雖說有一部分性早熟是因為某些疾病引起,比如卵巢疾病或者腦部腫瘤。但陳瑞敏主任還是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為性早熟求醫的孩子,很多家裡都挺富裕。而看矮小症的孩子,出生在貧困家庭的機率較大。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性早熟是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而避免或改善。
避免肥胖——但國際學術界已經有一個共識,過度營養确實會促使發育提前。美國密歇根大學莫特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一些3歲時就比同齡人胖的女孩,如果在此後3年内體重持續增加,她們會出現性早熟症狀,比如9歲前乳房就可能開始發育。炸雞等高熱量食物,加上沉湎于電視和網絡減少戶外活動,這些都是城市孩子肥胖的原因。
少用藥材入湯——特别是南方家庭,有用各種草藥煲湯的習慣。什麼黨參、黃芪、當歸等等,都是靓湯不可或缺的材料。但是這些形形色色的藥材,難免含有類似激素樣的物質,孩子從小和大人共喝一鍋湯,日積月累也會産生一定影響。
不随意用補品——說起來似乎是個常識。但陳瑞敏主任還是經常見到一些很有錢的家庭,說自己孩子身體弱,就給他吃參、花粉、蠶蛹、冬蟲夏草、雪蛤、蜂王漿等等含激素樣物質的補品。
選購食物要小心——雖然醫生無法得到确切的信息,但是一些農副産品含有激素樣物質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此家長在選購食物的時候,仍然需要多加小心。
減少成年影視影響——不少家長看到孩子模仿言情影視劇,都會覺得童言無忌,感到好玩。雖然醫學界對“成人影視是否直接造成兒童性早熟”還沒明确定論,但影視刺激也會促使大腦中性腺激素分泌失衡。因此專家還是提醒家長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
睡覺時不要開燈——睡覺時開燈是否也會引發性早熟雖然還沒得到證實,但黑暗和光照條件下,激素分泌水平确實有所不同。因此,從孩子小時候就養成關燈睡覺的習慣,不當夜貓子,也是很有必要的防患手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