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刷到《城南舊事》這部老電影的經典片段:“你是來拉屎的吧?”,天真可愛的小主角令人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城南舊事》,依稀記得初中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出自它。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抱着對過去的懷念,我重新翻開這本台灣作家林海音根據自身經曆創作的短篇小說,書的結尾正是那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書還未讀完,眼眶卻已微微發酸,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結合書中主角“林英子”的成長經曆,和自己二十幾年來的人生曆程,我開始明白:
“長大就是不斷失去和逐漸接受現實的過程”。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01
第一次面對殘酷的離别,誰都不願接受
上世紀20年代初,年幼的英子随父母搬到北京城南的一條胡同裡。在這裡,英子結識了最好的玩伴——妞兒。
妞兒是撿來的孩子,經常被養父要求“吊嗓子”,不許出去玩,甚至被打。
英子喜歡她,也心疼她,常常與偷溜出來的妞兒一起在西廂房養小油雞,玩踢制錢。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與此同時,英子因為好奇心接觸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大人們都覺得秀貞是瘋子,但英子卻覺得秀貞溫柔美麗,隻是活在另一個世界裡。
在接觸的過程中,英子慢慢地知道了秀貞“瘋癫”的原因:早年愛上了一個窮學生思康,後來懷了小桂子。
沒想到思康一去不回,剛生下來的小桂子也被秀貞的父母扔了。
秀貞接受不了打擊,經常糊塗,嘴裡念叨着小桂子和思康,給小桂子做了很多衣服,等着思康回來。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英子去找秀貞說話時,常被當成小桂子的朋友來照顧,并被囑咐道:“你要是看見小桂子就帶她回來”。
英子牢牢地記住了記住秀貞的囑咐和小桂子的特征——“脖子後頭中間有指頭大一塊青記”。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英子在發燒犯糊塗時無意間看到了妞兒脖子後的胎記,确認了妞兒是秀貞父母丢在齊化門城根地下的孩子。
她謹記對秀貞的承諾,将妞兒悄悄帶去秀貞處,幫她們母女團圓。
但英子沒想到,一場悲劇就此發生。
秀貞找回孩子後激動不已,當即收拾行囊帶着妞兒沖向火車站,要去找天津找思康,卻與妞兒在雨夜中被火車撞死,十分凄慘!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英子追不上秀貞和妞兒,昏倒時被父母送到了醫院,昏昏迷迷了十天才清醒過來。
但醒來的英子卻覺得忘了什麼人什麼事,她不願意說話,也記不清那一夜發生的事。
第一次失去最重要的玩伴和朋友,是英子心裡永遠的傷疤。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小小的英子潛意識地模糊這段記憶,因為她不願意接受這個殘酷的離别。那是她内心對“失去”的第一次反抗,即使改變不了什麼。
02
對于某些親人的離開,我們不自覺抗拒
宋媽是英子搬到北京後就一直陪伴在英子身邊的奶媽,每天給英子洗衣做飯、紮小辮;帶英子去騾馬市大街玩,給她買最愛吃的八珍梅。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對于英子而言,宋媽像是家裡的親人,給了她與弟弟妹妹如母親般的愛;對于宋媽口中常念叨着的兒子“小栓子”和女兒“丫頭子”,英子也經常期待他們的到來。
那時候的英子,覺得宋媽會永遠和他們在一起,像家人一樣。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但一位遠親對兒女支支吾吾的态度,讓宋媽十分擔憂“小栓子”和“丫頭子”的現狀:“打今年個一開年,我心裡就老不順序,做了好幾回夢啦!”
很快宋媽内心的不安得到了證實,無能的丈夫黃闆兒牙告訴宋媽:小栓子在兩年前已經死了,是掉到了河裡淹死的......而丫頭子在離開宋媽時還沒未出北京就被“賣”給了一對趕馬車的夫婦......
宋媽覺得天塌了。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英子跟着宋媽去哈德門找丫頭子,卻無功而返。
宋媽半個月跑遍了北京城的馬車行,也沒有一點點丫頭子的音訊,整個人失去了精神支柱。面對這些,年幼的英子不知道該怎麼辦。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在黃闆兒牙又騎着驢來找宋媽要錢時,英子的媽媽勸宋媽:“你跟他回去吧,明年生了兒子再回到這兒來。是兒不死,是财不散,小栓子和丫頭子,活該命裡都不歸你,你有什麼辦法!你不能打這兒起就不生養了!”
就這樣,在一個雪後的清晨,宋媽坐在丈夫的毛驢上漸行漸遠,離開了英子她們.......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宋媽的離開,讓英子的心空了一塊。
她曾向媽媽确認:“宋媽回去還來不來了?”在得到肯定答複後,她仍然不安心。
她始終堅信,許是明天冬天,許是更久之後,宋媽一定會回來。雖然英子沒意識到,這樣的想法是她對失去再一次的反抗。
03
總有一天,我們會接受不斷失去的現實
時光匆匆,轉眼間英子迎來了小學畢業典禮,将代表全體同學上台領畢業證書,并且緻謝詞。
六年前,英子與爸爸一同參加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叮囑英子要好好用功,将來也要代表同學領證書,緻謝詞。
英子做到了,但爸爸病倒了,住在醫院裡,喉嚨腫脹,聲音低啞,卧床不起。
英子央求爸爸去參加她的畢業禮:“那麼爸不也可以硬着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爸爸有心無力,隻能把臉轉向牆面,看手上的指甲。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畢業禮這天,媽媽給英子别上了爸爸種的粉紅色夾竹桃,說道:“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着她,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
英子在台下想到生平挨爸爸的第一頓打,是因為自己下大雨不想上學;第一次獨自去銀行寄錢,是爸爸對自己膽量的曆練......
想到愛花的爸爸今年秋天還會擺滿院的菊花嗎?想到爸爸的病幾時能好?想到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何是紅腫的?想到很多很多......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拿到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英子腦裡隻有一個念頭: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她隐隐地擔心趕不上什麼重要的事情!
靜悄悄的家裡,爸爸的夾竹桃散落着,石榴樹上沒長成的果子也掉下來了。年幼的弟弟妹妹依然無憂無慮地玩耍。
廚子老高帶來壞消息:“大小姐,别說什麼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這一刻,英子明白她永遠失去了爸爸,她是弟弟妹妹裡最大的,是小小的大人了。
看着院子裡垂落的夾竹桃,英子默念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面對爸爸的離開,這一次英子沒有逃避現實,沒有反複地确認,而是異常冷靜。
因為英子内心已經明白爸爸永遠離去的現實,也被迫接受了這份“長大”帶來的苦。
在爸爸庇護下無憂無慮的童年,也在這一刻,離英子而去......
圖片出自電影《城南舊事》
英子(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失去玩伴、朋友、親人,還有一去不返的童年。
每一次失去都充滿哀傷和無奈,正如文中的“骊歌”所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情千裡,酒一杯,聲聲喋喋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初一時學到“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并不理解英子那種長大的無奈,小升中的喜悅也沖淡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哀愁。
随着年紀增長,逐漸與天真無邪作别,直至今天體會“英子”感懷别離的憂傷,已經是十幾年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