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鮑亞飛
經常有人問我:浙江很有意思的地方有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幽靜深遠的地方在哪裡?一個,隻說一個。
我大多會說孤山、葛嶺、九溪,再或者古會稽、千島湖,其實心裡還有一個地方,很少說,怕被人知道而擾了清幽——
這裡我常去,一般都是一個人,抱一壺茶,走一段路,住一個夜,就能安一次心。
真正下決心要去更完整地了解它是在2018年3月,現在還留着日記:3月16日晚8點從杭州出發,夜宿山腳一民宿;17日早出發到茅草山,十個小時;18日又從茅草山穿越到東天目,大概是9個小時;待到19日從主峰下到景區,已是沒了人形。
好在,困難更加能讓人有記憶。我幾乎記住了每一個路過的山峰:大仙頂、桐坑崗、千畝峰、藥王峰、龍王山、仙人頂。
這些山,加在一起,大體就可以說一個名字:天目山。
一
天目山,其實不隻一座山;當然,天目山,原本也不叫天目山,最先它有一個充滿神話故事色彩的名字——“浮玉之山(浮玉山)”。
中國的神話故事離不開一本書:《山海經》。據說它成書于先秦時期,并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内,由不同的喜歡講故事寫故事的人一同編撰。這本書一直被我認為隻是道聽途說外加信口胡謅,諸神異獸以及古怪奇國的故事集合,于是從來都沒有好好地去讀。以至于,書中提及“苕水出其陰,北流注于具區”時,本能地就忽略了。
多少年後,我才知道青少年的誤解是多麼可笑——有一個經過學者考據過的數字,《山海經》裡總共提到了500座大山,這些山大多都在現實中存在。其中有一座山被描繪成“金玉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
對稍有文化的杭州人來說,知道幾十年前考古隊發現了轟動世界的良渚文化遺址。遺址大緻位于杭州的良渚、瓶窯等鎮,這是一個上古的玉器王國。而天目山餘脈正貫穿其中,結局于餘杭徑山。
另一個時間數據更加“巧合”:良渚出土的玉人和玉琮,距今約在5300年到6000多年之間,這段時期正好跟《山海經》講述的上古時代在時間上吻合……
猛地,浮玉之山、金玉山、天目山、良渚玉器反複交疊地和青少年的臆想,以及《山海經》的亦幻亦真湧成一體,把人震驚、心無一物。
(劉柏良 攝)
二
心無一物、隻念天目的或許還有一個人:陶淵明。
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
薔薇葉已抽,秋蘭氣當馥。
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
寫詩的時候大概是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時任鎮軍王蘊的參軍。當然,他詩中的“天目”,放到現在應當是“東天目”。
“天目山”的叫法始于戰國末期,山名來源于“(山)有兩目,左目高三千丈、右目高2500丈……”北魏《水經注》、唐代《慧琳傳》依然沿襲這一說法,隻提到“左右兩目”,或者“天目西峰”;唐《元和郡縣志》:“(天目山)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右相稱,名曰天目”;一直到五代《吳越王錢镠記》,“東西天目山”的說法才被文字固化:“東西天目得非抗蒼崖于穹昊……”
這樣看來,天目山有東西細分實在是以山上左右兩側的兩個池為基點的。古人以東為右,以西為左,并依兩山對峙之勢,以兩條山脊為引,把偌大的一座天目山大體劃分為了東西兩座:
靠仙人頂(1506米)這一側的從此變成了“西天目山”,靠大仙頂(1479米)這一側的就是“東天目山”。西天目凝雲孕氣漫浸而來,萃于錢塘;東天目之脈,萃于餘杭,結局于徑山。
這兩座山,以及山間清湖,被人們傾注了最美麗的傳說,好像下決心讓她們汲獲人世間的至美。說她們原本就是雙生姐妹,一個用清純淨化海王,另一個以内秀安撫山神。但,傳說歸傳說,她們隻是山峰,一座留下滿山的樹林和精靈;另一座留了足夠多的道佛境地。她們隻是以自然之力貢獻給人們以青山、清水和帶着草香的空氣。
常規意義上的天目山景區指的是西天目山,它是1986年才獲批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所以,如果現在再去天目山,不需要尋得什麼詞彙,隻要安安靜靜:讓山影在眼前移着,讓水聲在耳邊流着,讓霧浮在身上圍着。圍着圍着,然後慢慢就沁入到了心裡——濕着、滋潤着。千萬别從這種氣氛裡出來,更不要去想把每一座山峰都區别清晰,因為太清醒的人都不會真正知道天目山。
畢竟,留一個甯靜給天目山,陶淵明已經去遠了。
三
有南北天目山,也是這後來才有的事情了。
特地說這個話題,其實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了現在有這種叫法,如果隻說“東西”而抛開“南北”可能會不太尊重;二則是因為天目山本就是一個大山系,是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地位矗在那裡,也就不能太偏頗,否則就有厚此薄彼的嫌疑。再說了,因為一脈相續,南北天目也就同樣承襲了天目山的大家閨秀氣質,有一些值得記住的地方。
南天目山,自然在東西天目山的南面。這裡有一座山體不高(669米),卻靈秀古峻的“荒天坪(又稱越王坪)”。我查過一些史料,古代浙東沿海曾受海浸災難,一些難民西遷入山,是為吳越後人——這樣看,南天目山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庇佑了這一方的人脈。
北天目山大體在湖州安吉地域,當地人喜歡叫它“靈峰”。上面有座靈峰寺,始建于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号“靈峰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也有一些史料可以證實,這座靈峰院還和生于臨安、歸息臨安的吳越王錢镠有關系——當時他曾興遊靈峰,念山之美,回杭後賜“靈峰長興”匾額;宋英宗在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為“百福講寺”,賜玉玺一方。
很可惜,我曾多次到過南北天目,但沒能通過現住民找到宋元族譜。更為可惜的是錢王題字和皇帝賜玺,已經茫然不知所蹤的它們,不僅有很多人聽聞過,甚至還有人言之鑿鑿于某年某月某天親見過……
好在,一座山的靈魂不隻這些物件,否則我會哭得遍體鱗傷。
(劉柏良 攝)
四
天目山的靈魂,我想,在于它自古至今的綿延不絕的力量:她用一種不可置疑的态度由西南向東北劃分了水系,明晰了地界,壯闊了錢塘,營養了浙皖水土。
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
海門更點巽峰起,五百年間出帝王。
天目山自古就被認為堪輿寶地,生紫氣現龍脈合乾坤。明代郡守楊孟瑛看來也很贊同東晉郭璞的這首詩。依《西湖遊覽志》記載,他曾說:“杭州地脈,發自天目,群山飛翥,駐于錢塘。江湖夾挹之間,山停水聚,元氣融結……鐘靈锍秀于其中。”
還有一位名叫李思聰的道士出過一本書,其他的内容尚且不論,但他在1000年前就看到了天目山的分水嶺情勢:“右界水自嚴州廬流入錢塘江,左界水自餘杭西溪,一部分流入官河,一部分則注入太湖。”
……
一座山,地跨兩省:皖東之依、浙西之靠;水分三系:入錢塘、傾太湖、潤萬戶;山俱四面:東踞杭州、南伸腹地、西犄安徽、北望具區。
和其它山一樣,它構成了浙江的脊骨;和其它山又不一樣:站高了看,它是第三十四洞天,是西湖諸山之宗;拉遠了丈量,它是結穴1100年錢塘、經曆十一萬九千六百裡不朽地理正宗和人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