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并且呈上升趨勢。我國大學生多數處于青年中期(18-24歲)這一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個體的生理發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備了成年人的體格及種種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對大學生而言,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說: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關鍵期。
這一年齡段心理特征:
1、大腦神經系統迅速發展,腦功能基本健全,易出現腦疲勞;
2、出現性意識萌芽,逐漸出現性意識、性欲望以及性沖動;
3、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使得身心發育不平衡;
4、自我意識由一體分化為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出現多方面的自我意識矛盾;
5、逐漸形成獨特的個性以及行為方式;
6、情緒活躍,具有感染力,容易動感情,但情緒發展易沖動失衡,有了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7、 個體認知能力發生質的變化,從具體運算階段發展到了形勢運算階段,能想象真實的以及假設的事件,并演繹歸納出關于他周圍世界的原則。
因此,在大學期間,大學生經常會遇到諸如情緒、壓力、人際交往等導緻的心理問題。
一、情緒
在心理學中,情緒是指與生理性需要滿足相聯系的較初級的心理體驗。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映。情緒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重要地位,它對人的行為、意志、思維等均有很大影響。
情緒上的矛盾是大學生心理矛盾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從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與抑制尚不平衡,往往興奮占有優勢。從心理角度看,進入大學後,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等等引起很多心理矛盾,而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和認識水平又沒有達到能夠真正獨立地、正确地調節自身行為的程度,這就出現了他們獨立支配自己行為的強烈要求與行為結果相悖的情況,從而産生内心痛苦和不安。從社會角度看,經濟轉型和教育轉軌,對大學生的情緒有很大影響。在多種社會價值取向面前,大學生會對自己以往的價值觀産生懷疑,從而導緻迷茫和消沉。加上青春期情緒豐富而不穩定的特點,因而,各種矛盾沖突都可能在情緒矛盾中得到淋漓盡緻的反映
二、壓力
人活着就會感受到壓力。沒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喜歡與否,壓力每天都會陪伴着你。你對生活中的人與事不斷地作着反應。壓力研究的鼻祖漢斯.賽葉醫生将有害的壓力和有益的壓力作了十分重要的區分。有害的壓力使人感到無助、灰心、失望,而且它還能引起身體和心理上的損害。賽葉醫生稱其為“不良壓力”。其他種類的壓力則是有益的,它能夠給人以成功感或振奮感。這些使人愉快的并能有效地幫助人們生活的壓力,賽葉醫生稱其為“良性壓力。”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亦會遇到來自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壓力。
(一)學習壓力
大學校園曾經流行的“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口頭禅,在今天的大學生中已逐漸銷聲匿迹。近期一份對上海高校部分大學生心理狀态的調研顯示,學習成績已成為影響大學生情緒波動的第一因素,大學生在學業上更具進取心。
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大,有9.6%的學生表示有厭學心态,但大多數人仍能積極應對。考級考證、選修第二專業、在校外接受課外輔導和培訓等情況在大學生中相當普遍,調查中有88.3%的學生表示會參與這些活動,另有11.7%的學生認為證書并不代表相應的能力,自己将不會投身這類活動。在就業心理方面,由于就業市場競争加劇,大學生感覺就業壓力較大,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先就業後擇業。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論壇) 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态下,極可能導緻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二)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社會競争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畢業時的就業狀況和入學時天之驕子的心理預期差距太大。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裡衆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随之産生。
三、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指人與人之間一切直接或間接的相互作用,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聯系。是通過交往形成的心理關系。
美國卡内基工業大學對個案記錄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15%,其餘的85%取決于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人際交往對大學生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複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并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标準。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的。“踏着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裡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訴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反映了現代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随波逐流。 不少大學生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拟世界裡尋找心理滿足。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瘾,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拟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産生隔閡,不願與人面對面交往。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會産生這樣那樣的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着人際關系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産生心理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