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自我、性開放、霸道、缺少責任感,是人們對80後的普遍印象,這在《奮鬥》中同樣有所體現,比如為獲得北京身份,露露可以狠心甩掉男友投向男友哥兒們的懷抱,比如楊曉芸、向南“轟動式”的結婚離婚再複婚,比如陸濤得知從未謀面的富爸爸回國時,不屑地撂上一句“見面就算了,讓他把遺産打我卡裡吧”。所有這些,全都毫不留情面地點到了80後的軟肋。
但是,80後絕不隻是缺點纏身,尤其在編劇石康、導演趙寶剛眼中,他們富有激情,渴望獨立,擁有夢想,也懂得自我解嘲,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問自己:什麼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在記者分别對50後的導演趙寶剛、60後的作家石康和楊葵以及80後的花兒樂隊和李紅樓的采訪中發現,幾代人關于“80後”的觀點不再像以往一樣針鋒相對。
年齡優勢:我年輕我怕誰?
劇中經常挂在年輕人嘴邊的台詞是“我這麼年輕我怕誰啊?”——年輕是80後的資本嗎?
趙寶剛:這倒不是,這是一個誘惑的時代,欲望的時代,實際上對個人發展沒好處,所以,我們講的是在奮鬥過程中把自己的位置擺正,不要有過多的欲望。
石康:我覺得“把年輕當成資本”是特别庸俗的想法,人生不是一個投資獲利的過程,“我年輕我怕誰”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是說他對自己的未來有自信,他心目中懷有希望和夢想,而且這些希望和夢想和别人不一樣,不是一個社會就隻有一個希望和一個夢想,它是各式各樣的。
它隻是表現了他們樂觀的态度,不管他們過得有多慘,他們都相信明天會更好,這才是他們的集體精神。
楊葵:年輕肯定是資本,但我感覺80後更焦慮,因為70、60後的未來是可以預見的,軌道單一,但80後的人生選擇多了,焦慮到不知選什麼才好。
李紅樓:其實80後沒什麼年齡優勢,因為70後也曾有和我們同樣年輕張狂的歲月,隻不過我們成長的環境和經曆更具特殊性,80後經曆的社會形态和變化跨度更大。
自我認知:以自我為中心,表面成熟内心幼稚
劇中大款的女兒米萊對很多事不在乎,如遇難關,便靠使小聰明或小性子糊弄自己和别人,代表台詞“是不是我這麼光芒四射,才晃得你胡說八道?”而夏琳說:“我隻能自己去創造機會,别人再大的事兒也是别人的,自己再小的事兒也是自己的。”陸媽媽告訴兒子親生父親要從美國回來了,陸濤頭也不擡地說“見面就算了,讓他把遺産打我卡裡吧”!——80後自我中心的特質暴露無遺,這表明他們是“獨立”還是“自私”?
趙寶剛:其實還是迷茫。80後不會去固守一種東西,比如說辭職就辭職,過去誰敢?我們指責他們不進取,實際上是說他們的不穩定性太強了。
石康:我覺得不成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以前的人剛七八歲就把他教育得跟小老頭似的,也就是說他的思想七八歲就定型了,一個人沒有活力是很可怕的現象,價值觀特别單一,以為能吃好喝好,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美好的生活。現在經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變成相對開放,年輕人意識到個人存在的社會現狀,我覺得這是一種進步。
如果說到自私,人人都自私啊,自私是人性的特點。斯賓諾莎說過:任何一件事物,第一個性質就是自我保存。但是“獨立”是文化上的新詞,就是有自我意識,他不按别人灌輸的去做,因為他不是機器,新時代呼喚出這樣一批獨立、有自我意識的人。
現在還用另一個詞語形容80後,叫勢利,我覺得它不是負面的,它是根植于人性,是人性更合理的要求。沒有人不勢利,而且勢利不是依一個人的意志決定的,是社會安排的。比如下級服從上級,上級說什麼他都聽,你說這人真勢利,專門讨好上級。可你不這麼着,社會怎麼運作啊?因為社會是有結構的。你跟80後小孩聊聊天,會發現小孩沒那麼勢利,至少沒有那種深刻的勢利,如果非用一個詞形容他們,他們表現的是虛榮、膚淺,但最起碼沒有上幾代人的狹隘,他們生活在一個比較寬容和開放的社會中。
李紅樓:首先我們面臨了人口高峰,我們入學時還很稀缺的職業到畢業時已經成了供大于求的職業,而且獨生子女政策讓我們有時候很孤獨,沒有傾訴的對象,這造成了很多80後不成熟、性格變化較大的現狀。
愛情閃電式:傳統與叛逆交織
楊曉芸和向南結婚離婚複婚,全是閃電式的;夏琳奪了好友米萊深愛的男友,米萊卻還對抛棄她的陸濤說:“我隻知道我在被你騙得團團轉的時候心裡是最滿足的。”而華子和向南的關系時好時壞,全看他們是否同時喜歡上一個姑娘——80後是否把見異思遷當成了性情中人?對于“新娘嫁的不是我,是好友”這種事是不是越來越接受?
趙寶剛:現代人不講一生一世,感情在就好,不好就散。我們采訪了一些家長,對我們這麼描寫80後,比如閃婚,家長就絕對不同意,但我想告訴家長們,今天的孩子就這樣,你不接受但它存在。
石康:“新娘嫁的不是我”作為一個現象,每個時代都有,比這更可怕的現象是以前都能接受,像指腹為婚,還有更早期的貴族聯姻。但80後終于有一個土壤讓他們能夠合法地表現這些情緒了。以前,在一個村裡,如果一個女的找了幾個男的,會有人說她是破鞋,甚至把她扔到池塘裡淹死,用各種手段打壓人的欲望。而現在社會比較寬容了。
楊葵:見異思遷這事兒在60、70後身上也大有人在,但原來大家都偷偷摸摸的,我們那時候想見異思遷,可姑娘們都防着我們啊。80後不認為這是什麼不道德的事情。我個人不喜歡這種對待感情的方式,但我尊重别人,而且誰年輕時不做荒唐事啊?
花兒樂隊:80後都20多歲了,談戀愛都開始務實了,很多女孩不就喜歡大肚子秃頭的有錢人嗎?還有的人也挺想天長地久的,但現實殘酷啊。現在真正生猛的是90後。
李紅樓:對于愛情,80後的确比70後更随便、看得更開,這是由于我們交友的手段比以前更加多樣化。我高中談戀愛時還通過寫情書表白,現在完全可以通過短信、郵件或者QQ、MSN留言,随着家庭轎車的普及,80後約會也更加方便,所以一個人擁有好幾個“異性密友”的情況已經相對普遍。
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