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戀童癖

戀童癖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5-17 09:23:13

  戀童癖是以兒童為對象獲得性滿足的一種性變态。此種性變态行為的患者以男性多見,女性極為罕見。受害者為女孩或男孩,年齡多在10一17歲之間,也有小至3歲以下的。

  戀童癖主要是由于後天心理發展不正常造成的,其原因歸納起來有:

  1.心理因素。愛戀兒童,留戀童年時代。對兒童表示關注,本是人的一種普遍行為,其心理也是無可指責的;但這種行為和心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作為一種觀念在頭腦中固定下來并控制人的行為,便成了戀童癖患者。

  2.社會因素。有的人因為在工作、生活中,人際關系不好或受挫折,便覺得人心難測,與成年人打交道要費盡心機,因而感到很疲勞、緊張、可怕,而與兒童交往則無需費多大周折動多大腦筋。時間一長便對成人間的人際關系感到厭倦,而把興趣轉到了兒童身上。

  3.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使之對成年人間的性生活失去興趣,而把對象轉向兒童。

  4.性格缺陷。由于性格膽怯、懦弱,缺乏應付危機的能力,當遇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擊時,如妻子有了外遇而被發現了,不能勇敢地面對現實,希望退回到童年。于是把心思轉到小女孩身上,在心目中把小女孩幻化成兩種形象:一是戀人,一是母親。

  5.其它原因。有的則是因為智能發育遲滞、慢性酒精中毒、殘廢、年老或其他腦病,而接觸正常成年女性的機會很少,故将滿足性欲的對象轉向兒童。

  戀童癖患者的行為表現為他們對成熟的異性不感興趣,隻以兒童為滿足性欲的對象;患者主要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性滿足和性快感,因此,他們常常通過窺視或玩弄兒童的生殖器來達到性滿足,性接觸往往末達到性交的地步就中止了。但随着時間的延長,這種接觸的次數增多,心理滿足便會演變成生理滿足,即出現性交要求、玩弄兒童、折磨兒童等行徑。此外,在戀童癖患者中有同性戀傾向的與有異性戀傾向的患者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異。有同性戀傾向的患者,大多是已婚的,而且他們更喜愛一個年齡較大的對象,即12一14歲的對象;而有異性戀傾向的戀童癖患者更喜愛7一lO歲的兒童,甚至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他們與其說是傾向于情欲高潮,倒不如說是更傾向于看和摸。這類患者大都是陽萎患者,如果射精的話,也是通過露陰癱、窺陰癖、手淫來實現的。

  戀童癖可分為三種類型:

  1.固定型。這類患者對成年男女不感興趣,隻願與兒童交往,并且隻有在與兒童交往時才覺得舒心。他們獵取的對象一般都是很熟悉的,如鄰居家、朋友乃至親戚的孩子。首先是與這些孩子玩耍,帶她們看電影、逛公園、買東西給她們吃,獲得孩子的信賴,與孩子建立起友誼,進而才發生有關性方面的接觸。

  2.回歸型。這類患者表面上看起來與常人無異,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過正常的異性戀史,甚至已結婚成家。但是,當家庭、學習、工作等方面出現壓力或遇到重大精神刺激後,便回複了不成熟的性表達方式。這類患者獵取的對象都是不熟悉的兒童,其行為帶有沖動性,同時還伴有酗酒的現象。

  3.攻擊型。這類患者的攻擊對象主要是兒童,他們由于各種原因而存在一種攻擊心理,想借助于折磨兒童而發洩出來。根據科恩等人的研究結果報道,他們往往用各種殘忍和險惡的手段來躁踴男孩的某些器官,還強迫男童滿足他們的各種下流要求。這類患者與施虐狂很相似,他們追求的不是正常的性感,而是通過不正常的性行為來發洩畸形的感情。

  戀童癖患者獲得性快感的方式很多,有窺視、觸模兒童陰部,擁抱接吻,雞奸(肛門性交),腿間性交,手指插入等。

  在診斷戀童癖時應注意将其與猴亵強奸幼女犯和性早熟早戀區别開來。強奸或猴亵幼女犯,他們多是因為找不到性對象,或者見有可乘之機,才在無知的幼童身上發洩性欲,他們主要是追求性行為;有些是因為兒童年齡太小,性器官發育不成熟,缺乏性能力才對其進行猖亵的,他們不屬于性變态犯者。而戀童癖是因為他們對成熟的異性不感興趣,隻以兒童為性欲滿足對象,所以他們并不一定都要追求性交行為,時常不和兒童發生真正的性交,但狠亵行為卻很明顯;性早熟和早戀是指雙方均未成年或一方剛剛成年而與年齡相近的少年戀愛,而戀童癖以中年男性多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