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性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胡佩誠28日在上海表示,我國男性健康面臨“兩高兩低”的嚴峻局面:精神壓力高、某些疾病患病率高,而平均壽命比女性低、男性維權組織數量比女性維權組織低。
胡佩誠說,目前男性的性健康狀況是令人擔憂的。
在世界範圍内,ED(勃起功能障礙)的患病率達到20%,前列腺類疾病更使大多數男性陷入痛苦。而在性生活質量方面,有調查顯示,我國45歲以上男性每月平均性生活次數為3.7次,55歲以上男性的這一數據僅為1.7次。
“可以說,國内男性在性健康方面是存在相當問題的。”胡佩誠說。但是許多人對于男性疾病還是諱疾忌醫,不願意主動治療,“談性色變”的情況時有出現。他認為,促進男性性健康,最終還需要大衆觀念的改變。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安琪稱,調查顯示男性普遍存在着精神壓力偏大的問題。在一份針對男性的調查中,40%的被訪者表示自己一個月内曾經失眠,50%的被訪者則覺得身心疲憊,另有40%的被訪者認為自己變得煩躁易怒。體檢意識缺乏的問題也較為突出,59%的城市被訪者承認三年内沒有接受過健康檢查,這個數據在農村被訪者的回答中更高達81%。徐安琪認為,男性健康不僅關乎生殖,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教育學都有參與的必要,男性健康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專家們指出,男性健康問題具有特殊性,社會應向男性提供配套服務以緩解男性心理壓力,維護男性生理健康的一些産品、藥品也應該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