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古時人類的5種避孕方法

古時人類的5種避孕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2 23:05:59

  和受孕與生育一樣,避免受孕與節制生育是人類自身繁衍過程中又一個永恒的話題。人類避孕節育的發展史,也許僅次于人類對受孕與生育演變的認識,比其他學科的發展史都要悠久得多。翻開聖經《舊約全書·創世紀》第三十八章:古希伯來人猶大的長子珥剛剛結婚,還沒留下一子半女便撒手西歸,撇下年輕的妻子塔瑪獨守空房。遵照古希伯來人“兄終弟及”的習俗,猶大吩咐次子俄南與塔瑪同房,為亡兄續後。俄南知道生下的兒子不歸自己,不願盡此義務,因而每當與寡嫂同房時,便把精液遺在地上。不久,俄南也死了。然而,俄南的名字不僅派生出一個英語單詞“Onanism”,即“交媾中斷”,而且形成了一種避孕方法——“體外排精”避孕法。

  淵源于我國遠古黃帝時代的一種房中術理論認為,隻要在性交時堅持不射精,即所謂的“握固不洩”,就能達到不使女性受孕的目的,還能有“采陰補陽”之功效。采陰補陽固然并不可信,然而“握固不洩”則形成了人類另一種原始的避孕方法——“忍精性交”避孕法。事實上,避孕節育就是通過破壞受孕的基本條件,阻斷生殖過程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或者中止胚胎或胎兒的發育來阻斷生育的。人類所采取的各種避孕節育措施所依據原理無非是:抑制精子的生成,阻礙卵子的排出,幹擾精、卵的結合,影響胚泡植入和發育的内環境,破壞維持妊娠的基本條件。

  1、抑制精子的生成

  精子由睾丸生成,需要一定的物理環境,并要在附睾中成熟。睾丸生精功能是受“丘腦下部-腦垂體-睾丸軸”的控制;睾丸在生精過程中同時分泌男性激素。上述各種激素的釋放是與生精過程相互協調進行的。根據“丘腦下部-腦垂體-睾丸軸”生殖機理,采取各種措施阻礙精子生成及幹擾精子成熟過程,稱為抑制精子的生成。抑制精子生成的主要内容包括:

  (1)、阻礙精子的發生

  幹擾“丘腦下部-腦垂體”正常激素的釋放。應用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可抑制“丘腦下部-腦垂體”正常激素的分泌,繼而抑制睾丸功能,阻礙精子生成。正在研究的方法有庚酸睾酮(每周一次),20AET1(三個月一次)聯合左炔諾孕酮酯,去氧孕烯皮下埋植劑,甲孕酮,睾酮微球注射劑,LHRH類似物,LHRH疫苗等。此外,男性避孕藥醋酸棉酚主要作用在睾丸生精上皮,抑制睾丸生精功能,破壞精子生成。醋酸棉酚有緻低血鉀和少數用藥者停藥後生精抑制不可逆性改變,目前臨床應用試驗處于低潮。雷公藤多甙亦有抗生精作用,現仍在研究中,尚未正式臨床應用。

  (2)、幹擾精子在附睾内成熟

  精子生成後要進入附睾内停留三周左右,以獲得運動和受精能力,達到在功能上成熟。幹擾精子在附睾中成熟,達到節育目的藥物目前正在進行深入研究,如α-氯代甘油抗生育效果明顯,起效快,維持時間短,精子形态及活力無明顯影響,但毒性較大,尚未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3)、破壞精子儲存所需物理環境

  通過某些物理方法抗生精。溫熱避孕(溫浴、紅外線、熱敷等)、超聲避孕和微波避孕等方法,能破壞精子儲存所需物理環境,并均有程度不同的抗生精效果。

  2、阻礙卵子的排出

  在正常情況下,婦女卵巢每月排一次卵,而且每次隻排一個卵子,可兩側卵巢交替進行,也可一個卵巢連續數次排卵。卵巢這種周期性變化,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下,通過“丘腦下部-腦垂體-卵巢軸”的作用進行。排卵機理是個複雜而精細的生理過程,隻要稍微改變一下内分泌變化,就會抑制濾泡的發育和排卵;而這種微小的内分泌變化對女性的身體、性欲等各方面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影響的。臨床上應用多年的複方型避孕藥(含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如短效口服避孕片、長效口服避孕藥、長效避孕針等,都是應用抗排卵原理研制成功的。當然,有的制劑作用是多環節的,阻礙排卵隻是其中之一。抑制排卵的藥物還有LHRH類似物等。

  3、幹擾精、卵結合

  凡是阻止精卵相遇,包括滅活進入女性生殖道的精子,使精子失去與卵子結合的機會和能力,均稱為幹擾精、卵結合。幹擾精、卵結合是通過下述環節進行的。

  (1)滅活精子

  利用殺精劑滅活精子,使卵子無從受精。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殺精劑主要是一種名叫“壬苯醇醚”的化學制劑,如避孕栓劑、避孕片,避孕藥膜和避孕膠凍等。帶銅宮内節育器釋放的銅離子對精子有殺傷作用;同時,宮内節育器引起局部環境中的異物和炎症作用(白細胞、前列腺素等增加和某些酶的變化)也能破壞精子。

  (2)阻斷精卵運行通道

  阻斷通道,使精卵不能相遇,臨床應用這一原理避孕方法有:陰道隔膜、避孕套、體外排精法、尿道壓迫避孕法、各種男性和女性絕育術等;安全期避孕、自然避孕法等,在易受孕期禁欲,錯開精卵相會時間,也可視為使精卵不能相遇。通過口服單方孕激素,改變宮頸粘液性質,使之粘稠,阻礙精子通過宮頸,使卵子失去受精機會,如各種探親避孕藥和微丸類口服避孕藥均有此作用。宮内節育器也能影響精子運行。現已觀察到,宮内節育器使用者中,能到達輸卵管的精子很少。

  (3)幹擾精子獲能

  精子一定要在女性生殖道停留一段時間,除掉精子的“去獲能因子”,才會具備受精能力。各種女用甾體避孕藥、某些陰道局部用藥,可幹擾精子獲能過程。

  (4)阻止精子穿過卵子的透明帶

  幹擾卵透明帶上特定部位受體,封閉精子穿透透明帶的部位,阻止卵子受精,目前尚在深入研究之中。

  4、影響胚泡植入和發育的内環境

  影響胚泡植入和發育的内環境的措施稱為“抗着床”。卵子受精後96小時變成胚泡,再經過2~4天胚泡開始着床。着床的關鍵在于胚泡的發育和子宮内膜受孕酮影響的反應“同步化”。因此,從胚泡、子宮内膜和黃體着手,破壞或幹擾受精卵着床過程任一環節,使之“去同步”,便可達到抗着床的目的。

  (1)改變輸卵管蠕動力

  受精卵進入宮腔要靠輸卵管蠕動傳送,而正常輸卵管蠕動(收縮和舒張)需要神經、前列腺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及孕酮等作用的協調來調節。臨床上所用的某些探親藥,如上海探親片I号(甲地孕酮探親片)有加速孕卵運行,使孕卵提前過早地進入子宮腔,與子宮内膜的發育、轉化不同步,使孕卵不能着床而達到避孕目的。

  (2)改變子宮腔内環境

  構成宮腔内環境,一是宮腔内壁——即子宮内膜(受孕後會變為蛻膜),二是宮腔液成分(主要是子宮球蛋白等)。這兩者起着保護胚泡,有利于胚泡着床,促使胚泡發育的作用。改變子宮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變宮腔液成份,控制子宮球蛋白的分泌或幹擾蛻膜的功能,均可阻礙受精卵着床。臨床上應用的宮内節育器,陰道避孕藥環和速效(探親)避孕藥、緊急避孕藥等,均是利用其改變子宮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變宮腔内在環境而設計的。

  5、破壞維持妊娠的基本條件

  破壞維持妊娠的基本條件即抗早孕和抗發育。

  (1)抗早孕

  使已着床的胚泡或胚胎,從子宮腔排出的措施,稱為“抗早孕”。目前抗早孕方法可分為手術和藥物兩類。手術目前主要以負壓吸引術和刮宮術為主。藥物目前國内臨床上應用的主要有前列腺素、米非司酮和結晶天花粉蛋白等。其抗早孕的作用機理是:①殺傷胚泡或胚胎,然後激發宮縮,将其排出體外;②直接引起宮縮将胚胎逐出;③降低母體内性激素水平,使流産發生;或引起蛻膜變性、壞死後而誘發子宮收縮;④争奪孕酮受體,使孕酮不能發揮保護胚胎的生理作用,導緻流産等。

  (2)抗發育

  中斷胎兒在宮腔發育并使之與其附屬物排出體外的方法,稱為“抗發育”,或“中斷妊娠”。其作用原理是:①通過手術方法,人為排空子宮,如鉗刮術等;②直接誘發宮縮引起流産,如水囊引産、前列腺素引産、催産素引産等;③間接誘發宮縮引起流産,如依沙吖啶(利凡諾)等引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