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的人有同一種幸福的模樣,睡不好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長期睡眠不足會加大患心腦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損害認知功能、記憶力和免疫系統。
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睡多久才達标嗎?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從2022年起到2030年要達到7-8小時。
在作息方面,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文件中也明确了不同的睡眠合格時長。其中,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
自測你的睡眠質量
2017年美國睡眠協會發布了一份“睡眠質量建議”,用以下新标準進行自測,就能知道你的睡眠質量是否達标。
1
能在30分鐘内入睡
建議睡前1小時不要玩電腦、手機。如果這也不管用,可以稍稍推遲一些睡眠時間,等你真覺得累了再上床睡覺。
2
每晚醒來5分鐘以上不超過1次
如果你夜裡醒來幾次,都是翻個身又睡過去了,不代表有問題。如果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晚醒來2次也屬正常。
3
醒後在20分鐘内能重新入睡
醒來後10~15分鐘,一般身體還保持放松狀态,更容易重新入睡。一旦過了這個時間點,身體就會觸發一系列反應,讓你越來越清醒。
4
在床上,有85%時間在睡覺
如果主觀感受難以判斷,那麼你可以用睡眠效率公式,算出睡眠好壞。
睡眠效率 = 睡眠時間/在床上的時間
如果結果大于85%就算正常,達到90%就已經很好了。
8類失眠症狀一覽
夜醒型
晚上能正常入睡,但3~4個小時後卻異常清醒,每晚深睡時間不足4小時,早上起床後頭昏眼花。
晨鳥型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一天黑就上床呼呼大睡,但淩晨2點左右會習慣性醒來。醒來之後就無法重新入睡,躺在床上,大腦飛快地思考問題,最終放棄睡眠。
夜貓子型
通常在夜間更興奮,看電視、看書、上網,一直熬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早晨因為要上班,還得正常起床,但起來後會覺得頭昏眼花。
焦慮型
入睡時很順利,但睡眠中會多次醒來,雖然躺在床上,腦子卻轉個不停,想東想西,為工作生活瑣事而焦慮。
賴床型
入睡困難,可能需要1小時左右。而一旦入睡,早晨就怎麼也不願起床,經常睡懶覺。
慢性失眠型
入睡需要1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睡眠過程中醒來多次,每次清醒持續幾分鐘到1個小時,常說夢話。
過度刺激型
為了完成工作加班到午夜或淩晨兩三點,想倒頭大睡時,卻發現由于過度興奮無法入眠。
缺覺型
由于工作、生活或學習的緣故,正常情況下睡眠不足5個小時,導緻經常感覺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問題。
睡不好,第二天這樣補救
偶爾的失眠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如果晚上沒睡好,第二天應設法補救,恢複正常睡眠節奏。
1
适當午睡不賴床
即便晚上沒睡好,第二天也應保持正常生活節奏。次日早晨不該賴床,建議夏季不超過7點半起床,冬季不超過8點半。
可以按照“熬夜兩小時,白天午睡半小時”的比例進行補覺。
2
起床後打開窗簾
早上醒來後盡快打開窗簾沐浴晨光,抑制褪黑激素産生,示意大腦睡眠時間已經結束。
太陽落山後,大腦産生更多褪黑激素,讓人更容易入睡。清晨接觸自然光還能提高血清素水平,調節情緒,改善注意力。
3
吃個護眼水果餐
熬夜容易出現眼睛疼痛、幹澀、發脹等問題。藍莓、車厘子尤其适宜熬夜人群食用,有助于護眼,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質還能幫助提神、防止疲勞。
4
早餐至少吃兩種食物組合
早餐至少吃兩種食物。
早餐還應注意蛋白質、纖維素和營養素的補充。
5
不要一早就喝咖啡
早上人體内皮質醇水平高,讓人感覺更清醒。咖啡因會抑制皮質醇的産生,幹擾人體自然節律。
6
降低晨練運動量
有晨練習慣的人次日早上可以取消或減少活動量。睡眠不足時,人體協調能力受影響,運動更容易受傷,還會感覺比平時更困難。
一些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比如,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年齡超過40歲的人、身體超重者(BMI指數超過28)、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人,最好不要熬夜,否則可能加重相關病情或誘發意外。
當身體出現一些警報,如頭昏腦脹、白天有眩暈、心慌、胸悶、心神不定等明顯不适症狀時,晚上就應該早點休息,不要熬夜了。
如果實在需要熬夜,建議先睡1~2小時,即便無法入睡,也要躺在床上閉目養神,同樣能起到休息的作用。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郭兮恒
上海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障礙科副主任醫師 孫偉
參考資料:
[1].《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
‘夜貓子’們要學會愛自己哦!
來源:生命時報(ID:LT0385)
本文編輯:李聰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