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有保障功能嗎?日前,招商銀行行長田慧宇在内部的一份講話流出“我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就是員工收取保險公司的回扣”短短一句話,将銀保渠道合作的潛規則擺在了台面上,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保險有保障功能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日前,招商銀行行長田慧宇在内部的一份講話流出。“我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就是員工收取保險公司的回扣。”短短一句話,将銀保渠道合作的潛規則擺在了台面上。
一直以來,銀行是保險銷售的重要渠道,其次是代理人、經紀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公司的回扣等早已是業内不能說的公開秘密,導緻整個行業長期處于重銷售、輕産品和服務狀态,屢屢被消費者诟病。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壽險人均保單持有量僅0.05張,而發達國家則是1.5張以上,同時我國保險的密度并不高,在世界上排第59位。
不斷提高的風險意識,日漸增長的保險服務需求,保險業如何應對?在保險回歸保障、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梗阻又在哪裡、改革發力方在哪裡?
新增保單降、保費收入漲
陸源是一家銀行的理财經理,保險産品也是他銷售的産品之一。“保險不是一次性産品,是貫穿終生的。在銀行買保險,我們會給你做綜合分析,比較客觀推薦産品。如果在保險公司買,那業務員就隻介紹自己公司的産品。“看到記者有咨詢保險的意願,陸源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保險産品,并極力推薦一款具有萬能賬戶功能的壽險産品。“隻要不退保,比如一年存10萬,到了60歲,每個月補充的年金返是2000元,還有一部分錢在萬能賬戶裡按複利‘滾’,就相當于和保險公司約定,到了60歲,每個月發2000元資。”他說。
記者走訪了南京多家銀行,每家銀行的每個物理網點原則上代銷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的産品。每個網點都有專門的銀行理财經理,負責咨詢和辦理相關産品服務。記者發現,銀行代銷的保險産品多為理财型,而重疾險等人身險類産品偏少。
中國銀保監會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新增保單3.84億件,同比下降4.24%;其中,壽險新增保單0.48億件,同比下降約5.04%。縱向來看,2018年全年,人身險公司累計新增保單8.09億件,同比下降8.46%;其中壽險新增保單0.89億件,同比下降19.86%。
新增保單數量的下降,與保險業的轉型分不開。2017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産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叫停了快速返還型年金險和附加萬能險,而這兩款保險産品,正是銀行客戶經理銷售的主要保險産品。
盡管數量有所下降,但是總的保費收入呈現出上漲态勢。銀保監會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保險業情況顯示,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同比上漲16.05%,快于财産險保費收入增速,其中最快的是健康險,達到31.68%。
可以說,消費者的風險意識不斷提高,對保險的認知和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高保費背後,高傭金的雙刃劍
衡量一個保險産品是否劃算,是很多消費者在選擇保險時的第一反應。究其原因,是保險産品的保費較高,而保額較低。在無風險發生時,消費者繳納的總保費,排除通脹因素後,與實際給予的保額數量差不多。
高保費,是消費者不願意投保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消費者所需要繳納的保費中,包含了純保費和附加保費,其中附加保費主要由傭金、廣告、人員招聘、費用催收、理賠費用、日常營運費用等組成。保險經紀人姚堯認為,傭金在總保費中的占比在40%左右。蘇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則認為,實際占比可能更高。
傭金,是國内外保險行業的通行做法,旨在刺激銷售人員。一般而言,産品保費繳納期限越長,首年傭金比例越高。一般來說,20年期的人身險産品,主要是前面五年返傭金,首年傭金最高,之後遞減。
根據2011年實施的《關于規範人身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通知》,個人壽險保單支付的直接傭金标準:趸交保費的直接傭金占保費的比例不得超過4%;期交保費的直接傭金總額占保費總額的比例不得超過5%,其中,首年傭金最高不得超過40%。
高傭金是保險業吸引業務員的首要因素。“保險産品不像其他消費品,看得見摸得着,不發生風險就難以體會到其優勢。所以,銷售難度比較大。”姚堯說,這幾年明顯感覺首年傭金逐漸提高。
不僅如此,保險公司為了增加競争力,一方面降低保費,另一方面提高傭金返還比例。在姚堯看來,總保費降低的部分,恰是附加保費中除傭金外的内容,這将直接影響保險産品的後期運維和服務。
這形成了一個惡性的閉環:為了刺激銷售,不停提高傭金;為了吸引消費者,不斷降低保費。
而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盈利壓力更大,更考驗公司的投資能力。數據顯示,2018年,84家人身險公司中,天安人壽、幸福人壽、長城人壽等32家公司虧損。
産品和服務,保險改革發力點
“為什麼人人都需要保險,但是銷售起來卻很難?”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銘發出了保險業的困惑。“主要是因為傳統保險業更多站在了銷售的視角,而不是消費者視角。”他說。
正因為重銷售,也就有了回扣、高傭金等行業規則。近年來,為了規範保險業的競争,銀保監會加大了處罰力度。僅今年一季度,全國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罰單200張,其中50%指向了違規套費、虛列費用、銷售誤導、涉嫌非法集資、業務尋租、互聯網保險打折銷售等行為。
記者從江蘇銀保監局網站看到,2018年全年開出133張,共計罰款1647.5萬元,其中涉及虛列費用45起,占比33.83%。其中,當年6月份最高一筆罰款是80萬元,理由是相關業務記載虛假,且利用業務便利為其他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
總體來說,産品選擇迷茫、缺少跟蹤維護、理賠難,是保險行業的三大痛點。目前,市場上每年發行的保險産品有數千款,條款晦澀難懂,普通消費者難以搞清楚。
在姚堯看來,保險公司直接面向消費者,其實效果并不好,需要專業化的中介機構。對此,蔣銘也認為,保險中介是一座橋梁,且必須客觀中立,不僅做好保險産品的前中後端整合,更側重于服務。“先滿足消費者,再滿足保險公司,用服務驅動銷售,而不是銷售帶動服務。”他說。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雖然投保基數大,但覆蓋率仍然不高。同時,中國保險密度也還不高。今年2月份,麥肯錫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與歐美成熟市場5%-10%的壽險滲透率相比,中國壽險市場滲透率較低,僅約3%。
保險不是一紙冰冷無情的契約,而是一份溫暖堅定的保障。保險回歸保障本源,更應該從産品和服務上發力,減輕投保負擔,避免銷售誤導,提高理賠效率。與此同時,也需要800多萬從業人員提高自身素質,扭轉保險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固有印象,提升保險的正面形象。
(責任編輯:程宇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