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齡寶寶吐奶怎麼辦?吐奶是0~6個月小嬰兒常見的生理現象随着身體發育,飲食變化,吐奶的現象會逐漸減少,4~6 個月逐漸停止大部分吐奶無病理因素,有的寶寶吐完一口後接着笑接着玩,所以也被戲稱為“快樂的吐奶”,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三月齡寶寶吐奶怎麼辦?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吐奶是0~6個月小嬰兒常見的生理現象。随着身體發育,飲食變化,吐奶的現象會逐漸減少,4~6 個月逐漸停止。大部分吐奶無病理因素,有的寶寶吐完一口後接着笑接着玩,所以也被戲稱為“快樂的吐奶”。
預防吐奶的實用技巧
首先,盡量不要在寶寶極度饑餓前喂奶。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的時候才喂奶,這樣容易吸進更多空氣。奶嘴孔大小要合适:太大奶流速快,太小吞進更多空氣。新生兒奶嘴,倒過來成滴滴下,不是成線。
其次,喂奶的環境要安靜,減少吸引寶寶注意力的事情,避免幹擾。盡量斜抱喂奶,讓寶寶身體傾斜45度,頭高腳低;大的孩子可以坐位。控制速度,不要吃得太急,母乳喂養吃完一邊, 休息片刻或拍嗝後再喂另一邊。吃配方奶的嬰兒在喂奶過程中可休息片刻,3-5 分鐘拍嗝。奶瓶喂養時乳汁完全充滿奶嘴,母乳喂養時含住整個乳暈,防止吞入過多空氣。吐奶嚴重的孩子不要過量過頻喂食,但要注意每天總的喂養量要夠。
最後,喂奶之後豎抱20-30分鐘,剛喂完奶不要擠壓腹部或劇烈活動:喂奶之後輕輕放下。撫觸、洗澡、換尿布等盡量在兩餐之間,尿片不要太緊。豎抱、拍嗝時不要擠壓肚子。
小知識:如何拍嗝?
1.嬰兒豎抱在胸前,頭靠在媽媽肩膀上,一手扶住一手輕拍;
2.扶住寶寶坐在大腿上,一手在前面撐住頭和胸部,一手輕拍背;
3.讓嬰兒趴在腿上,從下面扶住頭胸部,頭部高于胸部,輕拍背部或撫摸。
3個月以下小嬰兒拍嗝時注意護住頭頸部。如果沒有拍出嗝來也沒關系,繼續喂奶即可,不宜為了拍嗝改變喂養規律。
生理性吐奶怎麼應對?
切忌:一看到孩子吐奶,馬上抱起來拍背,頭向後仰。容易加重吐奶、奶液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等。
正确做法:平躺時吐奶,讓寶寶側卧,或先把頭側過來,這樣有利于反流的奶液排出口腔,防止進入氣道。停止吐奶時,豎抱寶寶,防止繼續吐奶。大些的寶寶坐着吐奶時,讓孩子身體向前傾,防止奶液嗆入氣道。
警惕吐奶的異常信号
1.嘔吐特别頻繁。吃不吃都吐,量很多,噴出狀。吐出來的東西顔色異常:黃色、黃綠色、綠色,腸道可能有梗阻所以夾雜了膽汁;紅色、咖啡色說明可能夾有血液。
2.存在便秘的表現。多日不大便,或者肚子鼓脹如球,腹壁靜脈曲張,脹脹的肚皮上能看到青色的血管。大些的孩子血便、腹瀉,可能伴有胃腸問題。有的孩子喂奶時哭鬧拒食、表情痛苦。
3.有喂養不足的表現。孩子小便少、皮膚幹燥、囟門凹陷,體重長得不好。
4.吐奶的同時,還有其他過敏的表現。這可能是存在蛋白過敏。
提示:突然出現的嘔吐,伴有發熱的嘔吐,外傷後的嘔吐,以及其他家長覺得擔心的情況,都應盡早就診請醫生幫忙診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