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檔熱鬧非凡,首日15億的票房打破了往年的記錄,電影院也迎來了觀影熱潮。
《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争奪票房冠軍,其他的電影也能夠跟着“喝口湯”。
然而,周迅,陳坤主演的《侍神令》在上映5天之後,也隻是收了1.14億的票房成績,更可怕的是,跟着票房崩塌的,還有它的口碑。
在豆瓣上,《侍神令》也隻有6.0分,可謂是口碑堪憂。
要知道,和它同一個類型的電影《晴雅集》開分也有6分以上了,隻不過最後落到5.1分了。
當時的官博還在社交平台上激動地說出他們終于“及格了”的話。
兩部電影的評分不相上下,還有網友指出,看了《侍神令》,都想給《晴雅集》道勤了。
《侍神令》為什麼會落到這樣的局面呢?這可是春節檔啊!
其實,這兩部電影,還是有很多相似點的。
陰陽師的題材,唯美古風,稀碎的劇情,缺乏自洽的邏輯,都讓觀衆将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對比。
《侍神令》電影根據遊戲《陰陽師》改編,講述的是穿行于兩界之間的陰陽師晴明,和妖怪締結契約,而自己卻是一個人妖混血的身份,人妖糾葛,風雲變幻。
他們攜起手來,一起守護平京城。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它特點的受衆群體的。
有很多的觀衆,非常喜歡這樣的題材,這也是《晴雅集》一邊被吐槽,票房一邊上升的原因。
導演都想要打造一個奇幻瑰麗的世界,為觀衆們呈現震撼的視覺美感,這也可以理解。
電影畫面和美術,一如既往的美,比《晴雅集》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能夠支撐起這一切的,首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架構。
而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緻命弱點。
故事有好幾條線,每一條線都錯綜相連,看得出來,導演想要表現的東西很多,然而,編劇導演缺少的是,駕馭多條主線的能力。
故事邏輯,人物塑造都過于表面化,不深入人心,人物的轉變,就顯得很突兀。
沒有好的劇本,也造就了這部電影的稀碎。
先看看這部電影的陣容吧,陳坤、周迅、陳偉霆、屈楚蕭、王麗坤、沈月、王紫璇、王悅伊。
有觀衆緣很好的演技派陳坤和周迅,也摻雜着很多的流量新人。
在高贊評論區中,有一位網友指出了這個問題,“打着陳坤和周迅的幌子”捧新人。
還得到了5009人的點贊。
可見,大部分觀衆對于這個觀點還是認同的。
電影宣傳,都是想要突出主要賣點,這也可以理解。
在他們的大海報上,占據最大面積的是周迅和陳坤,然而,不宣傳新人,這還是很少見的。
很顯然,這次票房口碑的失敗,導演編劇還是應該背鍋的。
那麼演員有沒有責任呢?
陳坤和周迅雖然戲份很少,但是他們的出現,還是為電影增色不少,尤其是讓這一部美術很美的電影多了很多的“高級感”。
有《畫皮》“内味兒”,他們的演技還是頗受好評的,陳坤飾演的晴明,更是為人物賦予了更多的心和靈魂,披頭散發也能讓觀衆直呼過瘾。
然而,主角的表演需要提升的還有很多,尤其是在大咖面前,“短闆”還是很明顯的。
沈月的台詞功底,“瞪眼”誇張的表演,還是備受吐槽的。
而另外一位新人,雖然出演過《流浪地球》,但是一直不溫不火,“黑料不斷”,也在一定程度上連累了電影的口碑。
雖然他自己道了歉,但是觀衆們仍然不買賬。
評論區依舊火藥味十足。
緊接着,屈楚蕭又發布了一篇長文,否認“家暴”。
說到底,觀衆們去看電影都是花了錢的,覺得不滿意了,吐槽幾句,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一部電影的失敗,歸根到底,并非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編劇,導演,演員以及整個電影流程中的銜接和配合問題。
做電影,講好故事是基礎,任何的特效美術都隻是輔助劇情的。
比如這次脫穎而出的《你好,李煥英》就完全是依靠好的内容和走心的诠釋成功出圈的。
這部電影沒有大咖導演,沒有大的投資和支出,故事講好了,仍然有很大的市場。
你覺得《侍神令》撲街,是誰的責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