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遠處轉移病竈的放療,其中的骨轉移最為常見,其次是肺和胸膜轉移等,以姑息性放療為原則,緩解症狀為目标。放療是治療乳腺癌的一種重要方法。
用電子加速器,及60钴治療機作體外照射,目的在于殺滅原發癌塊和轉移性淋巴結内的癌細胞。放療後,有些癌塊縮小,使原不能手術的乳癌轉化為可以手術。臨床上更常用于腋淋巴結3個以上轉移的術後病人,或内側、中央病竈伴腋淋巴結轉移的術後病入。對于骨轉移病人,放射療法減輕局部疼痛的效果較好。
(一)不需保乳腺手術後進行放療的特殊情況
年齡在70歲或70歲以上,T1及ER(雌激素受體)陽性,已接受廣泛切除(如乳房四分之一切除開邊緣陰性 ),接受三苯氧胺輔助治療。
(二)早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療
适應證:
1、乳腺單發病竈,最大徑≤3cm。
2、乳腺與腫瘤相比要足夠大,行腫塊切除術或區段切除術後乳腺外無明顯畸形。
3、乳腺腫瘤位于乳暈區以外的部位。
4、腋窩無腫大淋巴結或有單個可活動的腫大淋巴結。5、病人年齡在35以上,願意接受保留乳房的治療方法者。
(三)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後輔助性放療
意義:
1、腋窩淋巴結無轉移的病人,不适合術後放療。
2、從總體上術後放療不增加生存率,但病竈 位于内象限,腋窩淋巴結陽性者,術後放療可提高生存率。
3、術後放療能降低局部和區域淋巴結複發率,這是術後放療的最大好處。
适應證 :
1、對象限病變≤5cm、腋窩淋巴結無轉移者,不作術後放療。
2、内象限或中央區病竈,腋窩淋巴結陰性,照射内乳淋巴結。
3、各象限病變,腋窩淋巴結有轉移者,照射腋頂,鎖骨上區及内乳淋巴結。
4、腋窩清掃不徹底,有淋巴結結外侵犯,淋巴結融合成團或與周圍組織固定時,術後應放療,全腋窩區。
5、乳腺原發竈>5cm,皮膚有水腫,破潰、紅斑或與胸肌固定,腋窩淋巴結轉移>20%,或≥4個者,術後應加胸壁放療。
(四)乳腺癌局部複發的放療
乳腺改良根治術後局部複發的放療,這種術式後的局部複發通常表現為胸壁或皮下無症狀的結節。
放療範圍:多數學者主張擴大野放療。
乳腺癌的遠處轉移病竈的放療,其中的骨轉移最為常見,其次是肺和胸膜轉移等,以姑息性放療為原則,緩解症狀為目标。其骨和腦轉移,首選方法是放療,劑量以病竈外周正常組織耐量為極限,盡可能達DT=7000cGy/7w根治劑量。
(五)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放療
1、乳腺皮膚廣泛浸潤,有皮膚衛星結節,廣泛桔皮症或潰瘍。
2、腫瘤與胸壁固定。
3、腋窩淋巴結融合成團、固定或鎖骨上區淋巴結轉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