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裡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隻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産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彩,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隻聽見雞飛狗叫,随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鍊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幹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于,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隻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隻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于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西麻草
八達嶺有一種草,叫西麻草。這種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蠍子蜇一樣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長在八達嶺長城外,替邊防人員放哨,對保衛八達嶺還很有功勞哩。
傳說,大邊(長城)修好以後,在關口地方都設重兵把守。八達嶺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了,從修好那天起,一直沒有斷過駐兵。長城上不是都有樓子嗎?那樓子叫敵樓,站崗放哨人員就在那裡頭。當官的經常提着鞭子查哨,發現哪個敵樓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頓馬鞭。他們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敵人摸上來還不知道,要是那樣,不僅是挨打,還有殺頭之罪哩!因此,他們一到崗哨上來,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爺呀,保佑着,千萬别讓我睡着。敵人來了,跟我打聲招呼,讓我知道。”也别說,他們的哀告玉帝還真知道了。玉帝體會邊防人員的苦處,便想了一個辦法,派草神帶上西麻草籽,撒在長城外。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入侵的敵人一碰到這種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員聽見有人喊叫,機靈就醒了。從此,再也不會因站崗失誤而被殺頭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們對西麻草也更加保護。
東米倉,西米倉
在八達嶺上往南看,有兩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狀。東邊的那座山,叫東米倉,西邊的那座叫西米倉。修長城時,民工們要吃飯,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糧食。那時侯征集全國糧食,都往這裡送,送的少了,不夠用,送的多了,日曬雨淋都黴爛了。盡管不斷地送,可還是供不上民工們吃。民工們吃不飽,還得幹重活,因此連餓帶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體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達嶺堆放糧食的地方,點化兩座米山。好家夥,兩座山的糧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從此全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往這裡送糧了,修長城的民工們也不再挨餓了。一直到把長城修完,這兩座山也沒見減低。據說,就是打那時侯流傳下來,男人在外做活,婦女在家管吃飯,因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飯的。
定城磚的傳說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檐台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隻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确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并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衆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隻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檐台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開占和衆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占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将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歎,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隻見上面若隐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并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衆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裡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裡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着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于嘉峪關柔遠門内。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内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将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将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種風俗。
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裡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随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擡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裡。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裡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裡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後,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園人居住,這城鎮就是現在的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