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纏論遞歸原文

纏論遞歸原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30 15:17:21

上篇講到了,以 K 線圖作為分析依據,已經對真實的走勢有了一定程度的失真,1 分 鐘 K 線失真的少,5 分鐘 K 線失真的多,用 K 線圖來看勢,就像選用不同倍數的顯 微鏡來觀察一隻猴子,在日線下看猴子,還是一隻猴子,在 30 分鐘圖裡看猴子就隻能看到猴子的一隻手,在 5 分鐘圖中看就看到手指頭,在 1 分鐘圖中看看到的是手指上的細胞,但細胞其實還是由分子、原子一直到最小粒子構成,隻是顯微鏡的能力達不到了,隻能看到細胞,那麼細胞内部的情況也隻能被忽略不計了。

我們來看看原文中是怎麼講的,先看《教你炒股票 53-三類買賣點的再分辨》中:

而實際上,一般能得到的圖,最多也就是 1 分鐘級别的,因此,可以從這個圖入手。 當然,也可以從 5 分鐘,甚至更高入手,但這就等于把顯微鏡倍數弄小了,看到的東西自然沒有 1 分鐘的多且清楚。再次強調,什麼級别的圖和什麼級别的中樞沒有任何必然關系,走勢類型以及中樞就如同顯微鏡下的觀察物,是客觀存在的,其存在性由上面所說最原始的遞歸定義保證,而級别的圖,就如同顯微鏡,不同倍數的看這客觀的圖就看到不同的精細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顯微鏡和顯微鏡觀察的東西混在一起了。

本人對這段話有如下注解: 大部分的初學者都容易犯暈,不明白圖形和走勢是什麼關系,不同分鐘的 K 線圖隻是這個客觀的唯一的走勢的不同精細程度的顯微鏡中所看到的圖像而已,并不是這個客觀的,由一筆筆交易組成和遞歸的那個走勢本身,而什麼 1 分鐘、5 分鐘、 30 分鐘級别走勢,隻是為了方便而給某個級别起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基本就以對應的幾分鐘 K 線圖來起的,完全可以叫 N1 級别,N2 級别,N3 級别,重要的是定好 N0 這個最小級别是什麼。

所以,很多人總在争論這是幾分鐘級别的中樞、那是幾分鐘級别的走勢,結果到頭來, 其實是兩個人的顯微鏡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因此,在讨論級别時,首先要把顯微鏡統 一好才有繼續探讨的基礎,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搞懂了顯微鏡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定義在某顯微鏡(某周期的 K 線圖)下,如何定義 f1(a0)=a1,f2(an)=an 1。上一篇中提到,最真實的最小級别走勢中樞是三個連續相同價位的交易,如果在 K 線圖中,這個最小級别的中樞應該是三根有重合區間的 K 線才對,但後面為什麼還有分型、筆和線段等概念呢?這豈不是前後矛盾,a0 不統 一了麼?

原因是這樣的,按常理來說,一旦确立了顯微鏡,也就是确定了最小級别的 K 線圖作為分析依據,最小級别的中樞應該是三根 K 線的重合區間,這和三個連續相同價位的交易是最小中樞的定義是最接近的,但是在小級别 K 線圖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兩個問 題:

1. 某随機大單造成的價格波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場合力,成為分析中的雜音,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2. 三根 K 線重合的頻率非常高,大大增加了走勢分析的工作量。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纏師才設計了分型、筆和線段,來作為構築最小級别中樞的基本構件,也就是說分型、筆和線段是為了定義 f1(a0)=a1 來設計的。這才我們常用的最小級别中樞是 1 分鐘圖上由 3 個線段重合而不是三根 K 線重合的主要原因。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分型、筆和線段為什麼要如此設計。首先看一下《教你炒股票 82-分型結構的心理因素》中的描述:

走勢反映的是人的貪嗔癡疑慢,如果你能通過走勢當下的呈現,而觀照其中參與的心理呈現,就等于看穿了市場參與者的内心。心理,不是虛無飄渺的,最終必然要留下痕迹,也就是市場走勢本身。而一些具有自相似性的結構,就正好是窺測市場心理的科學儀器。

纏師用一個頂分型的過程來描述分型結構的心理因素,為此配了一張圖,如 下:

纏論遞歸原文(纏論答疑系列-遞歸函數)1

由上可見,一個分型結構的出現,如同中樞,都是經過一個三次的反複心理較量過程, 隻是中樞用的是三個次級别。所謂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個頂分型就這樣出現了,而底分型的情況,反過來就是。

我們知道,分型是構成筆的基礎,一個分型結構也包含了類似中樞的心理結構,筆是由頂底分型構成,那麼一筆中至少包含了類似最小級别中樞的心理結構。

為什麼不能用筆作為最小中樞?在《教你炒股票 83:筆-線段與線段-最小中樞結構的不同心理意義 1》開篇就提到了這個問題,以下是原文的解釋:

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不能由筆構成最小中樞?其實,這不是一個問題。為什麼? 因為實質上,我們是可以設計這樣的程序,也就是用筆當成構成最小中樞的零件,但這樣構造出來的系統,其穩定性極差。

衆所周知,一筆的基礎是頂和底分型,而一些瞬間的交易,就足以影響其結構。例如, 突然有人打錯單,或者有人給老鼠倉送貨,那麼全天走勢的分析就大變樣了。而由線段構成最小中樞,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個線段的改變,不會因為一個偶爾 一筆的錯誤而改變,也就是說,線段受偶爾性的影響比較少,想想要破壞一個線段的麻煩程度,就知道這一點。【一筆的破壞并不能改變線段的方向】

從心理上看,偶爾因素是允許發生的,隻要不被再次确認,就證明偶爾因素對原來的心理合力沒有大影響,反過來确認了該合力的有效性。所以,線段破壞本身,其實就反應着一種微妙的心理結構的變化。特征序列分型的引入,本質上就是去勾勒這種心理結構的變化的。就像一般的分型,三次的确認才能構成,特征序列的分型,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這樣的确認,其有效性就極大增加了。由此構成最小中樞的零件,才是合适的。【特征序列的分型也是代表着三次正向力量的衰竭】

所以,在原文中已經很清楚地解釋了為什麼要采用線段作為中樞的基本構件,同樣, 也正是因為線段的設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為 K 線的失真帶來的問題,這是因為線段的結構更加穩定,改變線段的力量更能體現出市場的合力。

所以,在分筆分段之前,有必要對筆和線段的來龍去脈有清晰的認知,否則就會永遠陷入到無休的分筆分段的細節中。

那麼,在了解了筆和線段的本質意義之後,再回到最初的問題: “因為有 T 加 0 限制,我們不能操作一分鐘級别,如若選擇五分鐘為自己最小可操作級别,五分鐘中樞是選擇筆中樞還是線段中樞?希望結合師哥日常操作,介紹選擇筆中樞和線段中樞的優缺點”

這個問題隐含了另一個問題:看圖級别和操作級别的區别!

看圖級别其實就是你設定的精度是什麼,你的顯微鏡選用的是幾分鐘圖,比如以 1 分 鐘圖作為顯微鏡,那麼你對走勢的分析應該如下:

1. 先在 1 分鐘圖上,根據筆、線段劃定 1 分鐘的中樞,然後根據中樞劃分 1 分鐘走勢類型。

2. 再由 1 分鐘走勢類型劃分 5 分鐘中樞,根據 5 分鐘中樞劃分 5 分鐘走勢類型。

3. 由于 1 分鐘圖上看 5 分鐘走勢類型可能會比較吃力,就可以将确定好的 1 分鐘走勢類型标記在 5 分鐘圖形上,這樣 5 分鐘級别的走勢類型就在 5 分鐘圖上也能清晰展示了。

由此就可以解答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在 5 分鐘圖上的一段在 1 分鐘圖上有時是一個 1 分鐘線段,有時又是一個 1 分鐘走勢類型?

這就是因為設定的精度的問題,此時,我們設定的精度是 1 分鐘圖,那麼一切的劃分都以 1 分鐘圖為準,在 1 分鐘圖上,有的筆延伸地很長,有的筆隻有五根 K 線就完成了,那麼三個很長的筆組成的 1 分鐘線段,在五分鐘圖上看起來也是一個線段,而 三個很短的筆組成的 1 分鐘線段在五分鐘圖上看起來也就是一筆。

以哪個為準?當然以你設定的顯微鏡為準,你定的是 1 分鐘圖是顯微鏡,就以在 1 分 鐘圖上分析出的結果為準,在 5 分鐘圖上即使有一個線段成立,但對應在 1 分鐘圖上如果僅僅也是一個 1 分鐘線段,那麼也不能認為 5 分鐘圖中的這個線段就是一個 1 分鐘走勢類型。

回到剛才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描述中“如若選擇五分鐘為自己最小可操作級别”,這裡指的是操作級别是 5 分鐘級别,而後一句“五分鐘中樞是選擇筆中樞還是線段中樞?”,這裡就變成了看圖的級别,因此這個問題本身的毛病就在于将這兩個級别搞混了。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意應該是這樣: 如果選擇 5 分鐘級别為自己最小的操作級别,是否應該在 5 分鐘圖上來分析, 以及在 5 分鐘圖上用筆中樞還是線段中樞?

那麼答案自然就很簡單了,是否應該在 5 分鐘圖上來分析,這取決于你的精度要求, 如果想要高精度,就用 1 分鐘圖來分析,然後在 5 分鐘圖上标記 1 分鐘走勢類型即可。 如果對精度的要求沒那麼高,那就完全可以直接在 5 分鐘圖上來劃分筆、線段、中樞 和走勢類型。

至于在 5 分鐘圖上用筆中樞還是線段中樞的問題,其實前面也已經回答,筆中樞的穩定性差,如果你能忍受,那完全沒問題,如果忍受不了,就還是老老實實地用線段作為中樞的基本構件吧。

我的建議是用 1 分鐘圖作為顯微鏡,然後在 5 分鐘圖上來标記,具體辦法可以查2022-07-26日寫的一篇《規範的解盤格式》,這樣的一個好處就是,在買賣點出現的當下,可以通過查看顯微鏡級别的圖來定位區間套。也就是說,操作級别至少要比顯微鏡的級别高。 否則在處理當下時,就少了一個精密儀器可用了。

至于當下是什麼?如何當下?就放在下一篇來談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