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還有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妻子有時會“鼓勵”丈夫到婚外去發洩一下。例如看到丈夫在外太忙碌,回家又無聊,就會建議他出去“散散心”,丈夫也明白這是叫他去做泡泡酒吧女郎這一類的事情,于是也高高興興地去做了。大家相安無事。
人類*關系發展的一般規律都是從群婚雜交到一夫一妻。在最早期的原始社會,人類受着低下的社會生産力的限制,是以原始群為單位生活的,幾十個男女要居在一個洞窟之中,以集體的力量尋獵食物,并抵禦野獸的襲擊,因此與此相對應的*關系必然是群婚雜交。這種情況延續了二三百萬年,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近親相交,其生不繁”的道理,于是逐漸限制了性交範圍,同時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也為原始群的分裂、*群體一步步地宿小創造了條件。于是,人類群婚雜交的範圍一步步地縮小了,婚姻家庭制度産生了,從血婚制、夥婚制、偶婚制一直發展到專偶制,這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以上這種情況,日本和中國都是同樣。
日本在很長的一個曆史時期内實行“問妻制”,即男方前往女家訪問的制度,夫妻不同住,男方每隔一段時間來探望住在娘家的妻子,這有些和中國雲南泸沽湖的摩梭人實行“走婚制”相仿。這是一種并不穩定的婚姻制度,夫妻雙方都很容易分手,另結新歡,甚至一面保持夫妻關系,一面另結新歡,這實際上還有群婚雜交的殘餘。如《古事記》記載,大國主命與須勢理姬結婚後,仍然到處“問妻”,引起了妻子的不滿。大國主命知道了妻子的感受,就在一次要出門遠行之時,借了歌謠的對唱,表明自己心中最愛的女子還是須勢理姬,後者深受感動,誤會冰釋,兩人又和好如初。
從全人類進化的曆史來看,一夫一妻制是伴随私有制社會和男權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那時,女子已經淪為男子的私有财産與附庸,所以那時出現的一夫一妻制決不是平等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個女子隻能嫁一個丈夫,但一個男子除了娶一個妻子外,還可以娶許多妾,這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實際上的一夫多妻制。
在中國古代典籍上,對于從天子、諸侯直至大夫、士可以有多少老婆,有數不清的說法與規定。日本古代也是同樣情況。自進入平安時代後,雖然法令是規定一夫一妻制,然而一般男性除了戶籍上所登記的正室外,還擁有多名側室,人們也都默許這種狀況的存在。
在日本,社會的傳統性一點也不亞于中國,婚姻、家庭被看作是人生的一個必然歸宿,人(尤其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還沒有結婚成家,就會被認為很不正常,甚至被人看不起。結了婚,生了孩子,才能有穩定感,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與尊敬,這種情況在世界大多數地方都是存在的,但是在日本,這種情況更為突出,更為強烈。在日本古代(現代社會也差不多),女人隻有作為已婚的母親才會被完全看成是一個女人,不論丈夫是活着還是死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才可叫做“一人前”,這個詞的意思是“成年”和“可尊敬的”。
結婚既然是為了求得父母的歡心、為家庭和社會盡義務,那麼這種婚姻很難不受父母的幹預,也很難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在古代日本武士階層的道德觀點中,愛情和婚姻是兩件互不相幹的事情。個人的感情是無足輕重的,有時甚至和家族利益相對抗,那麼就必須為了維護家族利益而放棄愛情,否則就要被家族、社會這個龐大的機器碾得粉碎。這似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共同規律,婚姻制度建立起來了,可是婚姻是不自主的,中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悲劇,歐洲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悲劇,在日本古代社會也在一幕幕地重演,而且其嚴酷和悲慘程度比中國、比歐洲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日本古代社會,家庭絕對是父權制的,這也是這個傳統社會的一個突出标志。父親是一家之主,無所不能,家庭成員沒有自由可言,這樣家庭才擁有自由,因為家庭不但是生産的經濟單元,而且是決定秩序的社會單位。成與敗,續與亡,不取決于個人,而取決于家庭。父親的權力是專制的,他有權留下孫子,而把媳婦、女婿逐出家門。他有權處死******的兒女,還可以将兒女販賣為奴隸為娼妓。他可以任意與妻子離婚,也有權娶三妻四妾。他可以對妻子不忠,在外面尋花問柳也無關緊要。當***傳入日本,宣傳納妾、通奸是罪惡之事時,許多日本人抱怨不已,認為它擾亂了日本家庭的和平。
在世界曆史上,包括在日本和中國的曆史上,婦女的地位在早期比在後期為高。自從出現私有制社會、即男權社會、夫權社會後,妻子淪為丈夫的私有财産和工具,發洩性欲的工具、生兒育女的工具和家務勞動的工具。在中國最古老的甲骨文中,“妻”“妾”皆從女,有長跪的形态,這都說明了女子在家庭中的卑下地位。
在中國曆史上,從夏、商、周這“三代”直至漢,是封建制度的形成與鞏固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有許多确定社會“綱常”(即社會結構、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論述,其中女子必須服從男子、妻子必須服從丈夫、是核心内容之一。
中國古代的這種男尊女卑的觀念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社會以男性為中心,而女性應遵守“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當然這種影響隻是外因,内因是随着社會和曆史的變遷,男子的經濟地位提高了,同時還受着日本古代社會尚武精神的影響。日本古代的妻子除了在家庭中學習一些禮儀外,完全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似乎隻是為了一個人而活着,即丈夫。妻子有絕對的義務為丈夫恪守貞節,如果丈夫發現妻子有不貞行為,可以立即處死奸夫和淫婦,對此,德川家康曾經明文規定,如果丈夫殺死淫妻而寬恕奸夫,則親夫當被處死。哲學家益軒也說過,如果妻子是個喋喋不休的長舌婦,則夫可休妻;相反,如果丈夫偶爾放蕩、野蠻,妻子就應該加倍地對丈夫溫柔體貼。
在這種觀念的長期影響下,日本婦女從古至今成為世界上最忠誠、最溫順、最勤勞的妻子,令中國婦女在某種程度上也望塵莫及。千百年來,在許多家庭中形成的一套規矩是:當丈夫下班回家時,妻子在門口跪而迎之,第一句話是:“您回來了。”第二句話是:“您辛苦了。”第三句話是:“感謝您為家庭所做的貢獻。”然後遞上一把熱毛巾、一杯熱茶。在大街上不時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丈夫在前面走,妻子在後面跟(大概這就是所謂“男先乎女”吧),而且背着、拎着所有的重的東西,丈夫則什麼也不拿,還不時斥責妻子“走得快一點”。
[性文化]最新精彩文章
現代“光棍”的怪現狀!
當“避孕套”文化進入大學校園時!
深圳青少年“性開放”的程度
客房衛生間内要全部擺放“安全套”
述說“婚外戀”的反擊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