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
馬踏匈奴。
霍去病墓石雕群展示長廊。
遊客參觀石雕馬踏匈奴。
伏虎。
石刻題記:左司空。
石刻題記:平原樂陵宿伯牙霍巨益。
一條人生路,一個少年将軍走了24年,縱橫馳騁,一騎絕塵……
一座墓,“為冢象祁連山”,矗立千年,向少年骠騎将軍緻敬……
一組組石雕,在歲月的流光飛舞中,以古拙的形态默默講述着一個偉大王朝的傲然屹立……
在關中腹地渭水北岸的鹹陽塬上,埋葬着西漢王朝的9位皇帝。這9座巨陵高冢由東向西一字排開,每座帝陵周邊又有許多陪葬墓冢,成為方圓500平方公裡鹹陽塬上的壯闊景觀。人們把鹹陽塬稱為“五陵塬”,這一稱謂在民間延續至今。1300多年前,大詩人杜甫站在終南山極目遠眺,五陵塬上的大漢雄風激蕩在他心間。詩人不禁生發感慨:“漢朝陵墓對南山……”
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茂陵、霍去病墓位列其中,這是五陵塬上衆多漢朝陵墓中僅有的兩處第一批國家級文物古迹。
霍去病墓地周邊,散落着各式各樣的巨石雕刻,這是我國石雕藝術的開山之作,其中馬踏匈奴等12件石雕被鑒定為國寶。這批漢代石雕受到古今中外文史藝術研究專家的高度重視和評價,被公認為裡程碑式的巨石群雕。
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
年齡:2100餘歲
職稱:國寶級
出生時間: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現住址:茂陵博物館
(029)38456130
1 漢武帝與少年将軍霍去病
那麼,這群巨石雕刻,為何會在霍去病墓地?緣起何在?讓我們跟随石雕的記憶,回到那個風雲際會的大漢王朝。
公元前206年,西漢立國,至漢武帝,曆70餘年。
漢武帝之前,文帝、景帝兩朝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開創了“文景之治”。但是,漢朝自開國以來,便經常受到匈奴的劫掠,為了穩定局勢,文景年間一直以與匈奴和親等政策維持和平。
漢武帝即位後,深刻意識到若匈奴不除北方不定,漢朝就無法真正走向強盛,而要除匈奴,必須主動出擊。由此,漢朝誕生了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幾位統軍将領——李廣、衛青等,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便是少年将軍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将衛青的外甥,17歲初次出征,率領八百鐵騎深入敵境數百裡,把匈奴殺得四散逃竄。後漢武帝封他為骠騎将軍,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一帶縱橫馳騁,他先後6次率大軍征伐匈奴,曾追擊匈奴主力于塞外數千公裡,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路,消滅了大量敵人,建立了不朽功勳,使漢朝天下得以安甯。由于戰功卓著,漢武帝多次提出要為他修建與其功名相當的府第,但都被霍去病婉言謝辭,并留下了千古名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5月12日,茂陵博物館副館長魏乾濤,一邊走一邊向記者講述着漢武帝和霍去病的故事,“然而,天妒英才,西漢元狩六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漢武帝與霍去病情同父子,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君臣關系。對于霍去病的死,漢武帝非常傷心,為表彰他抗敵衛國的不朽功勳,特賜其陪葬茂陵,并調來鐵甲軍列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為霍去病送行,并追谥其為景桓侯,将霍去病的冢修建得像祁連山一樣。”
2 “馬踏匈奴”中國石雕經典
霍去病墓形狀像匈奴居地祁連山,冢上有堅石,冢前有石人、石馬等,至今尚存有馬踏匈奴、卧馬、躍馬、石人、人與熊、怪獸吃羊、野豬、伏虎、卧牛、卧象、蛙、蟾、石魚(1)、石魚(2)、石刻題記(1)左司空、石刻題記(2)左司空、石刻題記(3)平原樂陵宿伯牙霍巨益等十餘件國寶群雕。其中“馬踏匈奴”被公認為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主體雕刻,是中國石雕史上紀念碑式的經典之作。
駿馬似風飙,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這是大詩人李白筆下的霍将軍的戰馬。相傳,霍去病的戰馬身高一丈,胸闊三尺,紅鬃鐵蹄,十分威武。這匹馬一直随霍去病出征,日行千裡,夜走八百,叫起來嘯聲震天,跑起來四蹄生風。雕像中的戰馬,身長190厘米,身高168厘米,筋骨強健,四足如柱,昂首屹立。馬腹下的敵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雙腿蜷曲,作狼狽掙紮狀,零亂的須發,更顯得驚慌失措,帶着既不甘心就縛,又無可奈何的表情。
雕刻家把馬的形象刻畫得堅實有力,姿态威武,氣宇軒昂,象征着當時漢軍實力強大,氣勢磅礴,具有凜然難犯的氣派。戰馬的巨大體量和那個馬蹄下敗将的卑小,形成了強有力的對比,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手法,使用一人一馬對比的形式,構成一個高下懸殊的抗衡場面。“古時的匠人們用娴熟的刀法,雕刻出馬匹的強壯之體,形神兼備。其藝術表現技法運用圓雕、浮雕以及線刻的綜合方式,使作品顯得樸實、渾厚,題材處理大膽巧妙,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概括性。”興平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茂陵博物館館長田晖說。
關于馬踏匈奴這件雕塑的雕刻技法,曆史學家梁思成認為,馬頗宏大,其形極馴,腿部未雕空,故上部為整雕,而下部為浮雕,後腿之一微提,呈休息狀。馬下有匈奴仰卧,面目猙獰,須長耳大,手持長弓,欲起不能。雕塑家吳為山則說,古拙的技法,讓這件作品完美地形成了線、面、體相融的造型,增加了寫意,直抒胸懷。考古學家王子雲在《西漢霍去病墓石刻》一文中說,馬踏匈奴是一件在造型的解剖和動态上充分表現着古樸的作品,這是西漢造型藝術的特有風格,非常恰當地體現了内容與形式統一的完整性。
3 作家和石虎的對視
1979年的冬月,一個青年男子來到茂陵博物館,與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伏虎默默對視,3天後,依然不肯離去。
冬日的黃昏,萬籁俱靜,男子圍着伏虎“怯生生繞着看了半天”,“喜愛極了”,并視伏虎為“有生以來所見的唯一藝術妙品”,“久久揣賞,感歎不已”。
這個青年男子就是後來的大作家賈平凹;這隻伏虎,就是霍去病墓石雕群裡的國寶文物伏虎。
3年後的春日,賈平凹寫了一篇題為《“卧虎”說》的文章公開發表了。靜觀卧虎,他在文中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這竟不是一個仰天長嘯的虎,竟不是一個撲、剪、掀、翻的虎,偏偏要使它欲動,卻終未動地卧着?卧着,内向而不呆滞,寂靜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瀾深藏,它卧了個恰好,是東方的味,是我們民族的味。”
仔細看伏虎這件作品,就會發現,藝術家巧妙地選取了一塊長條石,略加鑿整,雕成了伏虎飽滿的身軀,又刻出一條條曲折的粗線條,表現出了伏虎身上的斑紋。伏虎嘴巴緊閉、雙目圓睜,四肢粗壯,虎爪緊貼于地,尾巴緊繞在身上,突出了虎的威猛和狡黠。
據考證,霍去病墓的這組石雕系元狩六年少府屬官“左司空”署内的石匠所制。作者運用循石造型方法,将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融于一體,使作品兼有寫實與寫意的風格,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大的石雕群,也是我國現存早期石雕群中體積最大的圓雕作品。
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曾這樣說霍去病墓的石雕風格:霍去病墓的石雕動物和人物,都是因材施雕,充分利用石材這種體積龐大、能保存久遠的物質,和它們的紀念碑性質符合,形狀的表達使用了娴熟的圓雕手法,匠師們沒有精雕細刻,而是依據石材的天然形狀,巧妙加工,使表現對象的骨肉等某些細部顯出,粗細互為對比,使人感到逼真。一旦形狀凸顯,便不需要太多的起伏塊面或線條等細節了。如有的石馬,前肢和脖頸間的天然石塊也不鑿去,增強了馬的力度。卧馬,整體上可見到巨大的三角形,愈加顯得莊重雄偉。即使馬耳等細部已經殘缺風化,也無損其整體風韻。一股沛然的陽剛之氣,洋溢在所有的石雕上,和石雕内涵契合,和漢代的雄視八方、氣吞萬裡的社會精神契合,繼承了戰國秦楚的雄風。像這樣自然,這樣如天生一樣的石雕,世界上隻有中國有。
漢代是中國雕塑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代,漢代雕塑不同于秦的細膩和寫實,而是表現出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和寫意風格,霍去病墓的石雕就代表了典型的漢代石刻藝術。霍去病墓石雕群,形象記錄了漢王朝曾經的輝煌鼎盛,在茂陵這塊土地上,它們一站就是2100餘年。而霍去病,那個在大漠戈壁中拉弓射箭的少年英雄,他的絕世風采,他保家衛國的人生理想,也在這些石雕石刻上得以真誠顯現。
記者手記
镌刻在石頭上的傳奇
李向紅
大漠、狼煙、戰馬、勇士……穿越時空,時間仿佛停止在了2100多年前的大漢王朝的獵獵風中。站在茂陵霍去病墓前,我仔細尋找着曆史的印迹,端詳一尊尊石雕,我看到的是藝術與大自然的息息相通,無生命的石雕蘊含了豐富的情感,一道道手工留下的刻痕,讓眼前的石頭瞬間有了溫度。
霍去病墓位于茂陵東500米處,墓前有清朝陝西巡撫畢沅立的“霍去病墓”石碑一塊。霍去病墓是用岩石壘砌而成,南北較長,冢高15.5米。為表彰他在祁連山立下的赫赫戰功,漢武帝劉徹命人在墓上豎巨石,構成祁連山的形狀,并在墓前豎石銘功。漢武帝的一道聖旨“為冢象祁連山”,忙壞了茂陵工地的各類工匠和勞役。在2000多年前人們的觀念中,山的含義是和奇禽、怪獸出沒緊密相連的,除了草木、流水、岩石之外,山還是一個動物的世界。受這種觀念支配的漢代藝術家接受漢武帝為霍去病修墓的聖旨,不僅要對祁連山的具體形象素材取其勢而成型,還要在山上安置許多野獸,于是猛虎、野豬、怪獸、熊……一件件石雕出現在那裡。霍去病墓石雕群,氣勢宏偉,風格豪放,造型渾厚古樸,表現了西漢時借石拟形的獨特石雕藝術。這些石雕都是用整塊巨石按其自然形狀順勢雕琢而成,有的注重形式,有的突出表象,形态生動活潑,刀法含蓄簡潔,線條清晰,寓意深刻。
20世紀30年代初,我國的金石學者和文物考古專家就對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進行過考古研究。他們一緻認為,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是西漢時期中國雕刻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在我國乃至世界雕刻藝術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茂陵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王志傑認為,“漢代雕塑,堪稱兩漢數百年間造像藝術主題和風格的集中表現,雖曆盡人間滄桑,但當年的石雕依然巍然屹立,成為今天人們能見到的最早的地面雕塑之遺存。”
日本考古專家永田英正在他的著作《漢代石刻概說》中有過這樣的評論:“中國刻石的興盛是漢代以後的事情,因此,漢代的石刻是原點,甚至稱之為古典也不過分。我們之所以彙集漢代石刻,并對其逐個進行分析,正是因為石刻資料,不僅僅是研究漢代曆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是中國石刻的原點和古典。”
“對于天然形成的石頭,古希臘雕刻家創造了《擲鐵餅者》等希臘式雕刻,應用比例均衡,追求最美線形的目的,是為了讓現實的感性生命與他們心中的理想形式相結合。漢代雕刻家則是充分利用原生的石頭,觸發内心深處的靈感,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進一步強調人的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例如,馬踏匈奴,可謂霍去病墓石雕群之代表作品,它在整體上雕像莊重威武,于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國富兵強的恢宏氣度相一緻,展示了一代名将抗擊匈奴、捍衛國家統一的勝利者的豪邁姿态。除此之外,在這批石雕作品中,圓雕、浮雕、線雕的混合運用,是中國雕刻傳統中特有的風格,充分表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特點。”文化學者苗雨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