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深愛的進入到婚姻的圍城之中的時候,聰明妻子的一句話就能讓你的男人為你做出巨大的改變,讓你的愛情永葆青春。
當兩個深愛的進入到婚姻的圍城之中的時候,聰明妻子的一句話就能讓你的男人為你做出巨大的改變,讓你的愛情永葆青春。有時候,恰倒好處的一句話,不僅能平息争端、掌握主動,還能讓你們的婚姻在磨合的過程中更親密、融洽而快樂。
不要說:“我知道你就會那樣說。”
而要說:“你以前就曾經這樣說過,所以它一定還在困擾着你。”
有很多話本身并非責難,除非你用的是含沙射影的語氣。當你面帶挖苦地說:“我知道你就會那樣說”時,無異于是在用另一種方式罵你的丈夫是個“笨蛋、蠢人”。美國西雅圖葛特曼研究院創建者、《婚姻美滿的7條準則》一書的作者、哲學博士約翰·葛特曼認為。離婚最明顯的征兆之一往往是無論你丈夫說什麼,你都不屑一顧。
較為明智的表達是:“你以前就曾經這樣說過,所以它一定還在困擾着你。”這樣說,既真誠地考慮到了他的感受又表明你希望能為解決問題做些什麼。對生活中彼此每一點細微之處都試着去體會和溝通你們的婚姻才會更為牢固。葛特曼建議道:“比如他加班要很晚才能回家,那麼不妨把他最愛看的電視節目錄下來。隻有對彼此的目标、焦慮和希望真正有所了解,當要決定重大事件以及出現分歧時,你們才能夠更為妥善地共同對待。”
不要說:“你令我簡直快瘋了。”
而要說:“你那樣做,我真的很難受。”
你得明确表達是什麼在影響着你的情緒,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大學家庭社會學教授、哲學博士奧爾森認為,籠統地否定一切隻會令婚姻關系愈加緊張,“特别是解釋清楚你生氣的理由”極為重要。
你需要強調他的行為帶給你的感受,但不要列出一大堆的抱怨和委屈清單。記住,諸如,“當我想跟你說話而你隻顧自己看電視時,真的叫我很難受。”
越早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越好。奧爾森博士解釋說,“你令我簡直快瘋了”這句話意味着你的情緒經過長時間的壓抑之後已經上升到了一個過激的水平。
不要說:“這事你一直就沒做對過。”
而要說:“你是做了很多努力,但用這種方式是不是太費勁了。”
責備你的另一半的行為不當,你往往會指出做這件事正确和錯誤的方法。雖然看上去你的方法可能最好,可事實上它常常是帶有你主觀偏好的。葛特曼博士指出:“責難會使夫妻感情疏遠。”家庭中兩個人要做到相互平等,葛特曼博士舉例說,當需要做家務活時,男人們必須抛掉讓自己很舒服的想法;而女人也得放棄控制男人完成這件事的過程。“顯然,做他的顧問比對他指手畫腳效果要好得多。”
不要吝啬對他的感激和肯定之詞,這會令他樂于繼續堅持下去。幸福的夫妻往往建立在彼此欣賞的基礎上,他們會常常互相贊美,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最細枝末節的地方,他們也不會忘記說聲謝謝。
不要說:“為什麼你總是不聽我說?”
而要說:“這對我真的很重要。”
說你的伴侶總是不聽你的不僅滿是責備而且還誇大了怨氣。畢竟,即使是最不虛心的人對你所說的話也會在意幾次。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愛在平等間》一書的作者、哲學博士佩伯·施沃茲指出“總是”或者“從不”這樣的字眼,你的丈夫“此刻就不可能和你進行正常的交談”。同時這種全盤否定的說法也把問題的責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而讓自己脫離了所有幹系。
而以“這對我真的很重要”這句話作為開場,則會為你打開一扇進行建設性對話的大門。施沃茲認為:“它會令你有機會說出被他拒絕的話而且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在表述你的觀點時要冷靜。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為婚姻而戰》一書的作者、哲學博士赫沃德·瑪克曼博士認為,通常妻子對丈夫最大的抱怨是他們完全不和你說什麼;而丈夫們最一緻的看法卻是說得太多會引起争執。因此他建議,就要始終做到心平氣和。
不要說:“說得對,我正是要離開你!”
而要說:“那給我一種想要離開你的感覺。”
威脅聽上去好像很引人注意,但它們往往很危險而且不給進一步的交談留一點餘地。施沃茲博士解釋說:“你的丈夫可能會對你說‘再見’或者譏諷你不過是做做樣子,而這兩種結果都是對你的一種羞辱。”
就算你确實怒氣沖天一走了之,你們的關系也不會就此結束,尤其還要牽涉到孩子的問題。
把那些一觸即發的沖動放在心裡,畢竟你“并不真的想要離開”,尋求能就此進行交流的途徑。在這種情況下,隻要夫妻間的關系還沒有破裂,說出真實的感受有助于接觸到問題的根本。不過,對于大多數婚姻而言,動不動就用離開來進行威脅隻能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變成現實。葛特曼解釋說:“這就有點想自殺,總是威脅要離婚的人将自己未來的道路一點點逼進絕境。”
不要說:“沒什麼不對。有什麼讓你覺得不對的?”
而要說:“是的,有些事确實有問題。”
回避問題隻會讓事情更糟。傷口總是會化膿的,你的痛苦會将你們的關系抛向更為混亂的境地,并逐漸深化。
首先,承認有不對勁的地方,即使你并不準備立即談論此事。這樣做有助于消除緊張氣氛并使你們兩人處于尋求解決之道的同一條路徑上。然後,計劃好(第二天晚上或是這個周末)大家坐下來慎重地談論雙方的問題。
在上床之前解決問題是明智之舉。但瑪克曼指出,如果雙方對某些問題存在嚴重沖突,那麼“在上床前硬要将這些煩心事弄出個所以然就并不恰當。”他建議,暫時将怨氣放在一邊,直到你找到能夠處理問題的時間。在你感到不那麼疲憊和累的時候,會更容易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要說:“你總是偏袒孩子。”
而要說:“父母作為一個整體,我們的意見需要更為統一。”
“總是”這個詞是一個紅色的危險字眼,充滿譴責并常常引發怒火。而且你的丈夫也會因此而處于防禦狀态,武裝自己隻待“一戰”。
教育孩子方面頻繁地意見相左不僅會産生反作用還可能造成家庭分裂。生活在吵吵鬧鬧的父母中間,孩子會對你們的不和漸漸習以為常。他們也許會把你們婚姻的不幸歸咎到自己身上。所以在處理這方面的分歧時一定要避開孩子;将所有的委屈以及意見都暫時保留一下。如果你們之間育兒哲學的差異已經大到影響婚姻的程度,你們不妨考慮專業人員的咨詢服務。
瑪克曼博士建議你可以這樣說:“昨天晚上我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時,你對他說不一定非得完成。我覺得你這樣削弱了我對他的教育,而且對孩子也沒有幫助。你怎麼看呢?”然後聽丈夫作何回答。
不要說:“你怎麼能那樣對我?”
而要說:“這傷害了我的感情。什麼原因你會那樣做?”
有不少夫妻在相互指責時都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瑪克曼解釋說:“它間接地表達着你心中的怨氣、遭到的羞辱和背叛。”你需要了解你的伴侶這樣做的目的。例如,說:“你沒給我打電話我感到很傷心。是什麼原因使你昨天晚上不和我說一聲那麼晚還離開家呢?”這樣說之後,你們兩個人才能以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的态度表達各自的觀點,從而打破僵局。采用這種方式也意味着你應該做好真正聽他說出事實的準備。
指責的話剛脫口而出,你就後悔了;和丈夫說話總是生硬硬的;或者你的本意也許是好的,可說出來卻全變了味——這時一場争執往往在所難免,錯誤信息的傳遞眼看就要引發夫妻大戰。如果能有一些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情那該有多好……
其實,隻是字眼的小小改變卻能令你所表達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關鍵在于調節你的情緒不要帶着火氣和抱怨。這才是創造和諧關系的秘密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