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愛情之間的結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婚姻和愛情之間的結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理想的婚姻是建立在互相由衷地愛慕、尊重、互助之上。一般來說,當從最初的熾熱、甜蜜退到庸常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做妻子的,可能在心理的承受上更差一些。而又有多少丈夫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熾熱來面對已是妻子的她而像當時追求她、希望她成為你的妻子的時候一樣呢?
做妻子的希望丈夫能像婚前一樣有耐心和熱情,并且比以前更加愛她,一切看起來徒有其表的形式,并非因為結了婚就消失了。女人對“愛的形式”将永不厭倦,你可以用“花言巧語”、“甜言蜜語”來擄獲一個女孩的心,使她成為你的妻子;今天,你依然可以“故伎重演”,讓她心甘情願,心滿意足地做你的好太太。可是,中國的男人已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滿耗得所剩無幾了,他們無暇再來眷顧本該得到最多溫情的妻子了。他們希望妻子能夠體諒到他們在人生戰場上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不易和艱難,而妻子們則抱怨,你是怎麼怎麼……現在,卻又變成這個樣子!
于是,最初的不快、不和諧從這裡埋下根子,而歲月消逝,人的情感從熾熱歸于平淡的本能,那份不快樂是最适宜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的。女人開始悲哀地認為,得不到的總是好的男人們開始失望,當初那個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可愛女孩怎麼轉眼之間就變得不可理喻了呢?答案很簡單。
愛情這個字眼對兩性而言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時候,嚴重的誤解會導緻分歧甚至形成裂痕。拜倫說:“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的整個的存在。”尼采也曾在詩裡表示過類似的意見:“女人對愛情的意義了解很清楚,她不僅需要忠心,而且要求整個身體和靈魂的奉獻,沒有保留。沒有對其它事物的顧慮。這種無條件的性質造成所謂的忠誠,這種性質是她惟一所有的。至于男人,假如他愛一個女人,他所需要的是從她那裡所得到的愛,因此他要求女人的遠勝于要求自己的感情。”
既然,男女之間對愛的本質有着如此大相徑庭的理解,但是,最終他們還是走在一起,依靠本身的忍耐、寬容、理解來共同演繹生活。我們通常都說生活是要靠彼此的磨合來繼續。所謂磨合,就是指你必須磨去一些自己的棱角來适應對方,哪怕你是王子或公主,你也沒有權力要求事事由對方來适應你。你必須學會忍受,甚至委屈和誤解也要一笑置之,這并不意味着屈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生活的一種技巧。智慧而相愛的人們考慮更多的是為别人着想,在磨合中和容忍對方缺點的時候去赢得更深層的愛。
我們留心一下身邊的人與事,就可以發現,倘若真的在夫婦之間,有的妻子能有這樣的幸福得到丈夫的寵愛——那也在相當有限的一段時間裡,很少有人能得到和名分一樣長久,或是終其一生的寵愛,從這個意義上講,“嬌妻”好像又多了一層相當隐性的含義,即年輕化。好像隻有妻子在還比較年輕的時候才可以“嬌”那麼一下,或得到嬌慣。這同前面所闡述的兩點,即“嬌美”或是“嬌滴滴”倒是不謀而合。顯然,這是一個偏狹的觀點,甚至可以說是站在男性立場上審視和判斷的一種觀點。
婚姻中的愛如要保持長久,的的确确是個難題。要在長久的瑣碎中去經受風浪的侵蝕,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而且還要一直保持那麼一點羅曼蒂克。我們常常聽見已婚男女說這樣的口頭禅,還來那一套。或者,沒關系。往往夫妻間的最初的裂痕就是在這種心态下出現的。
嬌妻是愛養出來的
肯定有一些幸運的人可以得到丈夫的愛、溫情、呵護和照顧,然後她們回報以最熾熱的感情,彼此水乳交融。但是,從總體而言,一個女孩從戀愛的憧憬中走向生活,大部分的人是感到得到的愛少了,而不是如往昔一般濃酽了,于是有人哀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倘若站在男性的立場上,或是說站在中國男性的視角俯瞰中國女性,可能呈現在他們臉上的表情和心裡想的并不一定是一緻的,然而心底裡的渴望可能是一緻的,溫柔、善解人意的妻子,和睦的氣氛。自然,這樣的妻子是會赢得丈夫從心底裡升騰出的尊重與愛意的。中國以男權為本的文化背景,男人的綜合素養和傳統觀念面臨着挑戰,男人到底該為女人做些什麼?男女之間的關系如何才能得以長久的平衡?女人們總在抱怨,所得到丈夫的關愛、呵護随着婚姻年頭的增長反而越來越少了,而不耐煩的丈夫們總是忿忿不平道,你才感到滿足呢?那麼男人該怎麼做?
事實上,無論你怎麼做,隻要能做到一點你就成功了,那就是讓你的太太從心裡感受到一種被寵愛的溫暖。隻要她覺得你是在用心愛她,那麼你就是成功的了,這原本就是沒有章法、規則可循的。男人們說女人的心思迂回複雜,也搞不懂她究竟需要什麼?倘若一個女子還會費盡心力和你折騰——哪怕用的是一種讓人無法理喻的方式,也說明她還在乎你,也希望得到你的在乎。我們讨論中國是否有嬌妻,其根本目的是在于——讨論兩性關系究竟如何相處,才能使雙方愉悅,情感融洽。愛,是決定兩性關系究竟如何發展的關鍵。成為夫婦的兩個人,實在是茫茫人海中有緣走到一起實屬不易的一對,懷着珍惜的情感去面對,就會有一顆包容的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