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便秘的性格

便秘的性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10:23

  一個朋友帶了他十四歲的女兒來找我,這個女兒長期便秘,總是三、四天至一星期才上一次大号,常常要借助甘油幫助才能順利大便。

  我問她母親:『她是不是老麼?』

  母親:『是啊,這和便秘有關嗎?』

  我:『是的,老麼比較容易便秘』。

  在台灣,大多數現代家庭都隻有兩個孩子,其中老麼似乎便秘的機率比老大來得高,每次我這麼猜很少出錯。雖然老麼常常是家裡最受寵愛的孩子,但是也是家裡意見最不受重視的孩子,大多數情形老麼表達意見時,父母和兄長都會為他的童言童語而覺得他可愛,卻不會認真的聽他說些什麼,總認為他不懂事,他的話一定不重要。可是對于老麼幼小的心靈而言,隻覺得他真正想表達時,都沒人聽。說了某些話,卻引來大家的開心大笑,這樣的環境變相的鼓勵他經常講些大家會笑的話。慢慢的了解了家人想聽的是什麼,就盡量的講些别人想聽的話。久而久之,他自己的意見不再表達,特别是不滿的意見更不會輕易表達,情緒上的垃圾就開始在心裡累積。心理上的垃圾不能排除,生理上的垃圾排洩也跟着出問題。這樣的性格,我稱之為便秘的性格,心理上的便秘性格,會引發生理上的便秘。

  我繼續問母親:『她是不是很少表達自己的意見?』

  母親:『才不會呢,她是家裡最多話的一個。』

  我:『我們試一下吧。』

  轉頭問孩子:『你覺得便秘好不好?』

  孩子看着母親回答:『還好啊!』

  我:『你想不想改善目前的便秘問題?』

  孩子還是看着母親回答:『都可以呀!』

  我:『你不覺得目前的便秘對健康不好嗎?』

  孩子:『還好啦!』

  母親這時臉上才露出驚訝的表情,她總算明白為什麼我說她的孩子不表達意見,孩子的多話并不表示她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這種模棱兩可的回答,主要是母親沒有給她暗示。長期以來,她總是回答母親希望她回答的答案,今天母親沒有意見,她隻好小心的回答。察言觀色是這一類孩子的專長,是他們讨得家人歡心的法寶。當一些聰明的孩子,很懂得察言觀色時,父母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他的便秘性格已經形成,已經開始隐藏自己的想法了。

  這種便秘的性格往往在幼年時就形成了,當孩子長期無法表達負面的情緒時,為了生存會發展出忽略這些負面情緒的逃避型性格。這種性格最終會發展成對自己的健康漠不關心,生病時除非父母強烈要求,不會自己求醫診治。即便生了病需要治療,也不是為了使自己恢複健康,而是為了滿足周圍親人的要求。這樣的病人最大的麻煩是當其生命受到疾病威脅時,根本沒有絲毫的求生意志。當病人沒有求生意志時,再好的醫療技術也很難發揮作用。

  這樣的性格在幼年成形,長大之後很難改正,使得這種便秘的治療變得非常困難。除了必需從生理治療着手之外,同時還得做心理的治療,從糾正孩子模棱兩可回答問題的方式開始,同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要對待他像個成人一般,認真的聽孩子每次的說話,并給予正面的響應和鼓勵。

  除了家中老麼特别容易有便秘的性格之外,有時老大也很容易有便秘的性格,這種情形多半出現在父母非常強勢的家庭,雖然在家排行老大,一樣沒有表達的機會。有一次遇到一個孩子,也是家中的老大,是一個父母早逝的孤兒,由姑姑帶大。姑姑忙于工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很少有對象可以表達心裡的想法,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就形成了嚴重的便秘。

  雖然說家中的老麼比較容易形成便秘的性格,但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經常處于表達壓抑的狀況,無論他處于那一個排行,都有機會形成便秘的性格。而且這些性格的養成往往在兩三歲或更早之前。因此,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謹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