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腸胃不适妙招

兒童腸胃不适妙招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4 18:49:18

  越來越多的兒童湧入進了春運的大潮中,然而他們畢竟年幼,很容易受氣溫飲食的影響,導緻腸胃不适,就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對付兒童腹瀉!

  在每年的春運大軍中,那些或被父母緊緊摟在懷中或背在肩上的兒童,已經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在洶湧的人潮、刺骨的寒風中,他們跟随大人長途奔波,這樣的情景很容易讓人心生憐惜。不僅如此春運旅途中因疲勞、水土變化、衛生狀況無法保證等,容易造成兒童腸胃不适,引起腹瀉。如何在旅途中照顧好這些幼小的"旅客",讓他們遠離腹瀉過個健康年,是時下讓許多媽媽們感到發愁的事。

  現象:春運期間腹瀉患兒明顯增加

  近日,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春節前後是兒童消化道疾病高發時期,而連日來因春運旅途腹瀉前往醫院就診的兒童人數平均增加了二至三成。據醫生介紹:“一些孩子在春運途中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其實有可能是孩子吃了不潔的食物,也可能是感染了可引起秋冬腹瀉的輪狀病毒,孩子患病後通常表現為拉肚子、嘔吐等。”

  對于兒童在旅途中腹瀉,媽媽們千萬不能小視,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有15億例次年齡小于5歲的兒童發生腹瀉,并導緻300萬患兒死亡。其中旅途原因導緻的腹瀉兒童人數高達31%。另外調查顯示,近年來兒童旅途腹瀉發病有增加的趨勢。

  支招:保證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在旅行途中,如果飲食不規律,或者不注意清潔衛生,很容易招緻兒童胃腸道感染,造成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功能紊亂。所以在旅途中預防腹瀉最關鍵的措施是保證飲用水和飲食的清潔衛生,媽媽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意飲水衛生。必須飲用煮沸的水,或者根據旅途的長短以及考慮途中是否能得到清潔水的補充,帶上一些瓶裝飲用水。

  其次飲食以清潔衛生為原則。即使在饑腸辘辘時也不要随便在路邊攤購買食品;進食前先洗淨雙手,必要時可以帶上酒精棉球和濕紙巾,以便在無法用清潔水洗手時擦淨雙手。還應盡量避免讓孩子到處亂摸車上的東西,并且不要讓孩子直接用手接觸食物。

  如果帶小嬰兒出門,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在喂奶前注意洗淨雙手就可以了。而喂奶粉的寶寶則需要根據旅途的長短,預計使用奶瓶的數量,準備好清潔的奶瓶并妥善保存,每次使用後更換一個;沖泡嬰兒奶粉時一定要用清潔并且最好是煮沸的水,必要時帶上保溫瓶。

  應對:正确護理有效治療

  應對兒童在春運旅途中的腹瀉,媽媽們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知識,對孩子仔細觀察精心護理。兒童腹瀉時的飲食要适當減量,保持清淡,忌吃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蔬菜也要少吃或暫不吃,因為蔬菜中的粗纖維可加重腹瀉。此外護理腹瀉患兒的一個重要注意事項就是要勤補水,防止脫水。如果正确護理和治療,腹瀉通常不會很嚴重。但出現脫水、發燒等症狀時,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春運旅途腹瀉藥選藥原則

  常見導緻腹瀉的原因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由于攝入不潔飲食或不良衛生飲食習慣,導緻細菌、病毒等從口而入,成為感染性腹瀉;另一類是由于過敏、消化不良、使用藥物等原因出現的腹瀉,成為非感染性腹瀉。常用的腹瀉治療藥物包括抗菌藥、腸蠕動抑制劑、微生态制劑和腸粘膜保護劑,以及理氣止瀉的中藥制劑(如南洋克痢痧膠囊等)。選擇治療腹瀉的藥品時要注意:

  抗菌藥隻對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有效。

  非感染性腹瀉使用抗菌藥不但沒有效果,還可能引起腸道内菌群紊亂,使腹瀉加重。另外還需注意,18歲以下兒童不宜選用喹諾酮類抗菌藥。

  感染性腹瀉禁止使用腸蠕動抑制劑。

  治療感染性腹瀉,如果選用腸蠕動抑制劑,會掩蓋病情,影響醫生診斷。菌痢患者若服用腸蠕動抑制劑,會影響腸道對細菌或毒素的排洩,使毒血症狀加重,病程延長。

  對于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調所導緻的腹瀉,應選用微生态制劑。

  這類藥物可大量補充腸道内正常菌群的數量,并能促進其增殖,從而糾正菌群失調,抑制腸道内緻病菌的生長,達到止瀉的目的。

  病毒性腹瀉,補液+止瀉藥

  對于病毒性腹瀉來說,主要是對症治療,吐瀉比較嚴重,特别是有脫水者,應當補液治療,輕者可口服補液,重者則需靜脈補液,此外還可給點止瀉藥。一般2~3天也就可以自愈了。

  孕婦慎選抗生素

  常用的多種抗生素與抗原蟲藥物氨基甙類、磺胺類、喹諾酮類及四環素、甲硝唑、病毒唑等,對感染性腹瀉有效,但因為對胎兒有緻畸作用或潛在的危害,所以不能使用。例如常用的甲硝唑,對實驗動物有緻畸作用,在妊娠期,特别是懷孕前3個月禁用。其他抗生素,如磺胺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對母親或/及胎兒均有不良影響,亦應禁用。

  小兒腹瀉據糞選藥

  1歲的明明已經腹瀉3個多月了,原本白胖水靈,現在卻變得面黃肌瘦,整天哭鬧不安。明明媽對接診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馬淑霞說:“孩子剛開始拉肚子時,到醫院做大便化驗,結果提示有少量白細胞,可是用抗生素治療後,白細胞反而增多了。”

  馬淑霞說,這是典型的小兒慢性腹瀉。孩子出生後至2歲時是嬰兒生長發育的一個“起飛”階段,慢性腹瀉久治不愈會導緻患兒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繼發感染等,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家長切勿大意。

  一般來講,引起小兒慢性腹瀉的原因有三。首先,一些寶寶營養比較差,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量較少,影響了他的消化功能(多見于人工喂養的寶寶)。這類患兒常出現急性腹瀉,但是由于家長沒有為其進行科學徹底的治療,因而轉為慢性腹瀉。其次,有的孩子因長期應用抗生素,在殺菌消炎的同時把腸道内的“正常”菌群統統殺滅。由于缺乏“正常”細菌,導緻病菌在患兒體内大量繁殖,加重腹瀉。再者,部分患兒對食物(如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導緻患兒久瀉不愈。對于久瀉不止的患兒,家長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其糞便性狀與表現辨證選藥治療。

  有一些寶寶腹瀉時大便清稀、色白、無臭味,此類患兒多表現為營養吸收差、體質虛弱、體形瘦小,這主要是由于脾胃虛弱導緻運化失常造成的,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參苓白術散。如果寶寶吃不下草藥的話,一些中成藥效果也非常明顯,如健脾止瀉散、理中散、白術散等。還有部分患兒大便黃、有臭味、有黏液,患兒在便前會哭鬧不止、部分還會出現發熱症狀。中醫認為此類患兒多為“傷食瀉”或“濕熱瀉”,因此治療應以清熱利濕、消食止瀉為主,可選用蒼術、茯苓、黃芩等中草藥,或者蒼苓散、六一散、香連散等顆粒劑。

  總結:看了這些妙招,希望真的可以幫助到那些帶着小朋友的家長朋友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