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幼小銜接的重點隻是知識準備嗎

幼小銜接的重點隻是知識準備嗎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5 11:58:35

  “老師,給我們補補課吧!”

  周三,正在上課,鑫鑫媽媽着急地找到我,二籌莫展地說:“沈老師,鑫鑫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如果您有時間,能不能給我們做做家教,補補課。我怕他到小學跟不上趟。

  “補課?”鑫鑫媽媽的一席話讓我吃了一驚。

  5歲的鑫鑫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鑫鑫媽媽非常着急,因為他的數學和拼音都沒有基礎,媽媽怕他上小學會跟不上。盡管我們一再承諾,鑫鑫上小學一定沒有問題,希望她不要着急,不能走小學路線,可鑫鑫媽媽卻并不這樣認為。在她看來,孩子應當赢在起點。因此,她一有時間就給鑫鑫補課,提前為孩子進入小學作準備。

  那天下午,鑫鑫媽媽又開始給鑫鑫補課了。她給鑫鑫講6以内的加減法。又是實物又是畫圖,眉飛色舞地講了近一個小時,終于自認為講得很完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寶貝,咱們現在看看你剛才學的怎麼樣,都學會了嗎?”

  “媽媽,我都學會了。媽媽,我可以去玩了嗎?”鑫鑫可憐巴巴地問。

  “你這些題都做對了就可以去了。”媽媽歎了一口氣,無奈地回答着,順手給鑫鑫寫下了幾個算術題。在她的心目中,孩子是應當喜歡學習,樂此不疲才對。鑫鑫的消極情緒讓信心滿滿的媽媽有些失望。随後,媽媽去做飯了。

  十幾分鐘後,塞鑫拿着本子走進廚房,算術題的後面歪歪扭扭寫着幾個數字,媽媽拿過來一看,鼻子差點氣歪。“6-3=53+2-64-3-2”隻做對了一個“1+2=3”。鑫鑫媽媽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她強忍着滿腹的怒火,和顔悅色地拉着鑫鑫來到書桌前,又耐心地給鑫鑫講了一遍。這次,她直接坐在書桌邊,看着鑫鑫做題。

  可這次,鑫鑫掰着手指算了半天,卻連一個題也算不出來了。

  鑫鑫媽媽這次真的着急了,她急切地說:“你看呀,3+2,不是就三個加上兩個嗎?這不,三個蘋果,這不,兩個蘋果,加起來是幾個呀?”.“五個。”鑫鑫小心地回答,他看得出媽媽已經開始生氣了。

  “是呀,那3+2等于幾呀?”鑫鑫媽把态度盡量放溫和,滿懷期待地看着鑫鑫。“……六……”鑫鑫憋了半天,終于鼓足勇氣說。

  “笨死了你!”媽媽終于暴發了:“你怎麼這麼笨呀,你看看堯堯哥哥,人家什麼東西一講就會,人家多棒呀。你都這麼大了,這個都不會做。我都給你講這麼明白了你還不會,我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孩子呀!”媽媽一邊說,一邊歇斯底裡地拍着桌子,把鑫鑫吓得嗚嗚地哭了起來。

  耐心聽完鑫鑫媽媽的講述,我不無擔憂地說:“如果再這樣下去,鑫鑫很容易對學習産生抵觸心理。”可是鑫鑫媽媽還是擔心孩子以後上小學會跟不上。

  拼音、算術、寫字,這些東西在幼兒園要不要教?這是一個困擾着許多老師和家長的問題。

  很多家長想當然地認為:學了拼音算術,是做好幼小銜接的基礎。如果上了小學,别的小朋友都會寫拼音,算算術,就他不會,那他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别人,這樣時間長了,上小學打不好基礎,那孩子一輩子就完了。如果孩子在這時候打好基礎,那就是為一生打好基礎。孩子的學習就會越學越自信。

  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然。

  曾經有教育學家做過一份追蹤調查,實驗表明,在學前學習了拼音、寫字、算術的孩子,在小學頭三年,學習成績會在班裡處于領先水平,可是三年級之後,許多孩子成績卻一落千丈。

  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孩子如果在幼兒園就學了在小學的内容,那麼在一、二年級老師講的東西他們都學過,都會。這就造成了一種假象,好像是學過拼音算術的孩子學習更好。可是這同時也會培養他們不好的習慣,上課聽講不認真。既然他們都會了,那麼沒有必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自己也能取得好的成績,那為什麼還要認真學習呢?

  而随着孩子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們就沒有辦法隻憑着在幼兒園學到的一點知識領先了。真正決定他們學習水平的是孩子學習的能力。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孩子一上三年級成績就下滑了。幼小銜接,接什麼?

  正在備課,忽然接到老友的電話,告之要給孩子退園。我困惑,出了什麼事?

  老友這樣回答:“沒什麼事,就是孩子快上小學了,想把他轉到小學上學前班,小學的學前班做幼小銜接,人家說小學的幼小銜接更專業一點,因為上完學前班就接着在那兒上小學了嗎,否則到了小學不能接軌。”

  幼小銜接,如今這個詞語在幼兒園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特别是當孩子一上大班,家長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學學拼音,寫字,提前“銜接”一下。他們認為,銜接得越早,對孩子越好。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幼小銜接應當接些什麼?隻是拼音寫字算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幼小銜接,首先要做好入學前的心理準備。

  許多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面對一個新的環境感到無所适從。針對這一點,我們如果有條件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的小學參觀一下,對小學的生活有個初步的了解。聊天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們:還有兩個月你就要上小學了,就要變成一名小學生了。培養他們對于上小學的積極情感,使他們從内心向往小學生活。

  生活習慣方面也需要讓孩子提前适應。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時間觀念比較弱,晚送,早接,有事不請假,這會給孩子适應小學作息制度造成實質性的困難。

  幼兒園的小朋友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彼此之間非常熟悉了,可是進入小學後,孩子們要重新适應新的環境,還要結交新的朋友。主動性是交友的重要一方面,如果幼兒具備了社交的主動性,會讓孩子結交許多朋友,這不但可以促進幼兒自信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孩子盡快喜歡上小學生活,繼而促進學習的進步。相反,如果孩子沒有交友主動性,不願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則會阻礙幼兒對小學的适應過程。由此,我們應當鼓勵孩子大膽地對小朋友表示友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在公共場合表現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