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酸鹽水泥的簡介及技術要求
1、簡介
矽酸鹽水泥 Portland cement。
矽酸鹽水泥分兩種類型,不摻加混合材料的稱為Ⅰ型矽酸鹽水泥,代号P·Ⅰ;摻加不超過水泥質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混合材料的稱為Ⅱ型矽酸鹽水泥,代号P·Ⅱ。
2、技術要求
矽酸鹽水泥的細度采用比表面積測定儀檢驗,其比表面積應大于300㎡/kg,否則為不合格品。國家标準規定:矽酸鹽水泥的初凝時間不早于45min,否則為不合格品;終凝時間不遲于390min,否則為不合格品。矽酸鹽水泥的體積安定性經檢驗必須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品。矽酸鹽水泥根據3d和28d的抗壓強度分為三個強度等級即42.5、52.5、62.5,每個等級有兩個類型即普通型與早強型(用R表示)。
矽酸鹽水泥的性質、應用與存放
一、矽酸鹽水泥的性質與應用
1、早期及後期強度均高:
适用于預制和現澆的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等。
2、抗凍性好:
适用于嚴寒地區和抗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3 耐腐蝕性差:
不宜用于受流動軟水和壓力水作用的工程,也不宜用于受海水和其它腐蝕性介質作用的工程。
4、水化熱高:
不宜用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5、抗炭化性好:
适合用于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如翻砂、鑄造車間等。
6、耐熱性差:
不得用于耐熱混凝土工程。
7、幹縮小:
可用于幹燥環境。
8、耐磨性好:
可用于道路與地面工程。
二、酸鹽水泥的運輸與儲存
水泥在運輸過程中,須防潮與防水。散裝水泥須分庫儲存,袋裝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十袋;水泥不宜久存,超過三個月的水泥須重新試驗,确定其标号。
矽酸鹽水泥的凝結與硬化
一、矽酸鹽水泥的礦物組成
國家标準規定:凡以矽酸鈣為主的矽酸鹽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适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統稱為矽酸鹽水泥。
矽酸鹽水泥的主要礦物組成是:矽酸三鈣、矽酸二鈣、鋁酸三鈣、鐵鋁酸四鈣。矽酸三鈣決定着矽酸鹽水泥四個星期内的強度;矽酸二鈣四星期後才發揮強度作用,約一年左右達到矽酸三鈣四個星期的發揮強度;鋁酸三鈣強度發揮較快,但強度低,其對矽酸鹽水泥在1至3天或稍長時間内的強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鐵鋁酸四鈣的強度發揮也較快,但強度低,對矽酸鹽水泥的強度貢獻小。
二、矽酸鹽水泥的凝結與硬化
(一)矽酸鹽水泥的水化。
矽酸鹽水泥與水拌合後,熟料顆粒表面的四種礦物立即與水發生水化反應,生成五種水化産物:水化矽酸鈣和水化鐵酸鈣凝膠,氫氧化鈣、水化鋁酸鈣、水化硫鋁酸鈣晶體。其中,水化矽酸鈣凝膠約占50%,氫氧化鈣晶體約占20%。
水泥早期強度增長快,後期強度增長緩慢,若溫度和濕度适宜,其強度在幾年或十幾年後仍可緩慢增長。
(二)水泥石及影響其凝結硬化的因素。
硬化後的水泥漿體,稱為水泥石,是由膠凝體、未水化的水泥顆粒内核、毛細孔等組成的非均質體。水泥石的硬化程度越高,凝膠體含量越多,水泥石強度越高。影響水泥石凝結硬化的因素有:
1、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和細度。
2、石膏摻量:摻入石膏可延緩其凝結硬化速度。
3、養護時間:随着養護時間的增長,其強度不斷增加。
4、溫度和濕度:溫度升高,硬化速度和強度增長快;水泥的凝結硬化必須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因此要有一定的環境濕度。
5、水灰比:拌合水泥漿時,水與水泥的質量比,稱為水灰比。水灰比愈小,其凝結硬化速度愈快,強度愈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